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高等教育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来源:海洋网   发布时间:2020-02-04 18:53:26 

 原标题:海洋高等教育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论教】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这里的“海洋强国”,应该体现在一个国家在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理等方面具有强大综合实力。毫无疑问,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撑,海洋高等教育在这方面责无旁贷。

  经济发展呼唤海洋高等教育的兴起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就重视海洋事业发展,就不断向海洋寻找资源、挖掘潜力,提升海洋产业发展水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海洋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海洋形势越来越复杂,需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不断增强海洋综合实力。

  然而,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我国存在着重陆轻海、陆主海从的传统观念,再加上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着投入多、成本高、风险大等特点,使得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海洋高等教育发展一度比较缓慢,先后走过了水产、海运到海洋的发展历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薄弱,教育体系不健全,海洋高等教育仅有部分的学科和专业。因为水产业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还可以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航运业是重要的运输命脉,是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因此水产和航运高等教育得到了优先发展,一批水产学校和航运学校相继诞生。

  1959年3月,我国第一所独立的海洋高校山东海洋学院在青岛诞生,就是现在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97—2019年期间,在湛江水产学院、上海水产大学、大连水产学院、浙江水产学院、淮海工学院的基础上先后建成了海洋大学。除了直接以海洋命名的综合性院校以外,目前我国大陆开展海洋教育的高等院校还有200余所。2019年8月9日,在淮海工学院更名江苏海洋大学一个月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其中指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目前,我国海洋高等教育的布局逐步成型,海洋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对标一流提升海洋高等教育质量

  海洋事业与产业具有明显的科技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特征,涵盖了海洋资源、经济、生态、环境、权益、安全等诸多方面,涉及领域广、学科专业要求高。《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达83415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3%,为沿海地区提供了3684万个工作岗位。未来几十年里,海洋经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的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对海洋科技的需求也越来越重大而紧迫。大力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海洋人才队伍,是保证海洋事业与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虽然当前我国海洋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相对于海洋经济与产业的快速发展,海洋人才总量依然不足,学科专业结构还不够合理,海洋高等教育对海洋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贡献度还不够高,海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供给相对不足,特别是对高端海洋装备制造、深远海观测探测、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海洋生物、海洋药物、海洋环境治理、海洋现代服务、海洋法学等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海洋管理人才供给相对不足,复合型海洋人才、海洋技能型人才缺乏。

  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海洋高等教育当前首要的任务应对标一流标准,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海洋高等教育对海洋强国战略的支撑力和贡献度,实现海洋高等教育发展与海洋产业发展的有效协调。

  要聚焦海洋产业需求,推进学科专业与海洋产业的有效衔接。应准确把握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大力推动海洋与文、理、工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重点发展涉海专业和学科。紧密结合地方海洋经济与产业需求,开展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建设系列涉海专业群,提高学科与产业的对接能力。以江苏海洋大学为例,学校提出了“扎根淮海、面向黄海、辐射沿海、走向深海”的服务定位,在科学研究方面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应用研究为重点,积极融入“数字海洋—透明海洋—智慧海洋”建设,重点发展学校特色涉海学科和海洋行业紧缺专业,实现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海洋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

  要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海洋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应贯彻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起点,在人才培养标准、课程设置、实践安排、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海洋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要构建海洋意识教育体系,加强学生海洋战略意识、海洋安全意识、海洋历史文化意识、海洋生态资源意识、海洋科技意识、海洋法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学海、知海、爱海。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实施卓越海洋人才培养计划,促进海洋高校与涉海行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破除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和模式障碍,形成涉海行业广泛参与的卓越海洋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学生服务海洋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能力。

  (作者:王自力,系江苏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11/2020-02-04/73139.html?wihurg=ocyud3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