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极地中心生日快乐!

来源: 观沧海   发布时间:2019-10-11 09:56:36 

10月9日上午,随着汽笛声长鸣,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从上海码头起航,前往深圳。之后,“雪龙2”号将与“雪龙”号共同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我国极地考察进入“双龙探极”新时代。

微信图片_20191011095455.jpg

坐落于上海浦东的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是我国专门从事极地考察的科研和保障的单位。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35周年,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也于今天迎来自己30周岁生日。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对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而言,却是走过了一个时代,因为它见证和参与了中国极地科考事业由弱到强,由小变大的伟大征程。


特殊年代应运而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也拉开了我国极地考察的序幕。1984年,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成立,吹响了“向南极进军”的号角。1985年,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建立。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建站凯旋,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决定,建设中国极地研究所。


经过4年筹建准备,中国极地研究所于1989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我国极地考察研究有了专门研究机构和队伍。

微信图片_20191011095459.jpg

随着极地事业的快速发展,1999年,国家海洋局将“雪龙”船整建制划归中国极地研究所实施管理。2002年国家海洋局批复,将“雪龙”船、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的管理及其后勤保障职能划入中国极地研究所,明确中国极地研究所的基本任务为从事极地科学研究和极地科学考察的服务和保障工作。


2003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办公室批复中国极地研究所更名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2010年,国家海洋局批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三定”,明确单位主要职能是从事国家极地考察、研究和业务支撑工作,为极地考察活动提供服务与保障。2018年,自然资源部批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30年,纵然艰难困苦,依旧继往开来。从极地考察的一穷二白到立体时代,从知之甚少到成果累累,一代一代极地人以大无畏的智慧和勇气,推动我国脚踏实地、昂首阔步地向极地强国迈进。


考察支撑保障不断完善

2003年起,极地中心负责建设、运行和管理我国极地考察支撑保障体系,并组织实施了“国家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南极内陆站建设”“新建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项目”“中国南极考察固定翼飞机项目”等国家建设项目,形成了“两船、六站、一飞机、一基地”的支撑保障格局,使我国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

在破冰考察船能力方面,极地中心对“雪龙”号分别于2007年、2012年、2017年实施了三次大规模改造,升级中央控制系统、通讯网络和导航系统,更新船舶动力、推进系统及吊装设备,配备大洋调查装备与分析实验室,安装深水多波束,显著提升船舶安全运行、科学调查能力和环保水平。组织实施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采用国际先进的双向破冰船型设计与模块化船舶建造技术,选型世界先进的船舶动力装备、控制系统以及海洋观测手段,按照最高的安全与环保国标标准,完成了“雪龙2”号世界先进的破冰考察船监造工作。“雪龙2”号入列我国极地考察,与“雪龙”号一起组成破冰船编队,正式开启“双龙探极”时代。


在考察站保障能力方面,实施了南极长城、中山站改扩建;在恩克斯堡岛选址奠基了我国第三个南极常年考察站—罗斯海新站,三个常年考察站将支撑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南太平洋三大洋海洋研究。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成我国首个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在距中山站520公里的冰盖上建立了内陆中继站—中国南极泰山站,我国已成为南极内陆考察强国。在北极地区,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我国首个北极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中冰合作建成第二个北极考察站—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为我国科学家开展北极环境气候变化长期监测研究建立了重要的基础设施。


在极区航空保障能力方面,极地中心为“雪龙”号配备了Ka-32重型直升机“雪鹰102”号、为“雪龙2”号配备AW169中型直升机“雪鹰301”号,为我国极地考察建立了船载直升机基本保障能力。购置了一架BT-67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号入列中国极地考察,2018年1月,“雪鹰601”成功降落昆仑站机场,实现可覆盖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区域航空保障能力,标志我国极地考察保障进入“航空时代”。 


在国内保障能力方面,极地中心在长江口沿岸建立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取得岸线250米、土地300亩,建成了考察船专用码头、考察物资堆场与仓库,建成国家极地档案馆业务楼,将要建设极地样品样本储藏与低温环境工程技术实验楼、科研业务楼以及集训后勤生活楼。


自2003年以来,极地中心组织实施和安全保障了17次南极考察、8次北极考察、16个年度北极黄河站考察和1个年度中冰联合北极站考察。组织“雪龙”船实施北极东北航道、西北航道以及中央航道考察,使我国北极考察区域覆盖北冰洋全海域关键地区,推动了我国北极航道探索利用;组织“雪龙”船营救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人员,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30年来,极地中心致力于极地科技创新,注重学科建设,在中国极地研究所建所之初的极地冰川、空间物理和生物生态学等3个学科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极地海洋学和南极天文学等2个特色学科;建立战略研究室,推动我国极地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方面也在稳步发展,2004年建立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2005年建立南极中山雪冰和空间特殊环境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2006年建立南极长城生态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2019年极地科学数据中心成为首批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


30年来,极地中心作为我国极地研究的中坚力量,组织全国力量实施了国际极地年(IPY)中国行动计划、“九五”科技攻关“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研究”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南极环境变化预测与资源潜力评估技术研究”等国家重大项目;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行业公益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一批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发表论文60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22项。


极地冰川研究领域,建立了普里兹湾-艾默里冰架-冰穹A(PANDA)观测断面和冰穹A地区冰川学综合观测体系,在国际上首次揭示南极冰盖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实施冰穹A深冰芯钻探,找到了东南极冰盖小冰期的冰芯证据;构建南极固定翼飞机综合科考系统,在伊丽莎白公主地开展航空调查,填补国际空白区,发现南极第二大冰下湖。


极地海洋学研究领域,极地中心研发的“海-冰-气无人冰站观测系统(UNIS)”实现了1年以上的北冰洋实时连续观测,并作为核心装备参与我国极地海洋观测网的构建和北极气候研究漂流观测国际计划(MOSAiC);揭示了环流和海洋热通量等要素变化对海冰和冰架的潜在影响,提高了国际社会对极地冰-海相互作用的科学认知。


在极地生物学研究领域,极地中心构建了极地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与研究技术平台,发现并报道了一批微生物新物种及新型活性酶与酶基因,阐明了假交替单胞菌小RNA组(sRNome)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调节新的遗传机制,详述了多个区域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特征,形成了环境污染物全球长距离传输机理与来源解析的多个新认识。


在极区空间物理研究领域,极地中心构建了极隙区空间环境南北极共轭观测体系,研制国际领先水平的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在极光亚暴发生区建立了中-冰联合极光观测台,获得日侧极光的综观特征,发现了一类能够表征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新的极光形态—“喉区极光”,获得极区电离层等离子体云块演化的直接证据。


在南极天文研究领域,极地中心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合作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南极昆仑站天文台”的概念方案和项目建议书,计划发展昆仑站为国际一流天文台;开展“黑洞与星系共同演化”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首次成功观测到类星体核区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提供吸积燃料的快速内流气体。


极地中心负责我国极地数据、样品和档案等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共享服务。2019年6月,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成为首批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保管我国极地考察获取的冰芯、陨石和沉积物等科学样品,建立了极地标本资源共享国家平台。建立了连接考察船站的卫星链路,我国极地通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编辑出版的《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实现办刊国际化,ResearchGate影响因子10.5即将递交SCI收录申请。


此外,极地中心还与美、英、德、澳、新、智利、日本和韩国等世界主要极地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组织实施了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发起建立极地科学亚洲论坛、太平洋北极工作组、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等国际组织,推动了我国与世界主要极地考察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新时代  新作为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将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党组的部署与要求,聚焦极地考察研究主业,履行国家赋予的使命职责,按照国家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国际一流极地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推动极地中心的改革与发展,为极地考察强国建设和极地全球治理作出新的贡献、谱写新的篇章。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c90VP727HzYiBb2olrcflA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