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态价值。中国拥有广阔海域,也一直致力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那我们的海洋生态保护究竟做得怎么样?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成效,总结了中国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和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也展示了我们面对未来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对全球气候和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全球的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白皮书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共约2.7万字。其中正文包括“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统筹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治理海洋生态环境;科学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提升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全方位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7个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白皮书除了纲领性和指导性的理念和政策制度,所涉及到的内容,更多展现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和成就。白皮书中提到,为了治理海洋生态环境,我国坚持重点攻坚和系统治理并举,陆海统筹、河海联动,不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山东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在其中的这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河口湿地,曾因为一种繁殖能力强、种群扩散快的外来物种——互花米草泛滥,引发生态失衡,海草床不见了,鸟儿也无处觅食。
针对互花米草泛滥所造成的危害,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探索了针对不同类型湿地的修复模式,来维护黄河三角洲“河—陆—滩—海”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因地制宜治理互花米草。
曾经的“绿色沙漠”如今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每年的2月到7月,大量候鸟在此繁殖,这里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通过监控,密切关注着这些湿地精灵的动态。
不仅众多的鸟儿钟情于此,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水里的精灵。
从2018年起,我国以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作为开启海洋领域污染防治攻坚的首战,经过三年攻坚,渤海综合治理核心目标任务全部高质量完成,渤海的近岸海域水质的优良面积比例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入海河流是陆源污染物输入海洋最重要的途径,除了做好重点海域的综合治理,还要抓好入海河流的污染防治,守住沿岸污染入海的重要闸口,就等于控制了陆源性污染的源头。在白皮书中,还重点描述了我国清理海洋垃圾的工作。
“蓝色循环”是浙江省针对海洋塑料废弃物处置提出的环保概念。通过对海岸线3000米内区域和海岛,进行污染物精准收集,并依托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建立起了“从海洋到货架”的全程可视化追溯,回收再利用的塑料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服装、电器、汽车配件等产业。
要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不仅要在系统治理、完善海洋保护体系上下功夫,也要下决心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白皮书中提到,从2016年至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了252.58亿元,支持沿海城市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修复、海岸带修复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
除了入海河流、海湾、海岸线等近岸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白皮书还专门提出,要开展和美海岛创建示范。
位于广东省汕头市的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也是我国大陆12个海岛县(区)中唯一的全岛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在的南澳岛看起来“水清、岸绿、滩净、湾美”,但在整治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
海岛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平台。当地通过生态引领,创建示范,对金澳湾、赤石湾、烟墩湾等多个海湾进行综合整治后,还对岸线、沙滩、海域、岛屿、河溪环境进行了整治。
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这是我国这些年来推进海洋事业繁荣发展的有效路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近岸海域空间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海上风电、海底电缆、跨海桥梁建设等,在同一海域,有时难以避免重叠用海。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这类新问题,我国对集约节约用海分类施策,在海域空间资源方面,还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推动海域管理模式从“平面”向“立体”转变。
在资源配置上要不断提高利用率,在经济发展上也要不断融入绿色理念,白皮书总结了这些年海洋养殖、港口航运、船舶制造等海洋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取得的积极成效,还提到海上风电、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清洁能源利用率不断提升,海洋碳汇等生态产品价值不断实现。
海洋问题是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积极应对海洋生态环境风险挑战,致力共建一个清洁美丽的海洋。在白皮书的最后一章中,全球海洋治理、蓝色伙伴关系、多边合作等关键词被多次提及。中国坚定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为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以务实行动展现大国担当。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也是我们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人海和谐共生的根本要求和基础保障。中国坚守胸怀天下、合作共赢的精神,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世界各国一道,同筑海洋生态文明之基,同走海洋绿色发展之路。如白皮书所说,让海洋永远成为人类可以栖息、赖以发展的美好家园。
来源:央视《焦点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