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中国海洋科技点亮未来

来源:中国时事新闻网辽宁频道副主任 张添强 文/陆儒德   发布时间:2024-01-11 21:23:53 

● 2023是全球激烈动荡的一年,俄乌战事未果、以巴冲突又起,大国博弈不息,经济复苏乏力,世人对前景担忧。然而,中国接连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将世界目光聚焦到经济发展、合作共赢的正确方向,让世界看到了的希望。

中国巨大的影响力来于自身的规律和科技的发展。2023年中国海洋各个领域闪亮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创造了光辉业绩,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01  全球最大通信海缆铺设船“龙吟9”号下水

亮点:全球最大,世界一流

3月29日,全球最大、国内首艘万吨级远洋通信海缆铺设船“龙吟9”号在江西九江下水。该船全长155米,宽23.2米,载缆量1万吨,能够一次性完成从中国跨越太平洋的海底光缆铺设。铺缆作业系统的核心技术实现了国产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提升了远洋海底光缆、电力电缆的铺设能力,为建设全球互联互通的“海底神经”提供了技术支撑。

图片 1.png

“龙吟9”号铺缆船船尾铺设犁 

02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船东国

亮点:世界第一,领跑全球

20237月,我国造船完工量2409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4476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12790万载重吨,造船“三大指标均位于世界第一我国船东所持船队规模达到2.492亿总吨,首次超过希腊,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注册船员总数达到190万余人,外派船员达到12.7万人次。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航海大国,领跑全球。

图片 2.png

03  氢燃料船“三峡氢舟1”号首航成功

亮点:世界领先,技术先进

10月11日,国内首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三峡氢舟1”号在湖北宜昌完成首航。船49.9米,型宽10.4米,型深3.2米;氢燃料电池额定输出功率500千瓦,最高航速28公里/小时,续航里程200公里,标志我国氢燃料电池船舶在燃料电池功率、储能等关键技术方面达到了世界“数一数二”水平。

图片 3.png


04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正式开工

亮点:全球最大,世界一流

 1028日《辽宁日报》报道,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正式施工,是国内首个离岸式“人工岛”机场,也是世界最大的海上机场。该工程计划建造4条分别长3600米、3400米的远距平行跑道,9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航班起降54万架次需求。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航空枢纽,为中国航空事业再创辉煌。

图片 4.png 


05   海上风电产业世界领先地位

亮点:世界最大,走向远海

1031日中国明阳智慧能源集团宣布,开始建造叶轮直径310输出功率达22兆瓦的风力涡轮机装机容量遥遥领先欧洲。目前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经占到全球一半主导着世界巨型风力涡轮机竞争。中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其战略目标是引领世界海上风轮机建设,并在海南省附近开始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风电设施

图片 5.png

06  “耕海1号”智能化5G海洋牧场建成

亮点:国内创新,功能多用

新华网1031消息:国内首创的智能化5G大型生态海洋牧场耕海1烟台外建成,它由海星造型的综合体平台花瓣造型的智慧渔场组成。5G技术与船舶AIS系统、北斗系统结合,实现船岸一体化管理。该牧场开创了蓝色粮仓+蓝色文旅发展新模式预计年产经济鱼类15万斤接游客5万人次以上,将推动渔业养殖、观光旅游向智慧化发展。

图片 6.png

07  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

亮点:中国首制,造船至尊 

114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将于202411日开启商业首航。大型邮轮浓缩了现代工业与文化艺术的结晶,融合了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代表着当今全球船舶工业的至尊水平

该轮总吨位13.55万吨,长323.6米,高70米,可容纳乘客5246配置餐厅、剧院、购物区、水上乐园、沙滩俱乐部等休闲娱乐设施,堪称“海上乐园”

图片 7.png 

08 海洋激光遥感关键技术与应用特等

亮点:国际前沿,全国领先

2022118日,今年海洋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举行,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13家院所共同研制的“海洋激光遥感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唯一的特等2022年中国海洋十大科技进展该技术在船载和机载的海洋激光雷达系统基础上,能够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为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图片 8.png 

09 海上首个千亿吨级油田完成钻井作业

亮点:世界最深,储量巨大

11月14日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个天然气地质储量达2千亿立方米大气田——渤中19-6气田Ⅰ期开发项目完成全部钻井作业。气田平均井深5598米,最深井达6494米,钻井总进尺相当于钻越近40座珠穆朗玛峰。布置着65口开发井,日产油气量超5000吨当量,实现海上深层钻井技术的历史性跨越,进一步巩固了在世界海洋资源勘探领域的领先地位。

图片 9.png 

10  “捷龙三号”火箭首次完成远程海上机动发射

亮点:世界先进,贡献人类 

图片 10.png 

126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捷龙三号”火箭发射船从山东航天港出发,航经1300多海里抵达广东阳江海域,将一颗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验证了火箭海上远距离机动发射能力,展现生产、制造、发射一体化的优势。反映了中国太空科技和海上发射能力的重大突破为商业卫星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的发射服务为人类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