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海洋大事件

来源:海洋网   发布时间:2020-07-06 09:55:19 

  本周,国务院调整海南自贸区5部现行法规 自驾游进境游艇实行免担保政策;自然资源部相继发布《海啸术语》《海域价格评估技术规范》等20项行业标准;全球最大海洋新能源勘探平台在青岛交付;中国首个港口作业气象预警地方标准即将发布;国内首座移动浮岛示范工程正式启动; “探索二号”船三亚正式入列……一周过去了,海洋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海洋网《一周海洋大事件》栏目和您一起梳理、回顾。


新闻目录


 国内新闻 


◆ 国务院调整海南自贸区5部现行法规 自驾游进境游艇实行免担保政策

◆ 

由国内首座移动浮岛示范工程正式启动

◆ 两部门:鼓励退役军人依法取得船员职业资格

◆ 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重大调整

◆ 湛江湾第一条海底盾构隧道开建,广湛高铁迎来全线开工

◆ 中国首个港口作业气象预警地方标准即将发布

◆ 广东将迎来“台风季” 海上陆上防风双管齐下

◆ 总投资157.65亿!青岛第二海底隧道工程启动招标

◆ 自然资源部相继发布《海啸术语》《海域价格评估技术规范》等20项行业标准

◆ 浙江台州:走私1.5吨冰毒 特大海上走私毒品案宣判

◆ 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正式进洞施工


 国际新闻 


◆ 日本7月1日起对塑料购物袋收费

◆ 最新研究显示 南极极地30年间增温1.8摄氏


 海洋经济 


◆ 青岛市成立海洋生物产业联盟


 海洋科技 


◆  “探索二号”船三亚正式入列 中国深海科考再添利器

◆ 我国海洋卫星AIS拓展全球海洋应用服务

◆ 中国启动“芯”计划:将进行海洋防污涂料核心技术国产替代

◆ 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 多个涉海项目获奖 

◆ 我国科学家完整刻画出全球“气候心脏”三维热盐结构

◆ 中科院南美实验室研究揭示南大西洋异常区电离层特性

◆ “透明海洋”计划: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实时观测系统一期构建完成

◆ 厦大“嘉庚号”科考船 奔赴太平洋 开启国家基金重大项目科考航次


 船舶海工 


◆ 国内首艘500千伏海底电缆综合运维船顺利下水

◆ 中船集团沪东中华又拿下3艘17.4万方LNG船订单

◆ 中集来福士80亿元CNG船订单再遭延期

◆ 2020年5月中国造船业预警指数进一步下滑

◆ 中国船舶档案中心在中国船级社总部正式挂牌运营


 海洋运输 


◆ 深圳至广州首条“水上巴士”开通,水上航线连通五城 

◆ 交通运输部印发实施意见 推进粤港澳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

◆ 全国最大冷链母港——广州南沙国际冷链项目封顶

◆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二季度新冠疫情影响减弱 集装箱海运有望率先复苏

◆ 两部门:阶段性港口降费政策延续至年底

◆ BDI指数暴涨400%!散货船市场快速回暖

◆ 湄洲湾口船舶定线出炉 7月1日起泉州有了海上“斑马线”

◆ 6月份日照船载危险货物运输量创3年单月最高

◆ 河北港口集团与山东省港口集团签署《世界一流港口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海洋能源 


◆ 全球最大海洋新能源勘探平台在青岛交付

◆ 上海海洋石油水下机器人作业首捷

◆ 中海油在南海东部获得惠州26-6重大发现

◆ 全国首个海上风电场项目在青岛启动

◆ 我国首台500千瓦波浪能发电装置“舟山号”交付


 海洋渔业 


◆ 南海所对野生黄鳍金枪鱼幼鱼的驯养研究取得新进展

◆ 大型海洋牧场“耕海1号”落脚山东烟台海域

◆ 2019年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评价结果公示

◆ 粤桂琼签订海洋渔业执法协作机制协议

◆ 我国首次公海自主休渔7月1日起实施

◆ 中交海建中标“宁德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总包项目

◆ 农业农村部就《休闲渔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 福建扩大海上渔排保险试点区域


 军事新闻 


◆ 西沙群岛海域将进行为期五天军事训练,海事局发航行警告

◆ 美军濒海战斗舰在南海抵近中国科考船,我军护卫舰在美舰后方现身


 海洋文化 


◆《中国远洋海运发展史》正式出版发行

◆ 海洋浮标进驻国家海洋博物馆

◆ 纪录片《希望之港》开机 展示智慧港口中国样本

◆ 《邮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邮展在沪开幕


 海洋教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2019年度SCI最新影响因子创历史新高

◆ 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权威发布

◆ 中国远洋海运大学在青岛揭牌


 海洋环保 


◆ 深圳召开海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立法听证会

◆ 三亚有潜水教练被指捕捞疑似保护动物 当地展开调查

◆ 山东明确8种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免予处罚


 海洋旅游 


◆ 深圳盐田25家企业合力推动海洋体育发展,将形成全域+全季旅游格局

◆ 威海多个海水浴场开放 国际海水浴场新增淋浴设施



国内新闻

◆ 国务院调整海南自贸区5部现行法规 自驾游进境游艇实行免担保政策

 
微信图片_20200706094529.jpg

6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通知》。据了解,《通知》调整实施5部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包括对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自驾游进境游艇实行免担保政策。【详细】


◆ 国内首座移动浮岛示范工程正式启动


微信图片_20200706095220.jpg


6月28日,中国首座绿色功能型移动浮岛示范工程总体动工仪式在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斯比珠海建造园区正式启动。该工程是2019年广东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海洋经济发展项目库中的重点项目。工程总投资约5000万元,将于2021年上半年建成交付。

 

 两部门:鼓励退役军人依法取得船员职业资格


6月29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和退役军人事务部就业创业司在京签署《加强高素质船员培养 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通过加强合作,鼓励退役军人依法取得船员职业资格,便利其参加航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共同为发展壮大船员队伍、促进退役军人就业提供必要的支持。


◆ 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重大调整

 

6月3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和《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通知规定,对注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详细】

 

◆ 湛江湾第一条海底盾构隧道开建,广湛高铁迎来全线开工

 

6月30日上午,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动员会在湛江市坡头区湛江湾海底隧道始发井位置举行。作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高速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湛高铁是广东省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高铁项目。广湛高铁正线全长约401千米,线路起于广州火车站,途经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等市,终至湛江北站,西连湛江枢纽,设计行车时速350千米,项目建设工期5年,投资总金额估算998亿元。【详细】

 

◆ 中国首个港口作业气象预警地方标准即将发布

 

日前,甬舟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港口作业气象预警等级及图标》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进入公示环节,在经过30天的公示后,将在甬舟区域内正式实施。据介绍,这是中国首个针对港口作业的专业气象预警标准,能够指导气象部门为海事部门、港口用户提供更加科学、更加专业的气象服务,对海事、港口利用气象服务保障港口安全、提升港口作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 广东将迎来“台风季” 海上陆上防风双管齐下

 

今年来,广东累计面对13轮强降雨和1个台风登陆的挑战。接下来进入后汛期,广东将迎来“台风季”。6月3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应急管理厅介绍今年以来广东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情况。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后汛期,省应急管理厅将始终坚持以防为主,强化监测预报预警,从海上防风、陆上防风两个方面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同时做好台风带来强降雨及其次生灾害的防范工作。


◆ 总投资157.65亿!青岛第二海底隧道工程启动招标


6月30日,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特许经营招标正式启动,经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特许经营项目的实施机构,负责本项目的准备、社会投资人(特许经营者)招标、合同签署等工作。根据《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项目特许经营实施方案》,该项目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由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详细】


◆ 自然资源部相继发布《海啸术语》《海域价格评估技术规范》等20项行业标准

  

日前,自然资源部相继发布公告,《海啸术语》等8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和《海域价格评估技术规范》等12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已通过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现予批准、发布,并分别自2020年9月1日起和2020年10月1日起实施。【详细】


◆ 浙江台州:走私1.5吨冰毒 特大海上走私毒品案宣判


经过历时两年的追捕、审查、起诉,近日,浙江海警局侦办的“6.01特大海上走私毒品案”,在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这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海上走私毒品案成功告破,1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受到法律的制裁。


◆ 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正式进洞施工


7月1日上午,随着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进口段洞口最后一根管棚注浆的完成,国内首座设计标准为350公里时速、跨海大直径盾构的高铁海底隧道正式进洞施工,这也标志着目矿山段隧道施工全面步入正轨。


国际新闻

◆ 日本7月1日起对塑料购物袋收费


日本零售业从7月1日起对塑料购物袋收费,收费标准由各商家在有关法规基础上自行制定。修订后的日本《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规定,从7月1日起全国零售行业等要有偿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袋,但是纸袋、布袋、不带提手的塑料袋等不在收费范围内。此外,对厚度达到50微米的塑料袋以及100%采用在海洋中可降解塑料制作的塑料袋等也不收费。


◆ 最新研究显示 南极极地30年间增温1.8摄氏度


近日,《自然·气候变化》杂志的一篇报告显示,过去30年间,南极极地变暖程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多。这项研究由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主导。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气象站数据、气候模型等发现,在1989年至2018年的这30年间,南极极地的温度上升了1.8摄氏度;而全球平均温度则上升了0.5到0.6摄氏度。这意味着,南极极地的变暖程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多。


海洋经济

◆ 青岛市成立海洋生物产业联盟


7月1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组织举办青岛市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企业、百洋医药集团双向对接会。会上,企业负责人重点介绍了各自企业的经营方向、主要产品、创新优势以及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与百洋医药集团就开展合作的方向和切入点进行了细致深入探讨,10家企业均与百洋医药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决定组建“青岛市海洋生物产业联盟”,推动全市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强势突破。【详细】


海洋科技

◆  “探索二号”船三亚正式入列 中国深海科考再添利器

微信图片_20200706095223.jpg

 

6月28日,我国首艘全数配备国产化科考作业设备的载人潜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号”船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为崖州湾科技城深海产业发展再添利器。该船除支持深远海常规科考作业,还可搭载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和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详细】

 

 我国海洋卫星AIS拓展全球海洋应用服务

 

据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消息,我国自主发射的海洋一号C卫星和海洋二号B卫星均搭载了AIS设备,星载AIS运行在800km高度的卫星轨道上,由此可以带来约7243km的接收刈幅宽度,每天可以覆盖全球2次。通过多星组网,海洋卫星AIS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大洋区域船舶信息每天4次的观测,可以接收全球范围内的船只位置和航行信息,实现全球范围船舶信息监控,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大范围、卫星探测合法性等优点。

  

◆ 中国启动“芯”计划正式启动 将进行海洋防污涂料核心技术国产替代

 

记者6月29日获悉,海洋防污“芯”计划日前已正式启动,该计划是将我国海洋防污涂料产品中核心技术进行国产替代计划。该计划由海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起,香港科技大学EP计划、海洋化工研究院、海巍新材料、香港内地经贸协会创新及科技委员会、Young Sustainable Impact China等单位支持。


◆ 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 多个涉海项目获奖 


2020年7月2日下午,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举行。会上,宣读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万书波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授予29项成果山东省自然科学奖、13项成果山东省技术发明奖、199项成果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皮特·谭伯格教授等3名外籍专家山东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多个涉海项目获奖。


◆ 我国科学家完整刻画出全球“气候心脏”三维热盐结构


7月2日,在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员团队的成果项目“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热盐结构与变异的关键过程和气候效应”获得了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该项目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全球格点化海洋温盐资料集,被国际同行广泛应用。并引领着对暖池的科学认识由“准二维”向三维的发展,初步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跑地位。【详细】


◆ 中科院南美实验室研究揭示南大西洋异常区电离层特性

  

记者7月2日从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设在该中心的中科院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中巴空间天气联合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南大西洋异常区电离层特性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果,首次利用中科院南美实验室巴西圣玛利亚台站和中国子午工程武汉台站数字测高仪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揭示出南大西洋异常区电离层特性。【详细】


◆ “透明海洋”计划: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实时观测系统一期构建完成


近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共同承担的西北太平洋综合科考航次传来最新进展,在成功布放最后一套实时潜标系统后,该航次在黑潮延伸体海区的科考任务顺利结束。至此,经过五年建设,我国在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实时定点观测系统一期已构建完成。该系统代表着全球中纬度大洋西边界流实时观测系统的国际前沿水平,实现了“两洋一海”关键海区深海实时观测能力全面跨越,也标志着“透明海洋”计划深入稳步推进。


 厦大“嘉庚号”科考船 奔赴太平洋 开启国家基金重大项目科考航次


7月3日上午,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启航前往西北太平洋,开始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首次出境科考,这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荒漠”重大项目的第一个科考航次。为期50天,航程约6700海里,目标海区是西北太平洋的海洋荒漠区。

船舶海工

◆ 国内首艘500千伏海底电缆综合运维船顺利下水


微信图片_20200706095224.jpg


6月30日,国内首艘自主建造的海底电缆综合运维船在广西梧州顺利下水。该船同时具备开展500千伏海底电缆运维高速巡查与海缆本体综合检测功能。该船由南方电网公司全程参与设计建造,预计今年10月底交付使用,届时海南跨海联网工程电缆巡查和运维将添“利剑”。

 

◆ 中船集团沪东中华又拿下3艘17.4万方LNG船订单

 

6月30日,中船集团沪东中华公司却在上海逆势拿下3艘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的建造合同,总价值达到39亿元人民币。这3艘全球技术领先的LNG船将由沪东中华建造,由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上海LNG公司负责项目船的运营,未来将用于为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的LNG购销协议提供运输保障,进一步扩充中国LNG自有运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 中集来福士80亿元CNG船订单再遭延期


6月30日,澳大利亚压缩天然气(CNG)公司Global Energy Ventures(GEV)发布公告称,推迟中集来福士4+4艘压缩天然气船(CNG船)建造意向书,生效时间延长6个月至2020年12月31日。据悉如果备选订单全部确认生效,这8艘CNG船总价值最多将达1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09亿元)。


◆ 2020年5月中国造船业预警指数进一步下滑

 

5月,欧美船东持续沉寂,亚太船东仅释放少量刚需订单,在缺乏大单支撑的背景下,全球新造船市场仍一片萧瑟,仅成交新船订单32艘、243万载重吨,同比减少62%,环比减少55%。1-5月,全球造船市场累计成交新船订单269艘、1597万载重吨,同比减幅48%。


◆ 中国船舶档案中心在中国船级社总部正式挂牌运营


中国船级社消息,中国船舶档案中心于2020年7月1日在中国船级社(CCS)总部正式挂牌运营。中国船舶档案中心系经交通运输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由中国船级社(CCS)建设并独立运营的公益性船舶档案信息服务机构。旨在协助全球造船、航运界履行2016年7月1日生效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第II-1/3-10条关于目标型船舶建造标准(GBS)的强制性要求。


海洋运输

 深圳至广州首条“水上巴士”开通,水上航线连通五城

 

微信图片_20200706095225.jpg



6月28日,深圳机场码头往返广州南沙客运港水上客运航线正式开通,深圳机场码头水上客运航线由此增加至5条,可通达大湾区内香港、澳门、广州、珠海、中山5座城市。该航线的开通,不仅实现了深圳与广州这两座大湾区核心城市间水上客运交通零的突破,同时连接起深圳大空港地区与广州南沙自贸区,有助于深圳机场进一步发挥“空海联运”优势,提升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辐射集聚能力,为大湾区各城市间互联互通提供便利。【详细】

 

 交通运输部印发实施意见 推进粤港澳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推进粤港澳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能船舶和智慧海事建设。


 全国最大冷链母港——广州南沙国际冷链项目封顶

 

6月28日,随着混凝土注入方形槽中,广州南沙国际冷链项目正式封顶。作为广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重要依托,广州港股份规划投资35亿元,全力建设仓容46万吨的全国最大临港冷链仓库群及综合性冷链物流分拨基地——广州南沙国际冷链项目,将深度辐射华南、珠三角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以南沙国际物流中心为“冷链母港”的全链条冷链物流格局。


◆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二季度新冠疫情影响减弱 集装箱海运有望率先复苏


6月30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89.37点,小幅提升至相对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为64.79点,较上季度上涨25.73点,进入较为不景气区间,虽然中国航运业仍处景气分界线以下,但新冠病毒疫情对中国航运业影响已经大幅减弱。


◆ 两部门:阶段性港口降费政策延续至年底


近日,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延续阶段性降低港口收费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今年3月出台的阶段性降低部分港口收费政策延续至今年12月31日,内容涵盖对实行政府定价的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两项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降低20%标准。


◆ BDI指数暴涨400%!散货船市场快速回暖

  

中国经济快速回暖,中国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迅速增加带动中大型散货船日租金大涨,让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自6月以来一路狂飙,过去一个月从低位反弹近4倍,创下近7个月来新高。


◆ 湄洲湾口船舶定线出炉 7月1日起泉州有了海上“斑马线”


记者从泉州海事局了解到,经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准,湄洲湾口船舶定线制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定线制系全国沿海七个重要支航路船舶定线制之一。正式实施后,湄洲湾口水域的通航秩序将得到升级优化,由现在的“国道”升级为“高速道”,也将进一步提高航路通航效率,降低船舶碰撞危险,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 6月份日照船载危险货物运输量创3年单月最高


7月1日,记者从日照海事局了解到,6月份,进出日照市危险货物船舶604艘,同比增长18.7%、环比增长47.7%;船载危险货物吞吐量达1365.5万吨,同比增长38.8%、环比增长48%;6月份日照市船载危险货物吞吐量和进出港危险货物船舶数量均创近3年单月新高。


◆ 河北港口集团与山东省港口集团签署《世界一流港口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1日,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在青岛正式签署《世界一流港口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优势互补、互动发展,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合力推进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发挥港口力量,为助力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重要支撑。【详细】


海洋能源

 全球最大海洋新能源勘探平台在青岛交付

 

日前,中国电建集团所属华东院自建的国内首座55米水深海上自升式勘探试验平台在青岛交付。该平台是国内目前作业水深最深的自升式勘探试验平台,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海上风电55米水深海域的精准地质勘察和科学试验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 上海海洋石油水下机器人作业首捷

 

6月26日,中国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上海船舶分公司海洋石油工程勘探313轮赶在恶劣海况来临前,通过优化作业流程、改进技术方案,比原计划提前7天完成长达220公里的海底管线巡检任务,标志着新型水下机器人(ROV)作业今年首战告捷。

 

◆ 中海油在南海东部获得惠州26-6重大发现


微信图片_20200706095228.jpg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6月29日宣布在南海东部海域获得惠州26-6重大发现,有望成为珠江口盆地浅水区首个大中型凝析油气田。惠州26-6含油气构造的勘探成功是公司首次在南海东部海域古潜山新领域勘探获商业高产油气流,标志着公司在珠江口盆地古近系和古潜山复式油气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展示出该领域巨大的勘探前景。【详细】


◆ 全国首个海上风电场项目在青岛启动

6月29日下午,青岛蓝谷召开重点在谈项目调度会。据悉,作为全国首个海上风电场项目,青岛深远海200万千瓦海上风电融合示范风场项目取得新进展。据了解,该项目可拉动风电场与海洋牧场一体化融合产业、风电制氢、风能海水淡化和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合计投资500亿元以上。以一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3000度计算,该项目所产生的风电可满足2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

 我国首台500千瓦波浪能发电装置“舟山号”交付


自然资源部支持的“南海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首台500千瓦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舟山号”6月30日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据介绍,为解决海洋开发供电难题,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然资源部设立海洋可再生能源项目“南海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工程建设”,在珠海市大万山岛开展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场的建设。


海洋渔业

 南海所对野生黄鳍金枪鱼幼鱼的驯养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远海养殖技术与品种开发创新团队在陵水试验基地开展的野生黄鳍金枪鱼幼鱼采捕、运输、室内循环水驯化养殖试验研究取得新进展,初步构建了野生黄鳍金枪鱼幼鱼外海采捕、海上运输、海-陆转运和室内循环水驯化养殖技术体系及配套工艺,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软件着作权2件。


◆ 大型海洋牧场“耕海1号”落脚山东烟台海域

 

近日,由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大型海洋牧场综合体“耕海1号”顺利交付,并在莱山区渔人码头附近海域安放成功。“耕海1号”为钢结构坐底式网箱,由三个养殖网箱组合而成,构成直径80米的“海上花”概念,每朵“花瓣”养殖体积约10000立方米,总养殖体积30000立方米。

 

◆ 2019年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评价结果公示

 

为强化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监管,规范引导示范区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区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年度评价工作。6月29日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自6月29日至7日7日。【详细】

 

◆ 粤桂琼签订海洋渔业执法协作机制协议

 

6月30日,粤桂琼海洋渔业综合执法协作监管机制研讨会在海口举行。会上,广东、广西、海南相关部门签订三方海洋渔业执法协作机制协议,将加强海上联合执法协作、日常监管及应急处置协作、信息共享等工作,共同打击海洋和渔业违法行为,保障海洋和渔业生产安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和渔业权益。


◆ 我国首次公海自主休渔7月1日起实施


农业农村部7月1日发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我国首次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相关海域试行为期三个月的自主休渔。首次公海自主休渔,是我国针对尚无国际组织管理的部分公海区域渔业活动采取的创新举措,对促进国际公海渔业资源科学养护和长期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 中交海建中标“宁德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总包项目


近日,中交海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宁德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总包项目。据悉,项目投产后将可形成6万5千方养殖水体,年产值规模至少达1亿元人民币以上,同时深远海养殖平台的投入将在节能减排、生态修复、改善民生等方面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 农业农村部就《休闲渔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为规范休闲渔船管理,保障休闲渔船运营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起草了《休闲渔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发函征求各单位意见。如有修改意见,请于7月17日前以正式文件反馈至渔业渔政管理局渔船渔港处。【详细


◆ 福建扩大海上渔排保险试点区域


7月3日, 东南网消息,福建省于近期扩大海上渔排保险试点区域。据了解,2019年宁德成功开展塑胶渔排升级改造互助保险项目。在此基础上,省渔业互保协会联合各合作财产保险公司重新制定了2020年福建省海上渔排保险试点方案。其中宁德辖区塑胶渔排保险不适用此试点方案。保险范围包括塑胶渔排框架、深水大网箱框架、塑胶浮球、木质网箱框架,但不包括渔网、锚固设备、安装费用。试点期间,养殖户个人(合作社)可享受保费补贴政策,省级补贴30%,市、县两级财政补贴10%。


军事新闻

 西沙群岛海域将进行为期五天军事训练,海事局发航行警告

 

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海事局官网发布《西沙群岛海域军事训练------【琼航警0059】》的航行警告。根据该航行警告,2020年7月1日至7月5日西沙群岛海域将进行军事训练。【详细】


◆ 美军濒海战斗舰在南海抵近中国科考船,我军护卫舰在美舰后方现身

  

据美国太平洋舰队7月2在其社交媒体官方账号上发布的照片显示,美国海军的“吉福兹”号濒海战斗舰于6月30日、7月1日连续两天都在南海开展航行活动。而在另一个画面中,“吉福兹”号的不远处出现了一艘中国海军054A护卫舰的身影。


◆ 美中同时在南海军演 美2航母舰战斗群参演 


据台湾媒体7月4日报道,解放军日前宣布7月1日至5日在南海进行军演,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军“里根号”、“尼米兹号”2艘航空母舰正被派往南海地区,计划在美国国庆节7月4日独立日当天举行海军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演习。台媒称,中国和美国将同时在同一地区进行演习,情况实属罕见。


海洋文化

《中国远洋海运发展史》正式出版发行


微信图片_20200706095229.png

7月1日,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历时两年组织编纂的新中国第一部《中国远洋海运发展史》在上海出版发行。据了解,《中国远洋海运发展史》以1949年至2015年为时间轴,分为8卷,全套628万字,首次全景展现远洋海运与新中国共成长的恢宏历程。当日《中国远洋海运发展简史》也同步发布。


◆ 海洋浮标进驻国家海洋博物馆


近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在位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南湾室外展区布放了一个3米海洋资料浮标,兼顾海洋资料浮标监测业务工作和海洋知识普及。布放期间,工作人员完成了浮标现场组装调试、设备联机运行等操作内容,为现场观众演示了海洋智能监测浮标布放全过程,加深了观众对现代化海洋观测装备的了解。


◆ 纪录片《希望之港》开机 展示智慧港口中国样本


工程类纪录片《希望之港》开机仪式,7月1日在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现场举行。该纪录片将全程记录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的建造与落成,以国际传播的角度展示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样本,篇幅50分钟,预计明年底将在广东卫视、广东新闻频道、广东国际频道、触电新闻、腾讯、优酷等众多媒体平台推出。


◆ 《邮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邮展在沪开幕


7月3日,《邮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邮展在上海开幕,用邮品讲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历程,也为沪上“四史”教育提供了更为翔实的素材。本次邮展在霍山路150号航海邮局内举行,将持续到8月31日。邮展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线展开,分为五个板块和三个专题,共计20框,320页集邮作品。


海洋教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2019年度SCI最新影响因子创历史新高

微信图片_20200706095233.jpg



国际著名期刊评价机构科睿唯安于2020年6月29日发布了2019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今年的报告囊括了来自五大洲8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2000种期刊,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236个研究领域。《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JOUC)的最新影响因子为0.802,较2018年影响因子(0.699)增长14.7%,创历史新高。


◆ 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权威发布


6月29日,软科正式发布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在本次榜单中,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加州大学—圣地亚哥、索邦大学三所高校在海洋科学学科中排名前三甲。中国内地高校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排名中表现亮眼,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分获前三名。中国内地高校排行中,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位列海洋科学学科前三名;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位列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前三名。【详细


◆ 中国远洋海运大学在青岛揭牌


7月3日,中国远洋海运大学在青岛揭牌成立。这所企业大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是中远海运集团整合各地教育培训资源和资质,在青岛组建的集团党校+企业大学+研究院+青岛船院四位一体的平台。企业大学将按照“一套班子、四块牌子”方式统一运作,分别使用“中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校”、“中国远洋海运大学”、“中国远洋海运研究院”和“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四个名称。【详细】


海洋环保

◆ 深圳召开海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立法听证会

 

6月29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召开《深圳市海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征求意见稿)立法听证会,邀请公众听证,共议海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标准。1名人大代表、11名企业和个人代表参加了当天的听证会。红树林、珊瑚礁、违法用海、损害海洋环境等,成为最受关注的内容。【详细】


◆ 三亚有潜水教练被指捕捞疑似保护动物 当地展开调查


6月30日晚,有网友举报称,海南三亚太阳湾柏悦酒店潜水教练带游客在海里捕捉国家保护动物砗磲。7月1日中午,演员 陈学冬转发该爆料并喊话 海南警方,请有关部门严查此非法捕捞国家保护动物一事。此消息引发网友关注。海南警方也迅速表态称已介入。【详细


◆ 山东明确8种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免予处罚


7月1日起,《山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正式施行。据了解,该裁量基准明确8种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裁量基准对268种环境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裁量权进行了细化量化。其中,涉及建设项目管理类违法行为11种、大气污染防治类47种、水污染防治类48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类46种、土壤污染防治类27种、海洋污染防治类22种、辐射污染防治类52种、其他类15种。


海洋旅游

◆ 深圳盐田25家企业合力推动海洋体育发展,将形成全域+全季旅游格局


微信图片_20200706095234.jpg


6月30日,深圳盐田区海洋体育企业战略合作签约暨深圳大学海上训练基地挂牌仪式在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举办。现场共有25家企业分别与深圳大梅沙水上运动俱乐部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各方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扶持,进而共同发展,以实际行动助力产业兴盐,为盐田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贡献力量。

◆ 威海多个海水浴场开放 国际海水浴场新增淋浴设施

7月1日,记者获悉威海国际海水浴场、金海滩海水浴场等多个海水浴场已正式开放。高新区市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国际海水浴场4处收费淋浴设施已改造成免费的淋浴设施,并于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O6ryMJN4CsXnGPlOM85PVQ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