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南海新区

来源:海洋财富网   发布时间:2023-11-16 13:23:30 

本文来源《王诗成论蓝色经济》——海洋战略工程论

能有机会来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第16强文登市,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海洋经济形势以及文登市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的机遇与挑战,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文登是个海洋大市,就发展海洋经济而言还不是个海洋经济强市。思路决定出路,大思路决定大出路;视野决定发展空间,大视野决定发展的大空间;同样,领导的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直接决定一个单位和一个市的战略目标定位。今天我结合国内外海洋发展形势和文登实际,主要从四个方面谈点看法,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一是国内外海洋开发形势与产业发展趋势;二是当前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态势及面临的挑战;三是对文登南海新区建设布局谈点意见;四是就选好文登海洋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与培植具有文登特色的海洋产业体系谈点看法。

一、当前海洋开发形势与产业发展趋势

(一)、国际海洋开发形势与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问题的凸现,世界各国对海洋的认识逐步深化。为了从海洋获得更多的现实利益和战略空间,各沿海国家纷纷制定海洋战略,加强海洋管理和开发力度,努力维护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海洋权益,以期在海洋的争夺中占有先机,争取主动。

1973年开幕的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基本达成了一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1990年第45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敦促世界各国把开发、保护海洋列为国家发展战略。1993年第48届联大作出决议,敦促各国把海洋综合管理列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特别是1994年11月16日《公约》正式生效后,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与管理更加规范化、秩序化,世界的海洋管理秩序从盲目的、野蛮的、以武力相威胁式的占领,向和平的、相互合作妥协的、文明和秩序式的维护各自的海洋权益转移。《公约》关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规定,直接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蓝色圈地运动”。据估计,各国按照《公约》规定合法扩大的海域,占去了原属公海的1.3亿平方公里的面积,使地球上约36%的海面变成了沿海国的管辖海域。可以说,《公约》使人类在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和平方式对海洋进行了“瓜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约》的生效和《21世纪议程》的实施,使得世界海洋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态势:

一是海洋在全球中的战略地位日趋突出。世界各国对海洋发展战略给予了空前的重视,世界主要沿海大国纷纷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列为本国的重大发展战略。

美国在2004年出台了21世纪的新海洋政策《21世纪海洋蓝图》,对海洋管理政策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彻底的评估,并为21世纪的美国海洋事业与发展描绘出了新的蓝图。同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发布行政命令,公布了《美国海洋行动计划》,对落实《21世纪海洋蓝图》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英国早在18世纪初,就以海运业和造船业领先于世界,1995年英国政府成立海洋技术预测委员会,进入21世纪,英国政府公布了海洋责任报告,提出了关于政府政策的海洋管理原则。欧盟于2001年制定了《欧洲海洋战略》,以确保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

2001年7月,俄罗斯普京批准了《俄罗斯联邦至2020年期间的海洋政策》,强调加强海洋科技活动和海洋军事科学研究,以实现并保护俄罗斯联邦的海洋利益,巩固其海洋地位;2007年7月俄罗斯的载人潜水器潜入北冰洋底,并在北极海底插上了特制的俄罗斯国旗。

日本高度重视海洋工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把经济发展的重心从重工业、化工业逐步向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产业转移,推行“海洋立国”战略。日本在1997年制定的《日本海洋开发推进计划》和《海洋科技发展计划》的基础上,2002年8月又制定了《新世纪日本海洋政策基本框架》,明确了实现“海洋科技大国”的目标。2004年,日本发布了第一部海洋白皮书,提出对海洋实施全面管理。

韩国出台了《韩国21世纪海洋》国家战略,旨在解决食物、资源、环境、空间等紧迫问题及21世纪面临的挑战,通过“蓝色革命”,成为超级海洋强国。为使海洋政策更好地贯彻落实,韩国政府从组织机构和法律上提供支持,已制定了22项以海洋开发管理为目标的法律法规。

二是蓝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随着沿海国家维护海洋权益斗争的深入,特别是现代化高新技术在海洋开发过程中的应用,使得大范围、大规模的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成为可能,向海洋要食品、要资源、要财富的蓝色革命,促进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并以明显高于传统陆地经济的比例快速增长,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海洋产业成为国家支柱产业。20世纪70年代至今,世界海洋产业总产值10年左右翻一番,预计2010年将达30000亿美元左右。世界上有10个人均年收入22000美元以上的巨富国家,其中8个是沿海国家。全球人口的趋海性进一步增强,约65%的人口集中在海岸带地区。

三是世界各国围绕海洋权益的斗争日趋尖锐,军事控制力度增强。正是基于海洋的特殊战略地位,冷战结束后虽然各主要国家大量裁军,但加强海军建设的军备竞赛却呈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间的海洋争端此起彼伏,热点突出,为争夺岛屿和划分海洋引起的国际冲突接连不断。如英阿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伊米亚岛之战,日韩间的竹(独)岛之争、中日间的钓鱼岛之争、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南沙群岛之争,世界各国围绕渔业的纠纷对峙更是此起彼伏。

近几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日渐凸显,海洋中的能源和资源之争正日趋白热化。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无论是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还是从能源需求、能源安全以及能源长远战略目标储备上考量,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在进入21世纪后更是炙手可热,有专家预测,可燃冰至少能为人类提供1000年的能源,它将来有望替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据报道,我国南海北部陆坡的可燃冰资源量已经探明达185亿吨油当量,相当于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的油气地质储备的6倍。虽然由于技术等层面的原因,可燃冰开采难度非常大,但日本已计划2012年在太平洋进行试验性钻井作业来开采埋在海床下面的可燃冰,并检验其是否为一种可行的下一代燃料。可以推测,一旦类似可燃冰、多金属结核等开采成为可能,世界上围绕海洋能源和资源的权益争夺将会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我们未雨绸缪,超前思维,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纵观世界海洋史和国际海洋新动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启示:第一,海洋战略事关国运兴衰。正如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指出的:“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英、美、俄、日四个靠海起家的世界强国的发家史,和我国封建王朝“闭关锁国”和“迁界禁海”导致的民族屈辱史,以强烈的反差,雄辩的事实证明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高低与其海洋战略观、海上实力密切相关。第二,海洋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则,实际就是对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空间和丰富的海洋宝藏的一次重新分配,谁在这场资源和空间的分配中掌握了主动权,谁就对本国、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

综上所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促进了开发海洋、管理海洋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同时也加剧了国际海洋权益的争夺。在进入新世纪的初期,国际上新资源的争夺、疆域的延伸拓展,全球物流通道的安全,海上军事执法力量的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都将在海上展开,对海洋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在新一轮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

(二)、国内海洋开发形势与产业发展趋势。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五”期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累计达57499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200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4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11%。海洋经济的区位优势不断显现。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是海洋产值最高的三个区域,同时也是全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出现了积极变化,2007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5:46:49,与去年相比,以海洋渔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工业制造业比重进一步提高,高技术为支撑的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海洋石油、海水利用、海洋工程在海洋经济中所占比重,已由2001年的5%上升至2007年的11.26%。涉海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已超过3151万人,新增就业岗位191万个。这一变化表明,我国海洋经济增长方式正在朝着逐步优化的方向发展。发展海洋经济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并被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今年的工作要点。

当前,国内海洋开发轰轰烈烈,形势逼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全国沿海经济发展提速,继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崛起之后,以海洋经济为标志沿海开发开放新的热潮正遍布中国南北海疆。南有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有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辽宁“五点一线”。特别是与我省同处环渤海的天津、河北、辽宁沿海开发建设志在高远,态势强劲,已经和正在进入国家战略,将进一步提高在环渤海地区的产业集聚能力和区域竞争力。我在这里介绍一些周边地区的情况,希望对同志们有所启发。

让我们了解一下环渤海湾两省一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现在已成为全国沿海开发开放新的响亮品牌。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改革实验区,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在金融、土地管理、涉外经济、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着手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新区管理体制。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2364.08亿元,财政收入475亿元,工业总产值6282.83亿元,外贸出口总值245.2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9.24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1152.64亿元。天津港货物吞吐量3.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710万标箱。

河北曹妃甸曾是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荒岛。河北省委、省政府利用首钢搬迁的有利时机,作出“举全省之力建设曹妃甸”的重大战略部署,把曹妃甸作为“河北一号工程”来抓,列为河北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举得到了国家支持,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并争取曹妃甸为国家科学发展试验区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截止2007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460多亿元,其中2007年完成投资30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5亿元。

辽宁省抢抓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将沿海“五点一线”建设作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用全球视野谋划辽宁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出立足辽宁,依托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把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特色突出、竞争力强、国内一流的临港产业集聚带。按照“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的基本原则,开始投入全面开发建设中,目前,已展露出基本框架和轮廓。截止2007年底,沿海“五点”已开发土地面积121.2平方公里,可摆放项目面积98平方公里;固定资产累计投入资金343.35亿元;累计签约项目546个,投资总额2248.1亿元。

接着,我们了解一下南面江苏省和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态势。

为推动江苏沿海地区大开发,提升全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中国工程院、国家开发银行开展了“江苏省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并建议国家将沿海地区设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研究确定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的总体定位是:建设“南融长三角、北承渤海湾,西联中西部、东出东北亚的国家发展重要战略区”。综合开发的空间布局是:构建“三极一带多点”,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市区为增长极核,依托沿海高速公路、沿海铁路、通榆河、长江南通段等主要通道,形成包括县级市区和县城在内的沿海城镇密集带和产业发展主导廊道,并以连云港、南通洋口港区、盐城大丰港区等为据点,打造几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临港工业区和临港新城,将连云港建设成为国家主要港口、现代化临港产业基地和国际化海港城市。

今年3月12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一行到国家海洋局考察访问。双方就广东省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管理等有关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汪洋在讲话中指出,广东是海洋大省,自古因海而兴,广东的繁荣兴盛都与善于利用海洋,勇于走向海洋密切相关。他强调,在海洋开发上谁认识早、行动快、力度大,谁能占据海洋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权。推动广东海洋事业大发展,必须率先构建海洋事业发展新格局,争当全国海洋事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11月10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汕头召开全省第六次海洋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促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决定》,汪洋在会上进一步强调了广东海洋大省的地位,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海洋工作的领导,把海洋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完善对海洋事业的投入机制,全面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

二、当前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形势及面临的挑战

(一)我省海洋经济驶入快车道

我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度、海域面积等资源条件都位居沿海省市前列。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海洋经济发展。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海上山东”的发展战略,并把它与黄河三角洲开发并列为两大跨世纪工程。十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海上山东”建设的领导不断加强,措施不断强化,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海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海洋产业增加值,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19.5%,高于全省经济增长率6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4618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5%,占全省GDP的17.8%。山东海洋经济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很快,加速了传统海洋产业的优化升级,现代渔业、海洋化工、船舶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滨海旅游、海洋运输等海洋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其中,海洋盐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渔业的增加值分别占全国同类主要海洋产业的54.5%、49.7%、46.3%和28.7%,均位居全国首位。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2006年达到19:38:43。海洋经济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纵观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海洋渔业持续稳定发展。我省水产品总产量、产值、出口创汇等指标连续十多年保持全国首位。2006年,全省水产品出口达到32.4亿美元,占全省农业出口的40%。

二是海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省海洋工业产值达到1020亿元,其中水产品加工产值502亿元,盐及盐化工产值197亿元,海洋油气产值68亿元,海洋船舶修造产值108亿元。原盐、纯碱、烧碱、溴素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海洋资源精深加工规模不断扩大,海洋精细化工、海洋油气、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新兴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三是滨海旅游开发力度加大。沿海各市新建、改建和扩建了一批新的旅游景区,景区管理水平、旅游资源品位和档次明显提高,海滨4A级旅游景区(点)达到9家、3A级12家、2A级24家,有7个城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初步形成了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为主体的“黄金海岸”旅游线。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2007年,全省港口吞吐量逼近6亿吨,其中青岛港、日照港和烟台港吞吐量皆超过亿吨,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三个亿吨大港的省份。陆海交通网络建设进程加快,九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烟大跨海轮渡投入运营,德龙烟铁路正在建设。

五是“科技兴海”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我省海洋科技力量雄厚。多年来,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一直是我国海洋教学和研究的中心。中科院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黄海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都设在我省,是海洋研究的重要力量。我省已经拥有涉海独立科技机构56家,约占全国四分之一,驻鲁海洋界两院院士16人,占全国的一半。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973”计划和“863”计划等海洋科技项目60多项。海洋科技贡献率达到60%。

(二)蓝色经济已成为海洋特色经济的制高点

1.蓝色经济的区位优势明显

人口与经济活动在海岸带空间上集聚,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线60公里以内的地方,到2020年全球总长45万公里的海岸带上人口居住比例将提高到四分之三。海岸带已成为经济最发达、开放度最高、发展活力最盛的区域,“蓝色经济”的巨大生命力已显现,并必将成为重要的经济模式。

蓝色经济是开放式的区域性经济,是促进山东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特色经济。发展蓝色经济,可以加大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推进力度,从而形成新的特色经济板块。3300多公里长的海岸带构成亮丽的风景线,囊括了海上山东、黄河三角洲、半岛制造业和半岛城市群、半岛港口群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聚集了全省的主要优势资源和先进生产力,是带动全省经济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区域,是全省发展水平最高、潜力最大、活力最强的经济区域。

山东海岸带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资源密集、产业集群荟萃、开放程度高、城市密度大,打造新的“蓝色经济”品牌,有利于推动山东经济由单项突破逐步向整体优化发展。应突破陆海分割和产业壁垒,整合海岸带资源,培植新兴产业,完善综合管理,形成新的特色经济板块。

加快蓝色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山东沿海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作用。珍惜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从蓝色经济这一更大范围来构筑战略工程,实施山东经济大联动、大发展,可以更有效地拓展环渤海、环黄海经济联系,发挥通达海外的经济要冲作用,广泛集聚经济势能,激活生产力,确立系统整体的科学发展理念,对于推动山东经济由单项突破逐步向整体优化发展,保证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实施,促进山东经济上台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蓝色经济发展步伐

山东辖内海域面积辽阔,海洋水产业、海盐及盐化工业产值等连续多年都位居全国首位,东营、滨州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油气资源储量丰富,青岛、日照、烟台港口基础设施完善,还有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一批滨海旅游城市,海洋的区位和战略地位优势都十分明显,海洋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海洋经济发展能够结合山东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路子,把山东这个“海洋大省”建设成为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省”。

2007年以来,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同以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按“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布局展开。其中关于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省里的基本想法是,一要突出发展临港物流业。要充分发挥港口作为现代物流核心和国际物流供应链主要环节的作用,把发展临港物流业摆到突出的战略位置,进一步优化沿海港口布局。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集中培育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大临港物流中心,培植一批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建立和完善现代海洋运输体系。二要加快发展船舶工业。“十一五”期间胶东半岛制造业要有更大的发展,特别是加快造船产业发展,积极承接日韩等国船舶修造业转移,加强技术引进吸收与集成创新,提高独立设计、独立制造现代化船舶的能力,着力发展现代化总装造船,大力发展船舶零部件制造业,突出搞好青岛、烟台、威海三大修造船基地建设,努力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修造船基地。三要积极发展滨海旅游业。要按照优化组合、资源共享、突出特点、错位发展的思路,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半岛地区“无障碍滨海旅游区”建设,集中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海洋旅游精品工程,努力打造“黄金海岸”和“旅游度假胜地”两大品牌。

要优化区域布局,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沿海地区要根据各自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开发潜力,科学进行功能区划,立足优势,错位竞争,加快发展,努力构建功能定位明晰、产业优势突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其中,加快建设四大临港经济区是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大港口为依托,紧密结合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半岛港口群的优势和邻近日韩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产业集群化、基地化发展为方向,大力发展临港现代制造业和临港物流业,加快培植一批高素质的主导产业、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品牌。四大港区发展要加强与省内其他地区乃至沿黄中下游地区的合作。

(三)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前面已经讲过,近年来沿海各省市落实中央关于开发海洋的战略部署,纷纷推出发展大举措、大项目,如福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河北曹妃甸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辽宁“五点一线”开发等。在兄弟省市的这些大项目、大开发中,海洋经济都占主导地位,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到了位置,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赢得了大发展的空间和活力,也向我省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省海洋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一是对全面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认识远远不够。偏重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海洋物流、海洋调查、海洋教育、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海洋信息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目标不明确,措施不够配套。

二是对海洋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认识远远不够。科技兴海意识还不够强,靠科技创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资源、培育海洋资源的观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海洋科研、成果开发、产业化生产都存在很大差距。

三是对海岸线资源有序开发、资源整合的重要作用认识远远不够。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完善,海洋研究开发设施、陆海一体交通设施、港口设施及腹地建设需要进一步整合加强。

四是对近海海域生态面临的环境威胁认识远远不够。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形势比较严峻。渤海海域近十多年来,多次发生赤潮和原油污染,我省境内几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非常不稳定,部分近海海域养殖密度过大,造成水质富营养化,海洋可持续发展压力很大。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这些问题,既是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软肋”,也是下一步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些制约因素化解了,我省海洋经济必然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大手笔谋篇布局,建设具备国际水准、富有海洋特色的南海新区

前段时间,省厅把集中集约用海列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调研课题,专门组织调研组对省内沿海重点开发区域进行了实地考察,召开了全省集中集约用海座谈会,并赴外省的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进行调研学习。调研发现,虽然我省海洋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资源利用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时,为应对当前金融风险挑战,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内需,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时候实施发展海洋经济的国家战略,集中集约用海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集中集约用海与省委省府一体两翼、陆海一体化相一致。适度集中集约填海在节约岸线的同时,可拉动内需,整合分散的资源,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

我省正在积极运筹谋划,推行集中集约用海,在全省沿海集中规划几片区域进行集中填海开发。文登的南海板块依临黄金岸线,腹地辽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较早的进入了我们的规划视野。文登提出举全市之力,加快南海新区发展板块建设,是具有远见之举,也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大手笔,与省里的初步想法不谋而合。

我支持文登建大港、建设南海新区。现在的文登海岸线如同一张白纸,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要抓住拉动内需的机遇,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要引进战略协作伙伴,要高起点规划,文登港要与集中集约用海结合起来打造,要围绕港口建设,按照人工岛式、组团区块式,保持湾内自然水域流通等自然属性,建设现代化高水准的港口区域经济板块。南海新区建设是文登未来最大的海岸带亮点工程,要突破空间思维,要用世界最先进的理念来打造,要按国际水准规划打造,立足点要高,不仅是威海一流,也不仅是山东一流,而要做成达到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的精品工程。新区的几大板块特色要鲜明,规划要科学合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陆海和谐,产业布局与生态保护兼顾,新城区建设与旅游观光统筹,在规划中要留有余地,为未来,为子孙后代留出发展空间。

建设南海新区具备了较强的陆上依托。文登市地处山东半岛东端,与日韩隔海相望,历史文化源远悠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物产资源丰富充足、生态环境优美宜人、精神文明、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文登的区位优势可以用得天独厚四个字来概括,文登处在中国环黄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位置,也是中日韩经济圈的核心区域,是山东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和海上进入韩国、日本最便捷的通道之一。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文登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突出推进新型工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大建设”,加快打造城区和南海“两大发展板块”,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综合实力居百强县第16位。

建设南海新区的海上潜力巨大。文登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他沿海城市,有其自己鲜明的特点。文登有雄厚的工农业基础,并且主要的工业体系依城发展,文登的海岸线基本处于未开发的状态,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不大。可以说,相比许多沿海地区而言,文登的海岸线基本上没有大的开发,不存在过度利用的问题,因而具有后发优势。发展海洋经济,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是以大力建设港口为主要标志的。相比其他市县,文登在这一领域明显滞后,如日照有不足百公里的海岸线,却建有石臼和岚山两大港口,目前已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亿吨港城。文登东邻的荣成也是大小港口众多,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据对荣成、文登近年来港口货物吞吐量的统计,从2003年到2007年,荣成港口年货物吞吐量由63万吨猛增到828.1万吨,而文登则由16万吨下降到2.1万吨,由此可见文登的港口经济是严重欠发达的,与较雄厚的工农业基础优势是不相称的,也不足以支持今后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登海岸线156公里,比日照的海岸线还要长近60公里,这段黄金岸线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是文登未来发展的生命线,要科学合理利用,造福子孙后代。可以这样说,文登最大的优势在海洋,最大的特色在海洋,最大的潜力也在海洋,只要能够抓住目前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做好规划,整合产业,调整结构,高起点起步,在海洋经济发展上,不仅能做到后来居上,而且会发展的更快更好。像文登南海新区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已是不可多得的临海地域资源,必须在珍惜和保护的前提下,做到科学的开发利用,要坚持这样四条原则:

一是坚持陆海统筹,规模发展。集中集约用海要以海岸带为依托,与陆地产业布局、城区功能规划、内地发展需求相结合。在选址上要选择能够承载大项目、形成大物流、培植大产业的区域。要选取具有相当规模的集中集约用海区域,形成产业集群或城市新区。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从省外调研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天津滨海新区还是河北的曹妃甸,都是以政府为主导,对海洋进行集中集约规划开发,政策措施力度大、部门之间协调效果好,对集中集约用海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要科学论证用海方案,优化用海平面设计,用最少的岸线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效果。文登海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海洋经济效益显著,尤其要注意加强海域使用监管力度,重点在大型工程围填海和养殖用海管理等方面严格审批、依法管理,做到科学用海,科学管海,使各种用海项目做到百分之百确权、登记、发证,不留死角。对涉及到围填海的大面积用海项目,要加强整体规划和综合管理,搞好区域论证,避免各自为战。对因各种原因引发的各种海域使用纠纷和海上划界争议,要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拿出具体措施,及时化解纠纷矛盾,保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海上各种开发生产活动的和谐有序开展。港口和南海新区建设都需要用海,要抓住拉动内需的形势下,国家把区域用海规划放权到北海分局评审的机遇,加速区域用海规划的编制,争取集中集约连片开发用海。

三是坚持鼓励产业集聚,限制分散布点。集中集约用海区划的选择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和“诸侯经济”格局,统筹规划,集中集约发展,形成具有文登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是坚持环保优先,循环发展。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开发与保护和谐统一。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摆在沿海各级政府和海洋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工作中,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自觉利用手中的各种杠杆参与宏观调控,对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要求以及符合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建设项目给予尽可能的大力支持,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要积极为地方政府出谋划策,对在海洋开发中出现的各种违法的,不科学的因素,以及破坏海洋环境的事件依法采取有力措施,把它们引导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确保海洋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海洋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集中集约填海在选址上要做到对海洋环境影响要小,尽量选用开敞式海湾,避开海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在填海形式上,避免平行推进,提倡组团式、人工岛式填海,促进水循环。

四、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培植具有文登特色的蓝色产业体系

现代海洋经济是依托海洋而形成的蓝色经济体系,而要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就不能平铺直叙,而要选择最具有比较优势、最具发展空间的产业,集中力量加以突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起点科学规划,依照产业功能,主要发展以港口运输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以机械加工业、船舶汽车及零件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以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为主导的高薪技术产业。对于黄金海岸应实行保护性开发,严格保护河流、湿地、沙滩、森林等生态环境,特别要十分珍惜原始的海岸自然景观,可以依托万亩金色沙滩、万亩翠绿松林,适度建设旅游度假、休闲、健身、水上娱乐等特色的滨海旅游度假产业。紧紧围绕培植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位于青烟威金三角腹地、临近韩、日的优势,抓住日韩产业转移和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历史机遇,集中精力,广泛宣传,全力招商,尽力避免重复建设,产业雷同和重构。努力将南海新区打造为全省富于特色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滨海度假圣地,成为胶东半岛乃至全省新的投资热土。

下面我就文登如何打造港口、科技、制造业、渔业和海洋文化“五个强市”谈点看法。

(一)以文登港为依托,打造现代港口强市

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将文登港打造为文登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一篇发展的大文章。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港兴则城市兴,港兴则区域经济兴。文登要做大做强离不开港口做大做强。港口本身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港口本身的效益是有限的,以港养港,以港自身滚动发展,是永远也做不大做不强的,但港口的拉动力、辐射力是其他基础设施难以比拟的,青岛、日照就是最好的例证。要把港口的发展壮大,港口的资源整合提到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港口经济强市的首要位置来抓。我个人建议,以港兴市、以港强市的理念要树立,要举全市之力打造文登港,做大做强港口区域经济这个大板块。主要突出五点:

一是加强文登新港区建设。现在张家埠港已严重淤积,失去商业大港的功能,市委市府审时度势,提出建设新港。经过前期工作,目前功能区划调整已经到位,新港审批已办结,下一段要加速运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学习海阳港经验)为市委市府提出的建设南海新区、建设现代临港经济提供港口支撑。

二是做大做强临港工业。规划好、建设好临港工业园区,积极吸引国内外大财团、大公司到文登投资办厂,形成前港后厂、前港后库的产业布局。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以文登港为中心,加快临港物流园区建设,逐步形成港口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紧密结合的市场供应链,成为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为一体的战略基地。此外。还要立足临近日韩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保税区、出口加工区。

四是促进港航商合作,实现发展共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港口企业、航运企业、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港口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资本这一纽带,把建港运营优势、船舶运输优势、稳定货源优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能保证港口、航运企业稳定的货源,又避免了生产企业巨额的业主码头建设维护费用,实现了资源共享。因而文登要建设自己强大的海上运输船队。

五是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经营城市。在城市规划、城市经营过程中做足做好港口的文章。港口城市的规划,应在临港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布局,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交通网络、环保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海域开发的布局等方面,统筹规划、高瞻远瞩,充分满足港口的中长期发展需要,预留出充分的岸线和陆域纵深地带,以满足港口和临港物流发展的需要。

(二)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打造海洋科技强市

打造现代化强市,离不开科技支撑,没有科技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也不会有现代化产业集群,更谈不上做大做强。党的十七大将海洋产业与航天航空、信息、生物、新材料并列为我国着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许多科学家预测,海洋科技是21世纪人类最有可能取得的重大突破的领域之一。在二十世纪,世界蓝色革命经历四次浪潮,一是以浅海滩涂养殖和海洋捕捞为代表的渔业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海洋食品,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食物结构。二是以造船为代表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大提高了航运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了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三是以海洋环境技术、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通用工程技术为代表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了海洋资源利用,打开了海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空间。四是以海洋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物质、特殊功能基因组为代表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将带来海洋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群。目前,我省海洋产业和产品中的科技含量还不高,附加值偏低。用海洋高新技术改善产业结构,开发新型海洋产业,创造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沿海地区的发展,改善经济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只有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实用技术,才能为海洋经济创造新的生机;只有重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才能带来海洋经济发展的飞跃。目前由于技术、经济水平的制约,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可以预计,随着海洋观测技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农牧化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水淡化和利用技术、天然气水合物采集技术、深海技术等的突破和发展,海洋产业必定会有空前的发展,海洋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基地。

实施海洋科技战略,打造海洋科技强市,应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加快海洋高科技产业化进程。海洋科技要服务于“兴海”,要以“兴海”为目的。因此,要研究市场、分析市场、开拓市场,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开发、经营一条龙的海洋开发体系,使海洋经济上规模、上效益、上质量、上水平,成为文登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洋高科技项目,一开始就要搞好市场选择,选择一批适合当地实情、有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的项目,建立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海洋高科技园区和开发区,形成“产、学、研、管”一体化的合作与激励机制,努力实现海洋高科技的产业化、商品化和国际化。

2.根据海洋事业发展的需求,注重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海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推动海洋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将海洋开发和海洋保护结合起来,把“科教兴海”工作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推动“科教兴海”工作。既要加大海洋资源开发的力度,又要加强海洋资源的保护;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3.加强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海洋高科技的竞争的实质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是人们掌握和运用最新技术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海洋科技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振兴以及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加快海洋开发,必须把培养和引进海洋科技人才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对待。

(三)抓住产业调整的机遇,打造海洋制造业强市

山东省审时度势,针对世界性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从山东实际出发,提出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战略举措。现代制造业基地这个大板块中,包括汽车、造船、食品加工等,我今天着重谈一下造船板块。山东半岛处于北温带这一世界造船业公认的“金三角”地区,发展船舶制造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船舶工业发展的意见》、《山东省船舶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我省半岛船舶经济高速增长,技术创新显著增强,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威海已成为我省规划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威海船厂、黄海船厂等九家船厂还成为全省着力培育的“专精新特”造船企业。

我省船舶工业发展既面临重要发展机遇期,也面临严峻挑战。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表现在:世界船舶市场持续旺盛,预计到2015年世界新增船舶需求量将达到5500万载重吨。国家和省加快实施海洋开发战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强劲。世界造船业,特别是日韩造船业持续向外进行产业转移,山东半岛成为承接世界造船业转移的重要地区。国家实施“造船强国”战略,山东被列为我国船舶工业规划发展重点区域之一。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战略、“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开发战略”中,都把船舶工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链”之一。

同时,我省船舶工业发展也面临严重挑战。这段时间来,全球金融危机在不断蔓延,并开始影响到实体经济,尤其是进出口贸易等受影响巨大,因而对造船业的冲击不小。再者,国际船舶市场周期性波动、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价格飞涨、劳动力优势减弱、技术门槛抬高等因素都给船舶制造业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造船企业利润空间大幅缩减(以黄海船厂为例,仅钢材涨价、人民币汇率提高两项因素,即造成减收近4亿元)。如不注重产业升级、政策应对,不注重资源整合、强强联合,造船工业存在不稳定因素。在这个大环境下造船热从东南北三个方位崛起,文登发展现代海洋制造业,尤其是造船板块,可以说有市场、有优势、有条件,为此,我提出推进文登船舶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调整船舶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我省造船业总体上仍然处于低水平规模扩张的阶段,劳动力密集、科技含量低、船型单一,中小型货轮、滚装船、船段加工是主要产品,大型油轮、集装箱船舶等附加值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造船能力较弱。特别是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使得造船业危机四伏,为应对世界船舶制造业风险的考验,必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可喜的是,烟台莱佛士等六家企业已经上马了以海洋石油钻井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并已超出传统造船产业增长速度,标志着我省海洋装备制造业结构正在优化升级,朝着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转化。文登也应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新步伐。

二是激励技术创新,推进技术进步。鼓励船舶制造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拳头产品。加强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工作,培养高素质的船舶生产技术力量,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三是错位发展,借水行舟,建设文登特色的造船板块体系。威海市是我省造船业的三大基地之一,黄海造船、新船重工、三星重工等都是全省造船业的重量级企业。目前文登造船业还没有形成气候,我想文登不搞便罢,搞就要从文登的实际出发,打造自己特色的造船业。文登要学习苏州经验,上海汽车总装配厂在上海,而零部件加工在苏州,主要产值、效益都在苏州。当前黄海船厂发展势头喜人,但其发展空间受场地制约较大,文登可搞好与其对接,借水行舟,建成特色船业的配套基地,形成规模效应,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引导中小船舶企业向以配套为主的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造船关联产业链。

(四)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打造海洋渔业强市

文登市是全省渔业大市,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海洋资源的衰退,海洋经济内涵的不断延伸,海洋渔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似乎不那么突出了,甚至还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但我认为,尽管海洋经济已从传统的海洋渔业,发展成为一个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相融合的立体产业集群,海洋产业结构在不断地优化提升。但海洋渔业作为文登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动摇,通过发展渔业经济促进渔业增产、渔民增收、渔区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的指导思想不能动摇。不能因为做大做强第二产业,调快调活第三产业,就忽视了提升海洋渔业这个第一产业;更不能因为招商引资,发展临港工业、临海工业,而随意挤占广大渔民群众赖以生存海洋空间。

在文登渔业经济的发展思路上,主要是突出抓好渔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实现文登渔业由大到强的跨越,成为建设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的一个亮点。发展现代渔业,需要深化渔业结构调整,做优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努力构建以水产健康养殖业为重点,合理的捕捞业、先进的加工业、繁荣的流通业、新兴的休闲渔业相协调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文登提出两大经济板块,即城区板块和南海发展板块,这很好,再有一个渔业经济板块就更好了。张家埠渔港历史上曾是可与石岛渔港比美的重点渔港,可以设想依托张家埠渔港,建设文登渔港经济区。借鉴文登经济开发区的经验和做法,科学规划,优化布局,以海洋渔业为重点,充分抓好大项目引进建设,集中发展水产物流业、水产加工业、水产服务业以及休闲渔业等渔业产业。

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是发展现代渔业的必由之路。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渔业的基本要求,是未来渔业发展的趋势。没有规模经营就没有高效益,就没有竞争力。我们所说的规模化,不是盲目的做大,不是“大而全”,而是结构调整的深化和优化,实施优势优先发展战略,突出抓好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将那些有优势、有潜力、有市场,能够形成产业的品种、品牌做大做强。渔业标准化是现代渔业的重要基石,是增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手段,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产业化是渔业做大做强的途径,没有产业化、组织化,一家一户生产,就难以实施标准化生产、难以打造品牌,也不利于新技术推广。要坚持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品牌发展理念,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外向化、科技化、产业化战略,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渔业发展路子。

一是大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和保护工程。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开发,重在修复的原则,利用增殖放流、人工鱼礁群、渔业资源保护区等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促进渔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努力再造“黄金渔场”。

二是加快海洋捕捞业“走出去”步伐。加大政策和政府的扶持力度,用足用好远洋渔业发展基金和优惠政策,促进海洋捕捞跳出近海,走出外海,奔向远洋,在远洋渔业产业规模、发展水平上有实质性提高。集中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大的远洋渔业龙头企业。

三是着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坚持优势主导品种和特色品种相结合,推动优势水产品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推广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加强水产疫病防控和规范用药培训,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创建活动,促进健康养殖业的发展。针对养殖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突出加大对苗种和工厂化养殖管理,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加快国家级、省级良种场和区域引种中心建设,严格水产苗种和质量管理,培植全国重要的水产苗种基地。 “大菱鲆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几乎葬送了一个十几亿元的养殖品种,影响到了全省水产品的声誉。所以狠抓渔业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这根弦始终要绷紧。水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一个产业和产品的生死存亡。建设现代渔业,就要突出质量、效益这个核心,把水产品质量安全紧紧抓在手上。

四是全力打造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向精深拓展,推进水产品加工结构调整,推进资源开发型向加工增殖型转变,重点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名优特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水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着力推进海洋“三品”等产业向科技化、高效化、品牌化发展。

五是促进休闲渔业的发展。重点发展观海、观赏、垂钓、赶海、品鲜和体验渔家风情等休闲项目,建设和形成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休闲渔业基地。

(五)强化文登特色品牌,打造海洋文化强市

文登以文化底蕴厚重、建设成效显著而闻名遐迩,海洋文化是其重要特色之一。海洋文化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因海洋而成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具有海洋特性的思想道德、民族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体现蓝色文明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习俗、社会经济、法规制度、教育科技和文化艺术等形态。从中华民族的发展本源一路探寻,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也曾一度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海洋文化。我国古人很早就开始致力于海洋的开发利用,如“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我国古代海洋科学成果的杰出代表。我国古代的齐文化、妈祖文化、郑和文化无不向世人展现着我国古人源于海洋创造出的豪迈乾坤、太平盛世。

文登市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昆嵛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圣经山是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回龙山是李龙王的故乡,天福山是胶东抗日根据地;特别是文登崇尚教育,文化底蕴浓厚,“文登学”已成为远近文明的一张特色文化品牌。这些资源都是发展海洋文化的宝贵财富。要突出海洋文化特色,打造海洋文化强市。要依托文登“四山五泉一线”的资源优势,将发展海洋文化与推进旅游业结合起来,做好规划,加强宣传,加强海洋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要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对海洋文化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深入挖掘、合理开发、继承发展”的方针,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同志们,文登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文登学"的美誉。富有创新精神的文登学人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有了辉煌的昨天,我相信在富有开拓精神的本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文登学人会攀登新的高峰、再创新的辉煌! 一个璀璨的明珠--南海新区,将会以她特有的魅力屹立在祖国的东方!

(注:文登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文登学”的美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曾在此召集文人墨客登山吟诗作赋、歌功颂德,留下“文人登山”的传说,“文登”也因此得名。)

(王诗成于2009年1月4日在文登市作发展蓝色经济专题讲座)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