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团队招聘人才
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团队,主要开展深海远洋多尺度动力过程、海洋智能观测装备以及海岸生态防护的研究热点课题,团队由1名教授、4名副教授、1名研究人员组成。团队诚聘青年杰出人才和专职科研人员,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
招聘研究领域:物理海洋学、海洋技术、海洋智能装备、海岸工程等。
一.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1.中青年杰出人才:年龄不超过40周岁,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创新前景,获得海内外认可的专业成就,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取得公认的科研成果。
2. 青年学术骨干: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取得高水平、创新性的专业成就的学者。
3.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应具有海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或本领域优势学科所在高校的本硕博学习经历且取得博士学位。有同学科和科研发展方向相符合的研究方向,已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并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二.专职科研人员岗位招聘
(1)特聘研究员:具有显著学术潜力,取得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原则上已发表有相关领域较突出的学术成果; 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具有博士后、讲师或者助理教授工作经历的人员;至少主持过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来自海外的申请人可不做要求)。年龄不超过38周岁。
(2)特聘副研究员:具有较大学术潜力,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原则上已发表有相关领域较好的学术成果; 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优秀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年龄不超过38周岁。
(3)博士后
基本条件:有一定科研积累,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
(4)岗位要求:
1)开展学术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
2)协助团队指导研究生工作;
3)参与科研基金申请;
4)团队交办的其他事情;
5)具备2-3年相关领域的科研经验;
6)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相关论文1-2篇。
三.岗位待遇
(一)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福利待遇、安家补贴、配套启动经费、博士生指标等。
(二)学校为专职研究人员提供有竞争力的岗位薪酬、年度绩效等;申请后允许以副高职称申请课题;博士后考核合格出站后,可申请继聘3年的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
(三)每年均享受珠海校区的工作补贴。
以上岗位长期有效,竭诚欢迎海内外优秀学者与我院联系!
网站:http://marine.sysu.edu.cn/index.html
联系人:胡老师
电子邮箱:huzh9ATmail.sysu.edu.cn
研究进展简介
本团队长期从事物理海洋与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在南海环流演变和热带海洋年际年代际变率方面做出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揭示了南海贯穿流的存在,论证了南海贯穿流是南海内部动力过程的关键因子,提出南海贯穿流是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第二通道的观点;建立了南海环流大尺度-中尺度相互作用理论框架;对南海和热带西太平洋年际年代际变率的遥强迫等调控机制获得新认识。
未来将重点开展南海、热带东印度洋等海域环流多尺度动力过程的时空演变机制研究。在大尺度环流方面,将进一步完善南海-热带东印度洋观测平台,加强对中、深层环流的观测,揭示不同区域海洋环流在热带天气与气候系统变化中的作用。在中小尺度动力学方面,将建立完善南海海洋中尺度监测示范区,探讨中小尺度动力过程与海盆环流相互作用物质和能量交换机理,根据热带边缘海环流的观测事实,改进海洋模式的混合参数化、海气通量参数化以及若干物理过程,从而揭示环流多尺度的动力演变的重要机制。近年来,团队成员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论文。
团队成员:
王东晓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物理海洋
研究方向:物理海洋与海气相互作用研究
电子邮箱:dxwangATmail.sysu.edu.cn
个人简介:
王东晓教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主任、CLIVAR/ IOC-GOOS印度洋委员会委员等。先后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金等多个项目。
胡湛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物理海洋
研究方向:生态海岸防护
电子邮箱:huzh9ATmail.sysu.edu.cn
胡子峰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物理海洋
研究方向:近海环流动力学
电子邮箱:huzifengATmail.sysu.edu.cn
范双双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研究方向:海洋移动观测技术
电子邮箱:fanshsh6ATmail.sysu.edu.cn
梁宇霆 副教授
学科专业:物理海洋
香港城市大学 大气科学专业
研究方向:气候变化与海汽相互作用
电子邮箱:liangyt55ATmail.sysu.edu.cn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ocean.china.com.cn/2020-02/27/content_757498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