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行法——收藏大海的人

来源:董周一 沈磊   发布时间:2015-05-21 02:52:54 

渔民出身的赵行法现在是岱山县高亭镇闸口一村村委会主任,一有空他还是喜欢来看看、摸摸渔船的模型。收藏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收藏海洋渔业方面的各类物品时,家里人并不知情,我也是偷偷摸摸地搞,比如那条裤子,老婆还很奇怪,为什么要把这件破烂洗干净收起来。

“他平时穿的衣服都不超过100块,省下的钱都用在收藏上了。”提起赵行法对收藏的喜爱程度,妻子翁飞儿笑着说,“破破烂烂堆了一屋子,就是乐此不疲。”

赵行法,我市收藏界的一大奇人。从粮票到名人题字手迹、文献资料,再到近代海洋渔业生产工具实物,赵行法的收藏热愈演愈烈,几十年节衣缩食,他建成了我市首家私人博物馆——海曙楼。如今,岱山县中国海洋与渔业博物馆内的藏品大多数属于他的私人收藏。

“我一开始收藏粮票,当初也不是有意识地收藏,只是兴趣。”赵行法回忆说,那时候一有机会得到粮票,就是饿着肚子也舍不得用掉,一张张小心地夹到书页里去。然而,随着藏品的增多,赵行法对收藏也有了新的认识,不仅仅是当年的个人兴趣,更多了一份社会责任。“如果时间退回到30年前,一个渔业大队的仓库就能办成一个渔业博物馆,现在很多东西已经找不回来了,可遇不可求,能多收一样是一样,如果现在不收藏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收藏海洋渔业方面的各类物品时,家里人并不知情,我也是偷偷摸摸地搞,比如那条裤子,老婆还很奇怪,为什么要把这件破烂洗干净收起来。”赵行法笑着说,“那时候很多东西买了不敢拿回家,其实拿回家也没地方放,特别是大的收藏品,就丢在屋外风吹日晒,对家里不能承认是我买的东西,还得悄悄地去照看。”

赵行法说,他曾花了三年半时间来说服一位老渔民卖给他一条裤子,那是老人穿了一辈子的裤子,老人一是觉得自己的裤子拿去展览不吉利,二是想把这条裤子在百年之后陪葬,所以很难说服。“三年半时间我去了几十次,最后好不容易老人家答应了,我用50块钱买下了这条裤子,让老婆给他新做了一条。”在赵行法的收藏史中,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事情。

2004年,赵行法将他的宝贝藏品搬进了中国海洋与渔业博物馆。“几乎每个搞收藏的都会不停地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去世后,这些藏品怎么办。”赵行法说:“交给国家其实是最好的选择之一,而且我的收藏还特殊一些,从市场角度看,甚至一钱不值,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它们价值连城。政府的介入让我的藏品有了更大的社会意义,我自己也愿意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藏品,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海洋文化传统。”

在中国渔业博物馆里,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背对船、木帆船模型到现代化的大型钢质渔船模型,赵行法都有收藏。

倾注赵行法三十多年心血收集的宝贝,如今被搬到了位于岱山古镇东沙的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海曙楼里。

长达5.3米的鲸鱼颌下骨是热心渔民从洋地里捕上后送给赵行法的。

这只看似不起眼的鱼鲞桶是赵行法花了差不多3年的时间才如愿以偿从一老渔民手中购得的。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