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来源:今日头条 海洋学者王诗成   发布时间:2021-11-15 14:36:25 

本文1995年刊发于《光明日报》并被《新华文摘》转载

一个有着辽阔海洋国土的民族,如果能够把"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管理海洋"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倍加重视,那么,这个民族将会须臾强盛起来。

--摘自本文主人公笔记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

公元1995年7月,港城青岛处处散播着宜人的清爽。当夕阳的余辉在这座美丽的岛城撒下最后一片玫瑰色时,年届87岁高龄的中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教授,在灯下缓缓地合上了一本厚厚的书稿。提笔为这部率先构划出建设"海上中国"宏图的书稿题词:"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建设海上中国,迎接21世纪--‘海洋世纪’的到来"。这位我国海洋科学界的泰斗,用他那如椽之笔为这部约30万字的书稿作序。序中写道:“我读后,感觉这是一本海洋经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书,它融知识性、可操作性与独特见解于一体,并提出了‘海上中国’这一有宏伟气魄的构想,对我国海洋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时隔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同志为这部书稿题写了书名——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一时间,青岛这座荟萃了我国40%海洋科技人才的"海洋科技城"被震撼了!海洋与水产科学界振奋了!有关这部书及其作者的消息不胫而走,海洋与水产专家们在议论着、赞叹着……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人们惊诧地获悉,书稿的作者竟是一位青年学者,他就是现任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党组成员、山东省渔政监督管理处处长、高级工程师王诗成。这位年轻的海洋学者,没有什么显赫的家庭背景和值得炫耀的履历。作为渔家子弟的他,带着一身大海特有的气息,迎着咸涩的海风,沿着长长的海滩,一步一个深深的足印向我们走来……

雄心勃勃造大船

海洋潮起潮落,绵亘古今,以其无与伦比的广阔和深邃滋育着人类。公元1950年12月,王诗成出生在山东省惟一的海岛县--长岛县砣矶岛后口村。看惯了海浪、听惯了涛声的他,自幼就萌生了对大海的一片刻骨深情。1962年春,当作为一家造船厂七级工的父亲,从北方最大的渔港石岛捧回一张"革新能手"的奖状时,年仅12岁的小诗成就横下一颗心,将来要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船,去征服那惊涛骇浪,驰骋在万顷海洋。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父母

日居月诸,涛声依旧。理想造大船的孩子在海风吹拂下一天天成长起来。1964年7月,小诗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长岛县的"最高学府"--长岛中学。1968年5月,当复课闹革命的钟声响遍校园时,小诗成竟以与常人截然不同的抉择声称:不念高中了!那天傍晚,爱才如命的班主任贾守本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诗成,你应该继续上学,知识终究会有用的。"小诗成望着面前这张一夜间苍老了许多的面孔,讷讷道:"贾老师,您看眼下是复课呢,还是闹革命?……俺想,知识不一定全在学校里学……"贾老师轻轻拍了一下小诗成的肩膀说:"你有这个志向,老师就放心了……走你自己的路吧!"

是年7月,小诗成来到黑山岛水产站当了一名割鱼临时工。在简单重复而繁重劳作的间隙,他捧起一本本书,像海绵一样汲取着种种知识。在那个知识无用的年月,像他这样日复一日如痴如醉地坚持自学,人们不理解,甚至感到他的举动荒唐可笑,他却毫不动摇。当发表在《烟台日报》的几篇"豆腐块"在人们手中传阅时,当广播里一次次响起:"下面广播王诗成的来稿"时,赞叹与钦佩替代了对他的嘲讽。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右二)与国家渔政局领导(右五)合影

1971年,是王诗成的幸运之年。5月,他转为正式工人;6月,他被接纳入党;7月,他转为国家正式干部。王诗成先后调到长岛县革委会办公室、长岛县广播局、长岛县渔业指挥部、长岛县水产局工作,长期随船出海,成为年轻的出海干部。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在日本考察

海,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是那样的浪漫迷人。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大海往往喜怒无常。王诗成出航一次,少则七八天,多则半月20天。一个航次下来,被折磨得又黑又瘦,让人几乎认不出他来,但他依然坚持跟随"海上常委"、副县长王亲寿生活、工作在船上,从事拖网、围网、流刺网等各种作业。他爬上6米高的桅杆上当过"渔眼",他像一般船员一样顶班掌舵,他和船员一同吊网、卸鱼、扒仓,在颠簸中,他写下了数十篇报道和心得体会。他凭着超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硬是渡过了晕船和生死攸关的考验。艰辛的海上生活不但没有使他退缩,反而更磨炼了他的意志,陶冶了他的情操,开阔了他的胸襟。5年的出海经历,使王诗成深深体味并理解了人生的价值。

1976年2月,王诗成远离了生他养他的大海,来到了省城济南。但,他对大海那种刻骨铭心的情感却与日俱增。他的桌子上放着一个个从海岛带来的大海螺,那里溢着蓝蓝的海水,那里传来波涛轰鸣。海在呼唤着他,海在激励着他。他,这位海的儿子,在省水产局机关中出色地干着秘书工作。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国家海洋局张登义局长接见主人公

幸运之神又一次光顾王诗成。他因工作成绩突出,1981年,被组织推荐参加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干部专修班的入学考试。当录取通知书捧在他的手中时,已届而立之年的他心情显得格外平静。他挟带着一身大海的气息跨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门……1983年,王诗成大学毕业不久,被任命为省水产局渔政处副处长。昔日的渔娃,如今已是满腹经纶的"秀才"。他面前的大海更加辽阔、湛蓝……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在日本考察

上下求索淘真金

理想的航船刚刚扬起远航的风帆,前面却是激流险滩和狂浪惊涛。这时,山东渔业资源和渔政管理现状令人担忧。黄、渤海,已没有了过去水肥鱼丰、虾腾鱼跃的壮观景象。17万平方千米的山东近海渔场,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产量比重由20世纪50年代的555%急骤下降到80年代的32%。过去曾享誉海内外的种群带鱼已绝迹,黄花鱼所剩也区区可数……由于受经济利益的强烈刺激,渔船有增无减。海上生产、治安秩序混乱,违反国家禁渔期、禁渔区规定,偷捕资源现象时有发生……此时,作为渔业执法队伍的山东渔政重新组建不久,管理力量尚十分薄弱。岌岌时刻,全国渔业会议在北京召开。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同志呼吁:渔业不吃子孙饭,要加强渔政管理,要采取断然措施,控制渔船发展,保护渔业资源……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在美国考察

夜,茫茫无垠,王诗成却毫无睡意。他站在窗前,久久遥望着那苍茫的夜空……经验告诉他,没有理论的正确指导,渔政管理就会陷入盲目之中,实践就会失去准确方向。于是,在纷繁的工作之余,在出发调查的途中,王诗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机会,只争朝夕,在理论的海洋里奋力搏击。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从此,他没有了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夜夜研读书写。用王诗成的话说就是:"去淘精神世界的金子"。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妻子埋怨他结婚十几年没陪自己逛一次商店,一定要拉他去量着身子买套像样的衣服。妻子兴致正浓,他却耐不住性子了。当妻子选中目标让他试衣时,人早已不见。岂料,这时他正浸沉在"淘金"买书的愉悦中。在全面系统地学习渔政管理理论的同时,王诗成还自修法律,两年之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出人意料地拿到了全国法律函授大专文凭。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作为访问学者,在韩国考察学习

俗话说,读万卷书,尚需行万里路。王诗成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他重视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与渔民、与基层渔政人员交朋友。促膝长谈中,他获取了书本上得不到的宝贵知识。他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北上辽宁,南下广东、浙江、福建、海南等省,并走出国门,到日本、美国等渔业管理发达国家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征求海洋科技泰斗曾老对书稿的意见

理论的成熟,实践的丰富,促使他拿起了手中的笔。他利用业余时间,奋笔疾书,撰写了大量渔政理论建设方面的论文。他发表了《关于我国渔政管理学的定义、任务及其研究范围的探讨》等数篇渔政理论研究论文;他结合新时期渔业的发展,撰写了《渔政管理在建设"海上山东"中的地位与作用》、《渔业执法在水产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章;调查研究中,他发现体制不顺,执法地位不高,严重制约着渔政事业的发展。于是,《关于美国海洋渔政管理的考察报告》、《对我国渔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浅见》、《山东海上执法机构改革设想》等有关渔政体制改革的一篇篇文章脱颖而出。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1995年,主人公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专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山东省政府确定在山东南部海域进行为期3年的人工大面积对虾增殖放流开发性试验。王诗成作为增殖放流与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连续3年工作在山南增殖放流管理第一线。他披风沐雨,夙兴夜寐,摸索管理新路子。他先后发表了《关于发展山东近海增殖业的初步探讨》、《山东南部沿海对虾大面积增殖渔政管理技术总结》等数篇增殖及管理方面的论文,将山东增殖放流特别是渔政管理的经验推向了全国。之后,他又相继发表了《整顿海上治安及生产秩序的对策》、《涉外渔业管理对策》、《浅议我国渔业立法》、《实施强县带动战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等10余篇颇有深度的理论文章,引起了海内外海洋经济界权威人士的注目……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在潍坊调研

1986年,莱州湾毛蚶资源遭受石油污染,造成重大损失,王诗成从分析研究毛蚶受害的原因入手,潜心学习有关环保知识,经过对山东渔业环保的现状进行缜密的调查与思考后,连夜赶写出了《山东渔业环境污染状况及其对策》,发表后,引起各界人士对渔业环保问题的高度重视。80年代末,我国渤海从南到北发生了赤潮。赤潮现象是全球性的问题,对赤潮的防治研究,发达国家也甚感棘手。王诗成知难而进,他亲临赤潮发生的海域调查研究,翻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很快撰写出《渤海沿岸赤潮的危害、成因与防治》、《赤潮防治的探索与对策》等具有独特见解的论证性文章。对及时指导山东的赤潮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在青岛国际海洋科技论坛接受记者采访

渔业生产安全管理曾长期困扰着山东渔业的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诗成参观了沈阳电视转播塔,导游人员介绍,该塔在批准"承建书"时,下达了6个人的正常死亡控制指标,而在施工中实际死亡5人……听着导游的介绍,王诗成陡然茅塞顿开:"死亡控制指标……我找到了……"困扰山东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金钥匙终于被他握在了手中。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农业部何康部长接见山东省渔政检察员

王诗成带着希望和信心归来了,经过了几个不眠之夜的分析、论证、归纳、综合……一个安全控制指标方案便跃然纸上。然而,方案尚未实施就被传统观念打入深潭。王诗成没有怨天尤人,因为他太了解渔民的风俗习惯了。为了讨个吉利,过去仅一个"翻"字,渔家都吃不消,何况一夜间要接受"死亡指标"!王诗成没有因此而灰心,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论文--《关于建立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探索》发表在《齐鲁渔业》上,他的论文终于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他提出的实施方案也被决策者采纳。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国家海洋局张登义局长、青岛市委副书记黄学军及部分院士专家出席《王诗成海洋强国丛书》首发式

打铁先得自身硬。为保证这支年轻的执法队伍健康成长,王诗成在全国渔政系统第一个打出渔政正规化建设的旗帜,并撰写了《论渔政正规化建设》、《如何做一个合格渔政检查员之我见》等反映队伍正规化建设方面的论文;组织并主持编著了渔政检查员的教科书--《渔政教程》和我国渔政大型工具书——《渔政知识全书》。

笔者还获悉,1993年8月,来自大西洋岸边的美国商业高级经济专家兼督导、美国麻州州立学院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专家顾问王德雄博士在看了王诗成主编的《渔政教程》和发表的部分文章后,连连赞叹:"了不起!真了不起!想不到在第三世界国家的一个省竟有如此系统的渔业管理理论……"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在美国考察渔政管理

王德雄博士回国后,在给王诗成的信中写道:"您的文章,题材适宜,内容丰富,拜读之后,很是敬佩,望能收集成册,以便与国外专家交流,有机会并将推荐您或直接邀请您,参加国外有关研讨会。"

时隔不到半载,我国第一本渔政管理与海洋渔业方面的个人论文集《渔政管理与海洋渔业》于1994年9月正式出版了!山东省原副省长王建功同志赞誉:"这些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山东省乃至我国的多层面的海洋渔业与渔政管理,很有参考价值。"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与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王曙光厅长参加国际渔业博览会

由于他在渔业与管理理论上的建树,先后被中国农业环保协会、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山东省水产学会和渔业经济研究会等聘为理事和常务理事;被青岛海洋大学、烟台大学聘为兼职高级工程师和高级讲师;被山东省水产局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一个难忘的日子。1994年9月,在山东水产界的最高学府烟台大学水产学院的校园里,一张大大的海报吸引着无数颗期待的心。王诗成要到水产学院作学术报告的消息传遍了学校。长达3个小时的报告,王诗成以出众的口才、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博得了师生们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事后,那位老校长激动地告诉笔者,"在水产学院的教学历史上,这种振奋人心的场面实为少见!"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王诗成--这位大海为之骄傲的有志男儿,靠着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实现了少年时代当一个造大船工程师的理想,从一个中层领导干部成长为国内外知名的年轻学者……

殚精竭智创宏业

公元1991年春,王诗成被任命为山东省渔政监督管理处处长。然而,此时他没有陶醉在人生和事业成功的喜悦之中,他正为山东渔业、山东渔政的种种问题和大政方针殚精竭智。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与日本山口县友好人士合影

时下,国内渔业管理形势尚不容乐观。辽宁自1987年海蜇大丰收后连续多年出现"海蜇大战";江苏的"鳗鱼苗大战"引起了全国的关注;而山东正在无声地进行着一场场"歼灭战"。一个资源种群被发现,千万艘渔船蜂拥而至,幼鱼、幼虾、幼蜇被过早地捕上船。顷刻间资源被围歼,被破坏。面对违背自然规律的酷渔滥捕现象,王诗成迅即组织人员对山东的各类渔船、各种作业工具进行清理和普查登记,核发捕捞许可证,把捕捞渔船的作业方式、渔场区域、作业时限、捕捞品种全部纳入许可范围,并对毛蚶、魁蚶、文蛤、增殖虾、海蜇、鹰爪虾等特定品种实行划区许可管理。一个时期后,全省3万多艘机动渔船,上百万马力和数万计的木帆船全部纳入许可管理,渔船办证率达98%以上。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地方资源,王诗成又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了地方品种许可捕捞制度,制定禁渔期和开捕期。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征求著名中国海洋大学文圣常院士书稿意见

那是1992年初夏,王诗成在调查时获悉,莱州湾海蜇有暴发迹象。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时间,成千上万只渔船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莱州湾内各港口,一场"海蜇大战"一触即发。突如其来的海蜇旺发,对山东渔政管理是一个严峻考验。海蜇管好了,丰产丰收,渔民、领导皆大欢喜;若海蜇管理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已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王诗成,此刻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沉静。他以高超的组织指挥才能获取了海蜇管理的成功,创造了诸多奇迹--投产船数最多高达万艘;持证率最高,达98%以上;产量最高,达120万吨;效益最佳,达10亿元以上……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在日本考察

数年来,这样艰苦的"保卫战"一场场地持续着,王诗成年年月月奔波在全省3100多千米的海岸线上,避免了"亲虾大战"、"增殖虾大战"、"鲅鱼大战"的发生,促进了山东渔业生产的健康、稳步、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自1984年至1994年,山东共放流增殖虾苗99亿尾,安排捕捞船5万余只,回捕增殖对虾14400吨,直接经济效益4.9亿元,为投资额的8.5倍;向辽宁、天津、山东、河北等省市对虾育苗场、养殖单位供应活亲虾700多万尾……

渔业的出路在养殖。王诗成并没有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他看到从南至北,养殖业的发展受到混乱秩序的干扰和破坏,偷盗、哄抢养殖产品、养殖物资的现象屡屡出现。仅仅靠山东渔政的"正规军"管理,如同杯水车薪。他在沿海调查时发现了蓬莱市大季家镇群管典型,由此意识到,只有加强群众管理队伍建设,走群管与专管相结合的新路子,才能更好地为渔业生产保驾护航。于是,山东群管队伍迅速扩大,一个以专业管理队伍为骨干,以群管队伍为基础,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省、市、县、乡四级组成的庞大的渔政管理网络迅疾形成。1994年,山东渔业首次实现了养殖产量大于捕捞产量的战略转变……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在日本考察

王诗成经常说,为广大渔民服务,就要创一流的业绩,就要有一流的工作、一流的标准和要求。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所在的单位每年365天都要担负全省的渔业安全值班,他从自身做起,对工作一丝不苟,处处从严要求。一次他发现了一个值班人员偶尔迟到半个小时,他在了解清楚原因后,找这个同志谈心,使这个同志认识到了迟到"半个小时"的严重性。同时,他又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些补充措施。从此,严格安全值班制度成了铁的纪律。

救人如救火,几次海上抢险救生,王诗成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某些渔民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见死不救,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他紧急召开会议,着力强调:要教育渔民互救互助,一旦有险情,渔政船必须首先去抢险救生!于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代新风尚在山东蔚然成风。1991年以来,山东省共组织1000余艘次渔政船参加海上抢险救生,救助遇险渔民2833人,救助遇险渔船1035艘,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7167万元。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部分著作

王诗成,这位山东渔政的领航人,十几年如一日,如同一位纤夫,乐此不疲地默默地拉着山东渔政这艘巨轮,不管恶浪横天海路寒,风雨兼程,勇往直前。也许无人知晓,为了从日本引进一艘渔政船,儿子出生不到10天,王诗成就出国了……一次,王诗成在基层调查,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四肢发麻,经检查得知,是因喝了由于时间过长而变质的中药所致。亲爱的读者,王诗成服中药长达半年,却未能在家中休息一天……山东渔政这支执法队伍在"六五"末全省仅有185名渔政人员、10余艘渔政船,如今已拥有几千名执法人员,上百艘渔政管理船,省级渔政机构有一处六站,人员编制255名……这支队伍的发展成长渗透了他多少心血和几许苦辣酸甜。笔者在采访中获悉,90年代初,胶东海上走私猖獗,一些政府机关和执法队伍参与其中时,有着最强大海上船队的山东渔政自上而下没有一船一人参与走私。山东渔政每年处理上千起违规案件,并经手数千万元渔业资源费,连续多年未发生一件诉讼案……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在国际论坛上作报告

1995年夏,王诗成的主要亲属接二连三患病,先是父亲病危,紧接着弟弟住院做胃大切除手术、内兄突发脑血栓,此时的王诗成尽管非常牵挂自己亲人的安危,但他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忠孝不能两全,他放心不下工作,在看望了亲属之后就赶到渔场管理第一线,老父亲临终前也未能看上儿子一眼……由于有了王诗成这样一个表率,山东渔政这支队伍没有抱怨,没有退缩,他们以自己的领航人为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忠于职守,默默奉献。正是这种奉献,山东渔政在全国创造了诸多第一,本文主人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山东省渔政机构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渔政、全国农业环保、全国渔业安全先进称号;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黄渤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山东省安全委员会分别授予山东省渔政机构"赤潮防治先进单位"、"渔政管理先进单位"、"安全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八五"末山东省人民政府对全省17个渔政单位予以隆重表彰。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1991年,主人公主持山东海洋赤潮防治工作会议

山东在全国首开增殖对虾管理之先河,并将管理经验推向全国;山东连续12年成功地进行了海蜇、增殖对虾、亲虾、幼鲅鱼、毛蚶等专项品种的渔场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山东在全国率先实行渔业安全量化管理,并连续9年渔业安全万吨水产品海损事故起数率、经济损失率、渔民死亡率创全国水产系统安全考核指标历史最佳水平。

"中国渔政404"号船是全国第一艘也是惟一的一艘在国外建造的高性能渔政船,威震渤海,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地方渔业立法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第一个颁布了省级《渔业法实施办法》,形成了以《渔业法》为轴心的完整配套法规体系;山东在全国首次开展了"渔业法电视知识大奖赛",把渔业法制宣传搞得有声有色,不断引向深入;山东在全国石破天惊地高举起渔政正规化建设的旗帜,把一支年轻的执法队伍建成网络遍布全省、能打硬仗的、成熟的渔业执法队伍;山东率先进行渔业许可管理,并在全国第一家把所有渔船纳入现代化的微机管理;山东渔政出版了全国第一部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渔政检查员的教科书《渔政教程》和大型工具书《渔政知识全书》;成立了全国惟一的一个从事理论和学术研讨的渔政管理专业委员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相当理论学术水平的管理专业人才,形成了一个理论研讨的群体。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与济南军区原政委、上将宋清渭合影

王诗成本人也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环保先进工作者",被山东省安全委员会授予"八五期间全省安全工作先进工作者",被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黄渤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授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多次受到厅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嘉奖;王诗成出版的5部著作和发表的60余篇论文,先后有23篇获国家和省优秀论文(专著)一、二、三等奖。

写到这里,笔者还要提及一个人,她就是王诗成的妻子--谢美兰,她生于海岛,有着海岛人的朴实与贤惠,20年如一日支持着丈夫拼命地拉纤,而自己又以一个女强人的形象矗立在山东省水产企业集团总公司,掌管着成万上亿的资产。谢美兰没有向笔者诉说多年来的甘苦,只说两句话:"作军人的妻子难,作一个渔政工作者的妻子也很难。""我很佩服诗成的执著追求精神。"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与太太谢美兰合影

倾尽激情写沧海

当时刚跨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场以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为目的的"蓝色革命",如大潮汹涌席卷全球。此时,王诗成那深邃的目光已透过水产、渔政,而密切注视着整个海洋。然而,在国外海洋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山东乃至全国的海洋意识依然非常淡薄,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的历史,至今却未能震撼国人的意识,我国的海洋开发尚处于起步状态……不能再沉默了。沉默就意味着失败,沉默就意味着倒退,沉默就意味着挨打……中华民族那段受尽凌辱的历史绝不能让它再度重演,我们要建筑起自己的"海上万里长城"。

古人曾云:"位卑未敢忘忧国"。早在1992年,王诗成的心中就构画着如何发展我国海洋经济的蓝图--"建设’海上中国’"。他以满腔的激情,写出了具有真知灼见的《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中国"的建议》。他在寄给国家有关领导人的"建议"中写道:"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开发我国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将有利于缓解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对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为此,建议国家把建设’海上中国’作为基本国策和国家跨世纪工程,尽快出台’海洋法’,并组建海洋主管部,作为国家海洋经济的主管部门,使我国早日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经济强国的跨越。使海洋真正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王诗成要用最短的时间,将日日夜夜构思的"海上中国"之蓝图呈现给国人。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主人公在渔政船执法

1994年酷暑时节,王诗成把对大海的全部情感和横溢的才华倾注在笔端。为了向当代人昭示四大洋的岛屿早已被列强瓜分、强占,他深夜持放大镜在1∶24000000的世界地图上查寻出150多个群岛的归属……他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足迹走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走进"海洋国土",走进"海洋经济"……他以超人的胆识详尽描绘了"海上中国"的宏伟蓝图,独出机杼地提出实施这一构想的种种韬略。他立足中国,瞄准世界,展望未来,手下的笔飞速地写着、写着……

1995年盛夏,王诗成将修改数遍的《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的书稿呈送给我国海洋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资深专家、科学家审阅。文圣常、赵法箴等老先生赞叹不已,"诗成,你写出了我们这些海洋工作者共同的心声"……当书稿送到出版社,编辑们评论这部书是一部全面探讨我国海洋经济建设的专著。作者着眼于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趋势,针对我国海洋开发的历史与现状,站在全球的战略高度,别具匠心地提出了以发展壮大我国海洋经济为目的的"建设’海上中国’之构想",并围绕这一构想,从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不同角度,从海洋一、二、三产业及科技、管理等诸多方面展开论述,系统地分析了实现这一构想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明晰的发展思路和相应的对策……具有较强的超前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对海洋经济发展决策和海洋经济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也是提高民族海洋意识、普及海洋知识难得的辅导教材。

情系沧海——记青年海洋学者 王诗成

1991年,主人公参加莱州湾海蜇管理

亲爱的读者,当我们分享主人公成功的喜悦时,是否看到了那个自幼立志造大船的他,已驾驶远航的巨轮,纵横于茫茫沧海之中……

白浪摇天,海路无垠。"海洋世纪"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着全世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与海"这一永恒的主题必将创造出最伟大的进步与文明,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让我们伴随着21世纪的钟声,走向海洋、走向蓝色的未来……

愿我国的海洋事业蓬勃发展!

愿"海上中国"早日建成!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www.toutiao.com/i7029960888337596931/?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timestamp=1636855379&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se_new_style=1&req_id=2021111410025901013113517226C87FFB&share_token=2aff627c-f5da-4934-9b53-bfa4df4e03d6&group_id=7029960888337596931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