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昌衡:市场的“针眼”里发现科研新天地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19-09-24 16:31:10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论文写在大地上】

刘昌衡,二级研究员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总工程师,山东省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海珍品精深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在科研一线从事食品加工新技术和功能食品、特医食品的研发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科研项目43项,自2010年以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5项,授权41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SCI收录30篇;多项研究成果在企业得到转化,开发产品30余个,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0亿余元,其中“即食调理海洋食品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其研究成果延伸了海洋食品加工的产业链,带动了黄渤海海域海洋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一名科研团队的带头人,要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寻找科研与市场的契合点,把研究成果真正应用于实践,团结带领大家一起创业。”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昌衡说。

从缺资金、缺项目、找不到研究方向,到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合作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刘昌衡带领食品生物技术团队以科研发掘市场,以市场带动科研。研究成果获得过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市场科技金桥奖一等奖,为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起到了支撑和引领作用。

牛刀小试初次“下海”

人生第一个老师是父母。刘昌衡兄弟姐妹四个,加上父母、爷爷,一家七口,爷爷年纪大、父亲身体不好,很长时间主要靠母亲艰难维持生计。

他记得,小学时校园外面有一条山路。每当下课,他就跑到外面,帮着妈妈把运土肥的小推车拉到坡顶,再跑回去上课;在当时的农村,整劳力每天能挣10分(分数是每个家庭年底分配的基数,每分多少钱乘以全年的分数就是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妇女每天能挣5-6分,最多7分,劳动强度大的农活比如推车(运土肥、粮食等)、收割小麦等同工同酬,每天能挣10分,母亲为挣更多的分数,拼命参加挣分高的农活。高中时,他曾住校一段时间,一天早晨,他走出教室,看到母亲冒着大雪给他送来生日的早餐。

多少年过去了,母亲推车上山坡、身披雪花,怀揣早餐的情景时常在他眼前浮现。“父亲的严谨认真,母亲的勤劳无私,是留给我的宝贵财富。”提及父母,刘昌衡眼眶湿润。

中专毕业后,他分配进入山东省生物研究所(现在的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工作,是同期一批参加工作中学历最低的。那年开运动会,单位买了些桃子,桃毛很多,清洗麻烦,他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验室很快将桃毛和桃皮脱干净。运动场边,看着同事们吃到干净的桃子,刘昌衡第一次品尝到应用技术的甜蜜。

这次经历开拓了他的思路。银耳莲子罐头、系列水果罐头以及各式各样的饮料,不断在实验室里诞生,同事们品尝后连连夸赞,对他的业务能力也开始认可。对他来说,这不过是小试牛刀,却也为他以后服务企业、成果转化埋下了种子。

2002年前后,风传科学院要改制,单位一些老同志相继病退、退休或调走,刚四十出头的刘昌衡成为生物所的老同志,被任命为营养研究室副主任。

“当时,我们既没有国家或省里的课题,又没有合作企业,科研人员面临生存困境。”回忆起那时的情况,刘昌衡不胜唏嘘。为了带领团队度过难关,他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了“即食鲜海参”、海参口服液等海洋食品、功能食品等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用他的话说,下海了。

市场的“针眼”里另有乾坤

下“海”——刘昌衡真的与海产品结下了不解之缘。

“什么时候吃海参也能像方便面那样,打开就能吃就好了。”一家海洋产品生产企业抱着这个大胆的想法,找到了刘昌衡。

他眼前一亮,仿佛在市场的“针眼”里窥到了另一片乾坤。

在攻克了固体原料的高温短时杀菌、充氮包装、梯度杀菌等技术难关后,他们研制出全新的营养保持好、携带方便、开袋即食“即食鲜海参”。该产品一经推出便大受市场欢迎,该企业迅速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产量最高、技术最先进的海参加工企业之一。中国的海参市场也以“即食海参”等加工技术为引领,从50亿蹿升到500多亿的大市场,直至成为我国产值最高的养殖单品。

经过团队的努力,一批海洋食品加工技术逐渐成熟,形成了冷冻调理水产品、即食休闲海洋食品和具有保健功效的海洋功能食品三大系列三十多款产品,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研究成果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山东技术金桥奖一等奖1项,对山东海洋食品产业发展和海洋强省建设起到了支撑和引领作用。

近几年,特医食品进入刘昌衡的研究视野。据预测,特医食品市场规模可达6000亿元,大多为国外品牌占据,国产品牌极少。2014年,我国出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刘昌衡团队立即跟踪,针对肿瘤、糖尿病等患者的营养需求开展研究,以求打破长期以来依赖进口、量少价高的局面。

多年和企业合作的实践,刘昌衡觉得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是不同的、实验室的成果要转化为产品,是有距离的。许多在实验室完美的实验数据、完美的论文,在工业化生产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想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到一线,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这个转化需要的不仅是技术,还需要细致、耐心和付出的,有时为一个成果的转化需要在企业连续工作2-3个月,每年有200多天是在企业度过的,不断进行科学实验、生产实验和技术开发,经历无数的失败、重复、失望和不眠之夜,最终才有可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当然,这些离不开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更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像经营家庭一样经营科研团队

在采访过程中,刘昌衡反复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团队合作是一个科研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团队精神是一个集体团结的象征,是综合实力的体现,是进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的基础。

“团队就是一个‘家’,要营造‘家庭’氛围。”作为这个团队的“家长”,刘昌衡关心每一位成员的工作及生活情况,工作讲原则,下班讲友谊。在工作任务较重,业务较繁忙的情况下,经常组织开展各种调研活动、文体活动等,增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整个“大家庭”洋溢着和谐气氛。

通过引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刘昌衡把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团队打造为一个成长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近年来,先后引进张立新教授作为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山学者”岗位专家,引进澳大利亚弗里德斯大学张卫教授成立“中澳特色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形成国际合作创新平台,与美国、俄罗斯、韩国、乌克兰、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人才引进和技术交流;派出15人次出国交流或访问;1名优秀硕士即将赴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接受1名乌兹别克博士毕业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年近耳顺,刘昌衡更加在意“传帮带”,加强后备人才力量培养,研究团队中6位科研人员成为副研究员,2人获得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3位博士获得山东省科学院杰出青年称号,1名博士当选为历下区科协兼职副主席,3名博士已经走上副处级以上领导岗位。

“‘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家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久而久之,每个人都会有所提升,团队就会越来越壮大。”这是刘昌衡的体会。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v.huanqiu.com/article/9CaKrnKmYQO?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