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批复!事关上海浙江江苏,首部跨行政区国土空间规划为何重要?

来源:原创 潇湘经略   发布时间:2023-02-22 15:15:27 

微信图片_20230222151137.png

作者 | 潇湘
原创出品 | 潇湘经略

今天,国务院批复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

微信图片_20230222151140.png
在黄浦江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五个单位参加,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上海市规划资源局、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自然资源厅、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亲自来出席,面对媒体解疑释惑,这并不多见。

微信图片_20230222151145.jpg

微信图片_20230222151147.png

为什么我会关注这份《规划》的内容呢?
主要出于三个考虑:
1、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站位极高,代表着最高决策层的意志,从北京到地方,都很重视。(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的一把手都曾专程前往调研。)
2、这个示范区,包括了上海青浦区、苏州吴江区、浙江嘉善县,这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民生最殷实的地方,对其他地区有示范价值。
3、这是中国首部跨行政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在强调全国一盘棋和内循环的大趋势下,以后跨行政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可能会越来越多。因此,长三角算是吃了第一只螃蟹。
这个示范区,面积是2300平方公里,跟雄安新区的面积差不多大。
微信图片_20230222151149.png
北京显然是希望这个示范区,可以打造成高质量发展样板的,所以一方面注重产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强调要体现生态绿色。
纵观这份规划,有几点信息,让我印象比较深刻:
1、建设用地“负增长”。
《规划》要求,到2035年,示范区的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806.6平方公里以内,国土空间开发强度33.3%,规划建设用地实现减量15.7平方公里。
这就有点意思,以前在其他城市的土地规划中,常规套路,都是有富余建设用地作为扩大备用的。而这一次,反其道而行之,要求12年后总量减少。
释放的信号,不难理解:示范区要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依靠科技创新,而不同土地来做大经济蛋糕。
2、严禁随意撤并村庄。
《规划》里面出现了两处“严禁”规定,“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严禁违规兴建政府性楼堂馆所。”
我们知道,之前不少地方为了建新城,搞大社区,随意把村庄大卸八块,赶农民上楼,一有钱了便兴建讲豪华的政府性楼堂馆所。这次《规划》特别强调此事不可为,相信以后其他地方想要逾雷池,也要三思而后行了。
微信图片_20230222151151.png
3、注重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一个地方如何体现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呢,关键看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规划》要求,到2035年,示范区研发经费占地方生产总值GDP比重不低于5%。
这个要求是不低的。河北省的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是1.85%,福建省为1.98%,经济水平中等的省份,占比都在2%以下。北京占比6%,全国最高;其次是深圳,其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为5.49%。
4、蓝绿空间,占比要高。
《规划》提出,示范区的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66%。
蓝即江湖河流,绿指花草树木。南京的蓝绿空间比例是50%。去过南京旅游的朋友,相信都会对石头城的绿化有不错印象。

生态绿色搞得好,蓝绿空间的占比,是一个核心指标。66%的蓝绿空间占比,可能会成为一把尺子。超过这个比例的城市,就可以拍着胸脯宣告:我的生态绿色,货真价实!
微信图片_20230222151153.png
5、制造业,特殊照顾。
虽然《规划》要求建设用地要减量,总量上要压缩,但另一边,也明确提出“到2035年示范区制造业研发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2%左右,产业基地内制造业用地的占比不低于70%”。
制造业要成为经济大头、也是产业龙头,其至尊地位,只能强化,不可降格。当下的制造业,在诸多地方的产业经济规划中,获得了优先权。长三角示范区,更不例外。
简单总结一下,我归纳为“三大三小”:
制造业要做大;蓝绿空间要扩大;研发经费要放大。
拆建动作要小;政府楼堂要小;建设用地要小。
微信图片_20230222151154.png
这种小和大,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标准,它总是相对而言的,因地制宜。大小之间的政策取向,蕴藏着整个产业和生活形态的转向:制造业、绿色化、重研发。这些关键词,正在化身为一根根超级杠杆,从根本上改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也在重塑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cMotM1H2SSmFPZRiTLeD8g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