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园区型自贸区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来源: 贺沛 PPP产业大讲堂   发布时间:2020-10-16 16:15:49 
一 、自贸区的类型和发展趋势

 自贸区的理论基础可以上溯到亚当·斯密,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各国商品存在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而这种差异来源于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他指出,由于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差异,各国在生产同种商品时会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因而形成各自绝对生产成本的差异,也就是各自绝对优势的不同。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该国在生产某种商品时存在绝对优势。


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以及其后提出的与生产要素禀赋说相背离现象的里昂惕夫之谜为发展主线。生产要素禀赋学说又被称为赫—俄模型,其主要内容是:不同商品的生产需要投入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因此,一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并出口,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各种要素的价格将会因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移动以及进一步发展或因其中一种遇到较小阻力而趋于均等化。


二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根据其成因可以分成两大群:第一群是为解释里昂惕夫之谜而产生的,被称为新要素贸易论;第二群是为解释新的国际贸易格局而产生的,可称之为国际贸易新理论。新要素贸易论认为,在考虑国际贸易中商品的比较优势时,人力技能、技术进展在国际贸易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对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发展与补充,所不同的是赋予了生产要素新的内涵,突破了原来的局限,这一理论群主要有人力资本论、人力技能论和技术差距论。


自由贸易理论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成为整个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甚至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理念和目标,对后世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理论和政策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贸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的关税领土中,取消成员之间关税和其他限制性政策的区域,可分为三个层次:货物自由贸易、服务自由贸易及资本开放、规则及标准统一制定,含自由贸易区(FTA)和自由贸易园区(FTZ)两种概念。全球范围内较大的自由贸易组织主要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盟(EU)和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等。


自贸区依据其规模、区位、功能和空间布局特征大致可分为园区型和城市型。园区型自贸区采用传统的自贸区空间组织形式,主要以出口加工、货贸、相关服务等功能为主,缺少生活配套服务,一般位于港口机场等交通口岸枢纽周边。


城市型自贸区是新兴自贸区形式,结合港口、机场所在城市片区设立,自贸区与城市功能相互融合。城市型自贸区通过更加开放和自由的自贸区形式来吸引聚集国际投资,促进城市甚至是区域的建设和发展,打造国际影响力城市。


广义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简称FTA)源于世界贸易组织(WTO)有关“自由贸易区”的规定,是指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单独关税区通过签署协定,在世界贸易组织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形成的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特定区域。目前,世界上已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FTA,还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是典型的FTA。


狭义自由贸易区,亦称为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园区(Free Trade Zone,简称FTZ)来源于世界海关组织的前身——海关合作理事会所解释的“自由区”。自由区是指缔约方境内的—部分,进入这一部分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费而言,通常视为在关境之外,并免于实施通常的海关监管措施。自由贸易园区可理解为是指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在货物监管、外汇管理、税收政策、企业设立等领域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政策的特定区域。


其特点是一个关境内的一小块区域,单个主权国家(地区)的行为,一般需要进行围网隔离,且对境外入区货物的关税实施免税或保税。目前在许多国家境内单独建立的自由港、自由贸易区都属于这种类型,如德国汉堡自由港、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等都是典型的FTZ。


自贸区依据其规模、区位、功能和空间布局特征大致可分为园区型和城市型。园区型自贸区采用传统的自贸区空间组织形式,主要以出口加工、货贸、相关服务等功能为主,缺少生活配套服务,一般位于港口机场等交通口岸枢纽周边。城市型自贸区是新兴自贸区形式,结合港口、机场所在城市片区设立,自贸区与城市功能相互融合。城市型自贸区通过更加开放和自由的自贸区形式来吸引聚集国际投资,促进城市甚至是区域的建设和发展,打造国际影响力城市。


从演进历程看,自贸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代,代际演化是一种整体性的制度变迁,表现在范围延伸、功能扩展、产业转型、政策调整等方面。


从范围延伸来看, 自贸区从港口、港口(海陆空港)与工业园区结合 、再向港城融合,并最终向区域一体化发展。自贸区的空间形态也从传统的园区型向城市型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没有明确物理监管界限。


从功能扩展来看,自贸区功能不断叠加,走向综合化和区域资源配置,应对国家、城市发展诉求。不仅有自贸区的主要服务功能,还配套有居住、休闲娱乐等城市服务功能。从产业转型来看,从最初的航运中转、向加工制造、再向服务商贸和科技创新等高端产业发展。


 第四代自贸区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自贸区表现出物理空间上分离但通过公共经营者或管理部口相连接的特征,发展成为集港口、临港产业和城市功能为一体的港城或者由多个港口组合形成的网络港口群。二是自贸区个体被FTA内的港际联盟取代,自贸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在全区域内享用,导致个体自贸区取消,如德国汉堡因欧盟经济高度一体化而失去自贸区定位。


欧洲市场自由化必然导致某些自贸区自身优势逐渐被削弱。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以“关税同盟”为特征的模式逐渐演变为“单一市场”。由于单一市场,加上世贸组织和多个双边贸易协定的影响,货物关税显著下降,自贸区豁免关税的优势逐渐弱化。




二、园区型自贸区的国际经验


自贸区依据其规模、区位、功能和空间布局特征大致可分为园区型和城市型。园区型自贸区采用传统的自贸区空间组织形式,主要以出口加工、货贸、相关服务等功能为主,缺少生活配套服务,一般位于港口机场等交通口岸枢纽周边。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属于自由贸易园区的概念。依据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解释,自由贸易园区指的是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实行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类似于世界海关组织的前身——海关合作理事会所解释的“自由区”。


自贸区或自贸园区的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的文件中有不同的表述,如对外贸易区、自由区、关税自由区、出口自由区、 自由出口区、出口贸易区、经济自由区等,但主要特征及内涵具备一致性,即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实行关税优惠和海关特殊监管的区域。


美国自贸区属于工贸结合型自贸区,通用区主要以仓储物流、进出口加工、贸易服务等功能为主,次区域则以企业为单位从事加工制造。主分区均以产业功能为主,依赖城市的居住和生活相关服务。


美国全境共有 260余个主区,500 余个分区,是目前国际上自由贸易发展领先的国家。美国自贸区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 30 年代,主要分布于港口、机场和高速通道覆盖全域,呈现出从沿海到内陆沿河、沿江扩散的状态,并有一定的带状或者圈层式的特点。美国自贸区功能各有侧重,东部沿海地区主要以仓储物流功能为主,如路易斯安那州,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马里兰州,佐治亚州的对外贸易区。墨西哥湾附近则主要以加工制造生产为主。


美国自贸区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创期、调适期、腾飞期,逐渐形成“通用区(主区)+次区域(分区)”的自贸区体系。 政府将对外贸易区作为“公共设施”广泛覆盖全域国土范围,并对企业放开了部分管理权限,于是诸多子区都是以企业为主导建设和管理的,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参与度,从而使美国国际贸易近年来迅猛发展。


美国的通用区由诸多单独的功能园区组成,如由口岸区,仓库区,工业区,商业园等。通用区由港务局直接管理或者园区管理部门分别管理。次区域依托各企业而建,沿快速通道散布在城市中,与城市相互融合。以单个企业作为对象和建设单位的方式,管理简洁直接,同时拓展迅速,仅需将企业直接纳入政策覆盖范围即可不需要其他设施建设。


主分区”共融发展模式打破以往区位为重的固有模式,让自贸区承载产业的空间范围从沿海(湖)、沿边和临空区域演变为沿海(湖、边)与内陆双联动,也为加速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路径。内贸与外贸并重,内贸为主,外贸为辅,这应当是对传统自贸区功能的一个创造性拓展。在自贸区内,美国通过吸纳外来投资,同时将自己本土的优势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大程度的与外来资本深度链接获取利润。而且,美国自贸区内生产的大部分产品还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市场进行销售,完全不同于他国自贸区生产的产品只能再次外销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仅丰富了美国本土产业的门类,同时也降低了本土制造业产品的成本,极大地提高了本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韩国自贸区是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不同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主要包括进口替代、出口增长、重化工业化、技术立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在这个过程中,韩国通过扩大国际贸易、引进国际直接投资(FDI),构建现代的产业体系,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自贸园区的发展也完成了从出口加工区到跨国自贸区(FTA)的蜕变过程。


韩国自由经济区一般依托海港、空港等国际化交通枢纽建设,注重航空产业以及陆海空联运的复合物流发展。如仁川自由经济区依托空港和海港建设航空产业基地和物流园区。韩国自由经济区更加强调以地区综合发展为主要目标,将国际贸易服务作为次要目标。希望通过集聚国际投资和吸引国际友人定居来促进自贸区所在城市和区域的发展,致力于打造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地区。


韩国自由经济区一般依托海港、空港等国际化交通枢纽建设,空间相对独立与母城脱离,功能综合,以“岛”的形式居多。且其规模较大,容纳承载力强,甚至可达五十万人中等城市的规模。海关监管方式相对更加自由开放,没有物理围栏,以监管企业和保税货物的方式进行管理。


2003年成立的仁川自由经济区,旨在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集国际贸易、金融、物流、商住和旅游于一体的东北亚经济中心。仁川自由经济区三个片区在产业定位上的错位规划,为实现仁川的整体发展提供差异化支撑。松岛片区总建设面积53.36k㎡,25.2万人 ,位于仁川西南,依托仁川港,是以金融、商务、IT业和生活服务业为主的高科技新城(尖端产业集群、跨国公司总部 )。


釜山镇海自由经济区总建设面积83.1平方公里,规模 24.5 万人,分为智士、鸣旨、新港湾、熊东、头洞 5 大片区。镇海自由经济区以建设国际物流商贸中心、高端产业中心、自然旅游休闲之城、知识之城为发展目标,重点推动口岸物流,以机械、船舶、航空、汽车制造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专业化服务业,休闲旅游和以教育卫生为主的国际化社会服务这五类产业的发展。


釜山镇海自由经济区以釜山新港为核心基地,通过建设港湾、物流园区、尖端产业园区、国际新城、外国教育和医疗机构等设施和提供多种税收优惠,吸引外商企业投资建厂,保障区域内广泛、自由的经济活动。釜山镇海自由经济区连续两年在韩国经济自由区业绩评估中蝉联首位。


永宗片区总建设面积52.6k㎡,29.4万人,位于仁川西部,是依托仁川国际机场(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二)的物流区和旅游观光区(机场自贸区、医疗城市)。青罗片区总建设面积17.8k㎡,9万人,位于仁川西北,是集休闲、教育、尖端产业和金融业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世界级休闲娱乐、外国人学校)。


迪拜自贸区是国家发展的引擎,属于“贸工结合,以贸为主”,围绕特色功能,实行“1+N”产城融合模式。目前迪拜有30多个自贸园区,其中以杰贝阿里(Jebel Ali)自贸区最为著名。该自贸区建于1985年,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是阿联酋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最大的自由贸易园区。


迪拜从一个普通渔港发展成中东乃至全球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杰贝阿里自贸区功不可没。其对迪拜GDP的贡献超过30%,区内企业数量达7000多家,包括上百家世界500强企业。迪拜自贸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贸易起家、石油经济、自贸区拓展新经济、自贸区体系四个阶段。


一个自贸区(杰贝阿里自贸区)结合N个特色产业城(迪拜金融城、迪拜互联网城、迪拜媒体城等)。杰贝阿里自贸区定位为工贸结合型自贸区,设有物理围栏(海关特殊监管区),专注于物流贸易供应链管理、加工制造再出口等相关的业务,主要实现贸易便利化的功能。而各个特色产业城则发挥人才、资本、技术集聚的作用,实现特色产业的高速发展。迪拜“1+N”模式,使得自贸区的物理边界弱化,通过以点带面,产生辐射效应,将生产制造与运输中转紧密结合,成功实现自贸区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形成自贸区与腹地经济之间的综合性功能网络。




三、世界园区型自贸区的启示与借鉴


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是第一大贸易国,国际游戏规则不管是投资还是贸易,我们都有一定的发言权,在这个角度,国际贸易规则的修改我们一起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中要有新的制度确立,我们也一起参与讨论、谈判,所以我们不仅仅是适应现行的国际贸易规则,而且开始进入、介入国际贸易规则的修订和制定,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两件事:一是WTO贸易规则的改革,我们现在既是WTO全面的支持者,也是WTO改革的重要推进者;二是FTA(双边或者地区间自由贸易协定)新的贸易规则讨论谈判当中,我们既是双边贸易谈判的推动者、积极参与者,也同样为了中国人的利益,为了国际贸易规则公平合理,进行各个贸易规则的讨论、谈判。“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涉及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方面的游戏规则导向制定,中国起主导作用。


中国对外开放,过去几十年开放度已经很高了,但是新的高度、深度、广度在哪?就是在金融业开放、服务贸易开放、公共服务开放、数字经济开放,这些领域如果跟国际接轨一体化了,那么中国开放的高度、深度、广度就到位了。这一历史任务交落到了自贸区肩上。


目前,中国的自贸区目前已经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从沿海到内陆推广复制,数量已增至21个,将来也还会设立更多的自贸区,国内自贸区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因此应多多借鉴美国主分区制度和迪拜自贸区的建设思路,充分评估和回应腹地的需求,并采取差异化的建设战略,避免同质化的恶性竞争。比如对于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建设而言,其拥有长三角以及内陆地区广大腹地,如何利用上海自贸区推动长三角的产业转型升级?未来可以临港新片区为主区,长三角腹地设置分区,构建沿海与内陆双联动、以点带面、星罗棋布的灵活空间格局。


自贸区建设发展能够在扩大开放、吸引高端要素、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带来利好。特别是通过有效提高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水平,自贸区将形成高附加值产业的集聚平台,有力促进高端制造业如新能源、通讯设备、化学药品制剂、电子器件制造以及高附加值服务业如航运、旅游、物流仓储、特色金融、高端研发、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自贸区,尤其是园区型自贸区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与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结合在一起联动发展,具有承接高附加值国际产业转移、联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更好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高效功能。这主要体现为,


一是以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先进要素聚集。自贸区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完善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创新服务方式等,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高新技术聚集。


二是延长国际产业链。通过与国际市场对接,加快本地产业链条延伸,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空间。


三是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为本土企业提供贸易便利,极大促进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化不断拓展,自贸区为了提升竞争力,逐渐探索发展高精尖产业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重视创新型要素的注入和创新产业布局。特别是国际航空港地区,由于具备高附加值货物快速运输功能,因此在其周边,依托航空自贸区,建立了高技术企业的创新中心区域以及高科技园区。


在这种创新要素注入的趋势下,自贸区的产业结构逐渐由制造、贸易主导,向知识经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依靠关税优惠吸引贸易时代已过去,自贸区应该考虑如何重新定位,积极创新改革,从服务效率、物流条件等其他方面打造港口竞争力优势。在世界一流航空基础设施和成熟的港口网络的支持下,迪拜被视为通往非洲、欧洲市场的绝佳中转点。迪拜自贸区具备信息港功能,成为综合运筹国际贸易和物流信息的资源配置中心。全球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等生产要素可以通过自贸区快速流通,从港口服务的被动提供者转型为国际贸易生产要素配置的组织者、参与者。


全球大部分自贸区依托港口(海陆空港)建设,在产业体系中,物流仓储始终成为重要主线。自贸区通过强化物流仓储功能的能级,在区域内集聚大量物流相关产业,形成相关产业链体系。这一特点,主要源于自贸区对于港口要素流通枢纽功能的充分利用与着力升级。故对于我国的自贸区来说,应当重视交通以及交通服务的优化提升,一方面应合理布局,加强海陆空港等运输能力以及延伸交通服务产业链;另一方面应加强合作,实现海陆空港多式联运。


除了上面提及的税收、法制、开放外,自贸区的管理架构也很重要。从管理架构上来看,目前,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美国纽约港自由贸易区、荷兰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贸易区等管理机构权威性非常强。经过多年的竞争发展,各国自由贸易区的管理体制已逐渐趋向规范化。


一个成功的自由贸易区,一般具有高权威、 高效率、 高灵活性和着眼于长远利益的管理机构,其职能是与相关管理部门密切合作,规划、 管理、 协调区内经济和社会活动。以迪拜自贸区为例,政府让渡部分行政权力,以政府信誉做保障,同时企业化运作,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是迪拜自贸区最大的特点之一。


迪拜、新加坡、美国等自贸区布局发展过程中,在保证自贸区工贸、物流等主体功能的基础上,设立承载不同产业功能的主-副产业分区,乃至多个产业分区的综合布局,有效拓展自贸区产业承载空间,从港口(海陆空港)走向内陆,形成自贸区区域产业互动体系,这已成为自贸区充分发挥产业多样带动作用的重要手段。


在美国,对于有大量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来说,美国自贸区除了税务方面的优惠外,还可以降低其通过海关所需要的时间、文件手续和相应的费用。因为美国政府来说,自贸区的建立对经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对于创建自贸区的审批,美国政府相关部门往往非常合作,并且效率很高。


韩国知名度较高的仁川自贸区也是如此,例如进驻园区的外资企业根据不同行业和投资规模,在今后5年至15年内,可享受减免税收、土地使用费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货运航空公司入驻或拓展新货运航线;不断完善机场物流配套设施,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同时,发达的信息平台也极大提高了清关效率。


韩国自由经济区致力于通过打造一流的环境来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因此,除了基本的物流口岸、出口加工等功能以外,其更加强调高端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文化旅游、品质住宅生活服务等功能。并且从产业环境、贸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等各个方面入手,全方位整体打造一流的国际化环境。


对比香港和新加坡的发展,香港缺乏实体产业的支撑,而新加坡始终没有放弃制造业。对于我国而言,自贸区应该更加注重产业基础的发展,特别是高端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我国各自贸区都具有着明确的腹地指向,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将为自贸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我国自贸区主要是以实体产业为基础,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为带动,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反过来促进贸易发展。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Ud7XvRctQ6PZ4t7ZjqKT9Q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