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产业振兴规划密集出台 扩内需效果初步显现
1月14日,汽车和钢铁产业成为几大重点产业中率先推出调整振兴规划的产业。汽车产业规划决定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钢铁产业规划提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
振兴计划出台后,汽车销量开始回升,钢铁出现价格回升,扩内需效果初步显现。
特别是一月份的汽车销量,中国首度超越美国,成了全球头号汽车销售大国。美国今年1月份汽车销售量下降37.1%,达到27年来最低点,仅为66.8万辆,而中国汽车销量为79万辆。
房地产抢搭振兴“末班车”
被寄予厚望的产业振兴规划即将全部出台,有色金属行业振兴规划按计划“两会”前出台。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透露,第十个行业也已确定为房地产业。
此前对于房地产能否成为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争执一直未有停顿,今年1月初曾消息称,房地产已递交了房地产长期发展规划,意在抢搭振兴末班车。但其后,建设部否认提交房地产业振兴规划的报道。业内普遍认为,建设部去掉规划题目中的“振兴”二字,以“房地产业长期发展和调整规划”的名义向国务院申报,为的就是增大争议中的房地产成为“第十大产业”的可能性。
成思危透露,原来十大振兴规划没有房地产,是能源。“但能源行业的振兴规划最终改成了房地产,可见中央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振兴规划细则仍在制定之中
振兴规划大原则已出,但细则仍在制定之中,各项支持政策的具体金额是多少?如何放宽市场准入等等诸多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细化。
今年“两会”开幕在即,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扭转经济下行料将成为会议主线,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也将引发各利益群体的诉求表达,诸多问题有望得到深入讨论,中国产业格局的深刻调整或将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