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洋强省,青岛“一核引领”

来源: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16 15:53:09 

11月9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推进山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中,青岛被赋予了“一核引领”的重大使命。《规划》要求青岛发挥全省海洋领域龙头城市引领作用,助力山东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国家海洋经济竞争力核心区、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海洋开放合作先导区,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一、提升青岛龙头引领作用

《规划》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生态优良、海洋文化先进、海洋治理高效的海洋强省。为此,要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导向、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原则,构建“一核引领、三极支撑、两带提升、全省协同”的发展布局。其中“一核引领”,就是要着力提升青岛的龙头引领作用。

《规划》强调,青岛要紧抓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建设契机,持续放大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效应,聚力增强海洋开放门户枢纽、海洋要素资源全球配置、海洋科技创新策源、海洋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青岛要突破发展海洋交通运输、现代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海洋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现代航运服务、海洋信息技术、涉海金融、海洋文化旅游等海洋现代服务业,谋划发展深海开发、基因技术等海洋未来产业。

青岛还要加快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国内知名的海洋生物医药研产基地和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海水利用基地,打造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规划》中提到的“三极支撑”是指以烟台、潍坊、威海市为骨干,建设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两带提升”是指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带和鲁南临港产业带;“全省协同”是指创新海陆统筹发展机制,推动海陆高效联动、协同发展。

二、发展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规划》把产业提档升级作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出加码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为此,《规划》强调,优化提升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海洋矿业等海洋领域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等海洋新兴产业。

在传统优势产业方面,《规划》提出,优化提升海洋渔业,要以青岛等市为重点,高水平建设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重点发展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青岛海洋经济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等现代海洋渔业园区;要做大做强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业,在青岛等市建设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发展青岛中鲁远洋产业园等项目。优化提升海洋船舶工业,支持青岛等市建设国家高端船舶制造基地、船舶动力装备产业基地,发展青岛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等重点项目。

在海洋新兴产业方面,《规划》强调,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要支持青岛建设综合性海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青岛“TUFF中国”、青岛汉缆海洋工程产业链基地等项目;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方面,要在青岛建设具有辐射供水功能和全产业链的综合性产业园,发展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青岛海水淡化工程装备制造等重点项目;发展海洋新材料产业,推进青岛钢研高纳高新材料产业园等园区建设。

发展海洋新兴产业,《规划》还提出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青岛更是要发挥“领头羊”作用。《规划》支持青岛建设国家深海基因库,打造全球最大的海洋综合性样本、资源和数据中心;支持青岛蔚蓝生物国家动保工程中心与动物用生物制品、保健品综合生产基地,青岛蓝谷药业海洋科技谷,青岛聚大洋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园,海大生物产业园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产业化基地,青岛领帆现代生物产业园等生物医药领域重点项目发展。

《规划》还强调加快发展海洋文化旅游、涉海金融贸易等现代海洋服务业,提升青岛凤凰岛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层次,以青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为重点发展山东邮轮旅游体系,支持青岛开展海域使用权集中收储和运营试点、建设蓝色金融研究院。

三、建设全球海洋科创高地

《规划》把深化开放合作作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出推动山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强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平台建设,建设全球海洋科技创新高地。作为山东开放的“桥头堡”,青岛在其中必须勇担重任。

《规划》强调搭建高水平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创建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塑强海洋科技创新“核心力量”。其中,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院士产业核心区试验区海洋经济板块、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等多家位于青岛的创新平台被“划重点”。

《规划》赋予青岛更多的使命担当。要加快突破海洋核心关键技术,深入开展全球海洋变化、深海科学、极地科学、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等基础科学研究,在“透明海洋”“蓝色生命”“海底资源”“海洋碳汇”等领域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抢占全球海洋科技制高点。

要促进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依托位于青岛的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国家海洋技术交易市场和网络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区域性海洋技术交易市场。

要打造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区,以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实施海洋高层次人才引进行动,加快青岛国际院士港建设,面向全球引进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支持中国海洋大学等提升海洋学科建设质量,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学科高地。

作为对外开放的“门户”,海洋港口的发展是重中之重,青岛在这方面的引领作用也被反复提及。推进港口一体化协同发展,重点推进青岛港董家口等港区建设;推动港口绿色发展,支持青岛港建设“中国氢港”;建设港口集疏运高效网络,建设中国北方(青岛)冷链物流基地,打造青岛港国际枢纽海港;推进邮轮母港建设,支持青岛建设中国北方邮轮中心;增强航运综合服务能力,强化青岛港等港口枢纽节点功能;支持青岛建设国际原油集散分拨中心;巩固国际枢纽港地位,壮大现代航运服务,打造青岛国际航运服务示范区……

向海而生,海洋是青岛最大的发展优势。《规划》擘画了“十四五”期间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蓝图,青岛要发挥“一核引领”作用,展现龙头城市的担当,为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贡献中坚力量。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aoc.ouc.edu.cn/2021/1115/c15170a356604/pagem.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