青岛海洋高新区聚焦聚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走出特色产业链群化发展新路径
青岛海洋高新区坚持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攻坚发展生命健康、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着力通过集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主项目,走出特色产业链群化发展新路径。
抢占产业新赛道
“最近,我们正争取各方面力量支持,全力以赴确保总投资50亿元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项目8月底开工建设。”一聊起项目进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服务负责人段雪亮话语中透着兴奋。这也是该园区设立以来,引进建设的第4个总投资超过20亿元的主导产业链主项目。未来,这里将按照特色园区的标准,打造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名片,抢占产业新赛道。
“在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我们按照强链补链延链思路,重点做好拓、引、联关键节点工作,走出产业链群化发展新路径。”谈起特色产业发展思路,青岛海洋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韩延春如数家珍。
按照这个思路,青岛海洋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从链主项目集聚,到园区集中开发,都取得了累累硕果。
全力引进链主项目
链主项目是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和基础。青岛海洋高新区坚持以改革的思维创新项目招引路子,跳出同质化招商路径,通过率先在上海、长春等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度高的重点城市建立招商联络处,聚焦生命健康、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全力引进链主项目,切实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步伐。
“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们陆续签约引进的单个投资额超过20亿元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就有5个,这些项目是我们特色产业链群化发展的最大底气。”青岛海洋高新区经济发展部招商业务负责人王建华说。
眼前推土机的轰鸣和桩机的震动也让人切身感受到大项目集聚给这个新兴园区带来的律动和活力。
“这一片将建设驰名药品生产线,产值不低于10亿元,税收不低于1亿元,这也是市、区各级重点关注的龙头项目。”谈及正在平整的项目现场,青岛海洋高新区经济发展部负责人牟林介绍。
当好“红娘”促企联合发展
企业横向联合既是链群化发展的媒介,也是迸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青岛海洋高新区在日常开展企业服务过程中,注重发挥政务服务平台的信息汇集、沟通便利功能,做好重点产业、骨干企业互联互通的“红娘”,用一根“红线”促成企业携手联合发展,共同迈开高质量发展步伐。
这方面,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大洋集团)与修正集团的合作堪称范例。原本聚大洋集团对海藻药用胶囊产线倍增扩产的市场前景还有一定疑虑,但有了修正集团这个世界500强制药企业的加持合作,企业发展如虎添翼。
“形象地讲,就是高科技的药品装进纯天然的胶囊,人体更易吸收、副作用还更小。”聚大洋集团海藻药用胶囊生产技术负责人介绍。
“我们这些项目产线全部投产后,产能扩增了十倍以上,年产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可达800亿粒,这也离不开功能区的大力支持”,谈及市场前景,面对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聚大洋集团董事长吴仕鹏说。
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青岛海洋高新区主体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建成区,可直接开发的成方连片土地资源不足。结合这一情况,功能区着力在“拓”字上下功夫。
一方面,在拓展产业发展载体上下功夫。功能区坚持“攒指成拳”,集中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瞄准生命健康产业,优先保障海洋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和链主大项目建设。通过整合要素、合成攻坚,集中规划布局了占地550多亩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为引进产业链主项目提供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在拓展产业发展赛道上做文章。海藻精加工产业一直是青岛海洋高新区的“拳头”产业,特别是辖区企业明月海藻集团主打的海藻酸盐产品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规模、产量、销量均居全球首位。聚大洋集团生产的海藻生物制品全球占有率超过30%,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团队合作研发的海洋寡糖已从工业级产品,转型为食品级、海洋生物医药级高附加值产品。为更好发挥这些领军企业的“头雁”效应,近年来青岛海洋高新区着力通过优先配置重点发展要素,支持企业抢抓机遇,加快引进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拓宽新赛道。“目前正加大保障推进力度,确保占地100多亩的明月海洋生命康健产业园和聚大洋集团药用褐藻多糖两个大项目按期开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资源规划工作负责人丁磊说。
“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全力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提档升级,争当青岛西海岸新区乃至全市打造千亿元级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排头兵,为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核心区提供强力产业支撑。”谈及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未来,韩延春表示。
来源:大众日报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