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坚持产业强海 推进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新突破

来源:海洋网   发布时间:2020-02-26 18:29:24 

  原标题:坚持产业强海 推进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

  2019年,烟台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按照山东省“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要求,以推动海洋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提升现代海洋渔业,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预计2019年全市海洋经济增长率10.7%,超额完成省考核目标要求。

  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调整夯实海洋传统产业。加快海洋牧场绿色化发展。建设海洋牧场示范之城,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个,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个,省级以上示范区总数达到30个,其中国家级14个,占全国的1/8,海洋牧场总面积105万亩。集中打造莱州湾、庙岛群岛、四十里湾、丁字湾等4条海洋牧场带,建成5个示范项目,国内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长鲸一号”落户长岛。启动建设开发区蓝色种业研究院、莱州蛤蜊小镇,科学打造蓝色种业硅谷。

  加大海洋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加快海工装备制造集群化发展。成功签约并落户中国海工北方中心,依托中集海工研究院、杰瑞研究院等平台,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国产化、自主化、品牌化水平,高质量推进全国重要的海工装备制造之城建设。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2号”赴南海作业,提升作业效率30%,节省燃料消耗10%,实现我国海洋工程能源及动力系统优化的重大突破。加快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发展。烟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纳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我省海洋经济发展赢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全市海洋来源生物医药在研新品种10个,居全省前列;烟台东诚药业在年度中国化药企业百强榜中位列第68名,排名较之前大幅提升。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莱州华电、开发区八角电厂、海阳核电、长岛海岛海水淡化等18个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海水淡化能力达到5.5万吨/日,有效缓解区域淡水资源紧张局面。

  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优化提升海洋服务业。加快海洋文化旅游品牌化发展。构筑中心城区都市休闲核、蓬长生态文化旅游核和滨海一线文化旅游带“两核一带”海洋旅游发展格局,预计全年接待游客860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1200亿元。举办2019国际海岸生活节,推进海上世界、芝罘仙境、欢乐海岸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有效打造“仙境海岸·鲜美烟台”城市品牌。加快港口物流业规模化发展。积极参与全省港口及涉港企业资源整合,大力推进烟台西港区建设,全年完成港口建设投资约21.2亿元。烟台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86亿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中铁渤海轮渡成为全国最大的铁路轮渡企业。扩大港口贸易规模,铝矾土进口、对非口岸贸易量居全国港口前列。

  2020年,烟台市将继续推进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高海洋服务业规模和水平,全力打造智慧海洋、富裕海洋、文明海洋、平安海洋,开创海洋经济大市建设新局面。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Economics/1/73531.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