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海水鱼养殖的引领者

来源:罗博飞海洋 水下机器人   发布时间:2020-08-25 11:03:35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又称多宝鱼(音译自英文名Turbot),属于底栖海水比目鱼类,原产于欧洲,其自然分布于大西洋东北部,北起冰岛,南至摩洛哥附近的欧洲沿海,是欧洲著名的海水养殖良种和国际市场公认的高价值食用鱼类之一。


1992 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引进我国,使工厂化养鱼迅速掀起高潮,发展成为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产业化浪潮中的引领者。



微信图片_20200825110030.png



大菱鲆适应低水温生活,喜集群摄食,饵料转化率高,性格温顺,易驯化,适合集约化养殖,其优良的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难得的养殖优良品种。大菱鲆肌肉丰厚白嫩,骨刺少,内脏团小,出肉率高,鳍边和皮下含有丰富的胶质,口感良好,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


2019年产量8万吨,年产值逾40亿元,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北方沿海已形成了以大菱鲆为主导品种的鲆鲽类工厂化养殖产业,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菱鲆生产国和消费国。




一、大菱鲆的形态与生物学特征


形态特征


大菱鲆两眼位于头部左侧,身体呈扁平状,外形呈菱形又近似圆形。有眼侧(背面)体色较深,呈棕褐色,具咖啡色和黑色点状色素,相间排列组成的花纹清晰可见,会随环境或生理状况的变化而变更底色的深浅。背部有少量角质鳞分布,触摸时略感粗糙。

无眼侧(腹面)光滑无鳞,呈白色。口大,吻短,口裂前上位,斜裂较大。上下颌对称,较发达,上颌骨较短,下颌骨稍长并向前伸。头长为颌长的2.0~2.3倍。颌齿细而弯曲,呈带状排列,左右侧同样发达,无犬齿,犁骨具齿。背、臀、尾鳍均很发达,并有软鳍膜相连,大部分鳍条末端分支。腹鳍小而不与臀鳍相连,鳍条软而弯曲,无眼侧的第1鳍条与有眼侧第2或第3鳍条相对应。胸鳍不发达,有眼侧微长,中部的鳍条分支。背鳍式57—71;臀鳍式43—52;尾鳍式20—22;胸鳍式8—10。

微信图片_20200825110035.jpg


大菱鲆整个鳍边和皮下含有丰富的胶质,尤其腹鳍基部特别丰富,口感细软清香,具有特殊风味。其全身除中轴骨外无小刺。身体中部肉厚,内脏团小,出肉率高。体长与体高之比为1:0.9;全长与全高之比为1:0.82。
大菱鲆生长速度快,个体较大,自然群体中最大的超过1.0m,重量达40kg,通常个体为0.4~0.5m,5~6kg。



生活习性

适应低水温生活和生长是大菱鲆的突出特点之一。它能短期耐受0~30℃的极端水温。1龄鱼的生活水温为3~23℃,2龄以上对高温的适应性有逐年下降之势,长期处于23℃以上的水温条件下将影响成活率,但对于低温水体(0~3℃),只要管理适宜,并不会构成生命威胁。实践证明:3~4℃仍可正常生活,10~15cm的大规格鱼种,在5℃的水温条件下仍可保持较积极的摄食状态。

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要求水质清洁,透明度大;pH7.6~8.2;对光照的要求不高,60~600 lx即可;能耐低氧(3~4mg/L);适盐性较大,范围在12~40之间。大菱鲆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较强;喜集群生活;互相多层挤压一起,除头部外,重叠面积超过60%,对其生长、生活无妨。大菱鲆喜集群摄食,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都很高,适于集约化养殖,所以是适应北方沿海工厂化养殖的一种理想良种。





摄食习性


大菱鲆在自然界营底栖生活,鱼苗转入底栖生活后,主要摄食低等生物区系中的小型甲壳类。从第一年年底开始,大菱鲆鱼种相对大量摄食鱼类和褐虾。成鱼仅摄食硬骨鱼类和头足类(软体动物)。


人工育苗期采用的饵料系列为“轮虫—卤虫幼体—微颗粒配合饲料”。大菱鲆从幼鱼开始到整个养成期,极易接受配合饲料,人工撒投的颗粒配合饲料一接触水面,鱼群便会立即跃起取食,而且连续多次,直至饱食为止。大菱鲆对饲料的转化率很高,饲料系数达1.2:1,甚至高达1:1。大菱鲆的性格温顺,牙齿不如牙鲆锋利,几乎没有“争斗”和“蚕食”现象。





繁殖习性



大菱鲆属于一年一个繁殖周期,在同一繁殖周期内可以分批产卵。产卵量与雌鱼个体大小密切相关,平均每公斤体重可产卵100万粒。野生雌性大菱鲆3龄性成熟,体重2~3 kg,体长40cm左右;雄鱼2龄性成熟,体重1~2 kg,体长30~35 cm。自然繁殖季节5~8月份。养殖亲鱼性成熟年龄一般可以提早一年。



微信图片_20200825110042.jpg



大菱鲆亲鱼对光照和温度很敏感,可以利用光、温调控方法,诱导和控制亲鱼在年周期内的任何一个月份产卵。大菱鲆亲鱼在人工条件下一般不能自行排卵受精,繁殖盛期偶有成熟卵自行排出体外,但绝大多数为未受精卵,所以至今人工繁殖培育鱼苗仍依赖于人工采卵受精。








二、大菱鲆的养殖模式


国内外大菱鲆养殖模式分为:室外开放式流水养殖海面网箱养殖室内开放式流水养殖室内封闭式循环流水养殖四种。


初期大菱鲆主要采用三种养殖模式养鱼,一是采用过滤自然海水,冬季升温,夏季降温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能耗大。第二种方式是利用深井海水养殖大菱鲆,整个养殖主要使用深井海水,夏季抽取自然海水,用井水调高温,使全年的养殖水温保持在11.3-20℃,养殖13个月体重可达1000g左右,养殖17个月体重可达2000g。深井海水具有调温,防止污染,保持优良水质,节约能源等作用。第三模式为采用网箱养殖,主要在我国福建沿海,在秋末冬初,海水温度在20℃左右,将全长10cm左右、体重30g左右的大菱鲆,进行网箱养殖,亦带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海水网箱养殖是一种很好的流水养殖方式,水中溶解氧高,病害少,网箱养殖试验可以为大菱鲆养殖提供另一条途径,并通过网箱养殖,开辟了“南北接力”、“海陆接力”的养殖格局。


微信图片_20200825110046.jpg


循环水养殖是水产养殖诸多模式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种,与流水养殖模式相比,可节水90%以上,节地高达99%,而且通过污水处理还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型生产,代表了未来海水鱼类养殖的发展方向。从21世纪初开始,在科技部、农业部等国家部委、地方主管部门和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的连续资助下,我国以大菱鲆为代表的海水鱼类循环水养殖,在工艺流程、键设备、及水质在线检测与报警关键技术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先后在山东、天津、河北、和辽宁等省市,构建了多套大菱鲆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效果良好。


微信图片_20200825110047.jpg






三、大菱鲆新品种培育



目前, 利用大规模家系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培育出的快速生长品系、高成活率品系和耐高温新品系, 并通过对快速生长品系和高成活率品系进行系间杂交制种,培育出大菱鲆新品种“多宝1号”, 2014 年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农业部第2242号公告, 品种登记号:GS-02-001-2014)。该品种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的优点, 适宜在我国沿海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或地下井水水体中养殖。



微信图片_20200825110049.jpg

大菱鲆新品种“多宝1号”


黄海水产研究所在对大菱鲆进行品系间制种的同时, 还开展了大菱鲆群体间杂交育种研究,选取法国、智利、英国、丹麦和西班牙等国家的大菱鲆亲鱼,通过种内系列杂交实验(丹麦♀×法国♂)选育出生长速度快、出苗率和养殖存活率高的大菱鲆新品种“丹法鲆”(农业部第1563 号公告, 品种登记号: GS-02-001-2010)。“丹法鲆”苗种培育阶段的出苗率平均达到30%以上,高于国内现有品种的生产水平,白化率低于4%;相同条件下测试对比,收获体重比对照组平均提高24%以上,养殖存活率平均提高18%以上。



微信图片_20200825110051.jpg

大菱鲆新品种“丹法鲆”







四、大菱鲆的营养价值


大菱鲆的肌肉丰厚白嫩、骨刺少、内脏团小、出肉率高,鱼肉煮熟后不老,口感爽滑清香,营养组成丰富全面,配比合理,蛋白质含量高,鱼肉中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既齐全又平衡良好,其中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很高,对儿童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尤其是鳍边和皮下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具有很好的滋润皮肤和美容作用,经常食用可以滋补强身,在延缓衰老、心脑保健、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海洋鱼类食品。



微信图片_20200825110052.jpg

清蒸多宝鱼


大菱鲆肌肉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组成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UFA)为主,占脂肪酸总量的64.2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也达到22%,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大菱鲆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生物流动态活性、抗肿瘤、消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尤其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据分析,大菱鲆的脑、眼和肌肉中DHA和EPA(脑黄金)含量也很高,不仅有利于降低血浆中的三酸甘油脂、LDL胆固醇的水平,而且有助于血液抗凝和消除乳糜状残留微粒在血管壁上的堆积,对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硬化、延缓衰老、润肤、消炎和抗癌等均有良好作用。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B、C、D、E等多种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锰、铜、锌等多种矿物元素及粘多糖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成分。这些营养物质的含量均高于畜禽和淡水鱼类,而且易被人体所吸收,所以是理想的营养、保健和美容食品。


微信图片_20200825110053.png

多宝鱼片








五、烟台综合试验站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为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公司建有国家级水产良种场,是全国多所水产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基地。良种场是2000年农业部批复挂牌的国家级水产良种场,拥有10000平米的育苗水体,30000平米的陆基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车间。现保有大菱鲆、牙鲆等鲆鲽类亲本种群8000尾、黑鲷、许氏平鲉、绿鳍马面鲀等游泳性海水鱼类亲本10000余尾,年生产海水鱼类苗种1500万尾。


微信图片_20200825110055.jpg



良种场坚持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是雷霁霖院士所创建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成模式”最早的实践单位之一,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菱鲆的引进和苗种生产技术的研究”成果的第二完成单位。


微信图片_20200825110057.jpg



良种场坚持开展良种保存及选育工作,仅大菱鲆就建立了来自英国、法国、丹麦和挪威4个不同地理种群的亲本,有效降低近交带来的种质退化。2014年选育的大菱鲆新品种“多宝1号”通过审批,比普通大菱鲆平均体重和成活率分别提高36%和25%,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稳定性达到90.0%以上。公司注册了“蓬莱阁”商标,2015年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微信图片_20200825110058.jpg



2019年响应农业农村部推进以大菱鲆为先导示范养殖品种的“无抗”养殖模式建立,开展了大菱鲆弧菌病和爱德华氏菌疫苗联合免疫接种应用技术开发和生产应用示范,联合免疫接种大菱鲆5万尾,联合接种免疫后,病害发生率降至5%以下,基本实现了大菱鲆养成期“无抗”养殖,为今后全面建立以疫苗为核心的“无抗”健康养殖新模式提供了示范样本。推广示范免疫大菱鲆苗种20万尾。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C8thmEhE1VMCY7S5ZykT3Q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