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成: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聚合对策研究

来源:王诗成   发布时间:2008-11-05 14:05:53 

200810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环渤海区域是我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核心地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坚持海陆统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该区域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和空间重组,促进其科学、和谐、率先发展,对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东部崛起、参与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趋势与机遇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毗连的城市或地区,充分发挥优势互补、成本降低、聚合效应等特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速产业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从而以整体优势参与对外竞争。建立在地缘经济或地缘政治基础上的区域合作,促进了国际间以及国内区域间的一体化加速发展。由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全球化,因此区域越聚越大是发展趋势。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体化加速发展的特征,区域范围呈扩大之势。沿海大区域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先后出现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第二次是90年代长三角经济区的发展。跨入21世纪以后,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掀起区域经济和城市群整合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的条件已经成熟。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全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显著标志。从我国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在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以后,充分利用日本、韩国乃至东北亚区域的产业转移和一切国际有利条件,加快环渤海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趋势和新的方向。

环渤海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山东、辽宁、河北五省市,土地面积约52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5.4%,人口占全国的17.5%。泛环渤海经济区域包括京、津、冀、辽、鲁、晋和内蒙古的中部地区,面积约127.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3.3%;人口约2.59亿,占全国的21%。在5 800千米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大小港口30多个,其中吞吐量过亿吨的有7个。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开放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环渤海地区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目前,环渤海三省二市地区生产总值之和约占全国的27%,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22%,利用外资比重占到全国的38.9%,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环渤海区域已经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一样成为成长中的中国经济增长极,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已日益显现。

环渤海区域依托我国最大的内海——渤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区域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力量雄厚,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承接国内经济增长的重心北移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而且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尤其是与日本、韩国地缘关系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中、日、韩之间在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合作呈加速趋势。加强环渤海区域经济聚合和区域合作,将有助于中国北方经济一体化,提升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扩大北方地区对外开放;有助于促进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辐射和驱动西北、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二、制约因素与挑战

近年来,环渤海区域抓住中央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区域合作局面。但总体上看,区域经济整合进程还比较缓慢,凝聚力不强,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的挑战。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流动,市场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区域优势竞争日趋激烈是其基本特征。环渤海区域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板块各自优势明显,生产要素结构和发展模式的差异突出,既为整合资源、实施协作、互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会各自为战,引起板块一般优势丧失。世界产业结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环渤海地区必然按照产业关联的规律实现传统产业体系的变革,必然会对传统产业体系产生较大的冲击。环渤海三角洲地区实现经济聚合,必然要求改变原有的限制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性因素,必然要求扩大开放度,逐步淘汰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这也会对区域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二是国内两大经济板块的挑战。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建立较早,开放程度高,特别是中央确立香港、澳门与内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后,其制度竞争力不断提高,已成为中国市场化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都市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上海为核心,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体系完备。近几年,这一地区开始由重点发展小城镇转向重点发展大中城市,空间布局上再次由分散走向集中,各类开发区建设成为原有城市外延扩张的主要标志。未来10年内,长江三角洲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具有最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经济示范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环渤海区域国有经济比重高,市场意识相对淡薄,区域发展缺乏明显的产业分工,内部相互联系不够紧密,生产要素流动不够顺畅,低水平竞争导致资源浪费,海洋生态环境加重,经济一体化进程较慢,环渤海大三角洲经济圈蕴藏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自身发展的挑战。环渤海区域自身发展突出问题是发展上诸侯经济的存在。区域内各自为政,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恶性竞争,甚至以邻为壑的不良风气导致一些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工程。由于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严重干扰和制约了区内企业之间的市场运作,形成了所谓条条经济和块块经济。诸侯经济使区域内产业结构趋于雷同且关联度小,难以形成科学的产业链和合理的分工体系,两个瓶颈更使得区域内出现产业链断裂。特别是这一地区港口密集,资源、市场竞争加剧。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载体——渤海,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生态整治迫在眉睫。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市场规律,加强区域合作,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统筹区域内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三、发展思路与重点

我国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环渤海区域各省市都应当把各自的发展,放到整个区域经济格局中去审视、去对接、去融合、去推进,更好更快地促进区域内经济聚合与合作。

推进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一个中心、两大制高点、四大核心区战略,即以京津冀经济区为中心,以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现代经济区为两大制高点,以天津滨海新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辽宁五点一线开发区为四大核心区,加强经济聚合,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空间,创新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整体核心竞争力,把环渤海区域建成南融长三角、北承东北亚、西联中西部、东接朝韩日的国际经济战略合作区。

实施一个中心、两大制高点、四大核心区战略,要坚持陆海统筹,资源整合、空间对接,强化市场配置资源,横向联动,优势互补,实行产业战略重组,跨区域强强联合。重点建设六大基地。

一是新型工业化基地。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工业发展模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壮大装备制造业,促进石化工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培育生产型服务业。强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园区,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二是国际化的港口物流基地。加强港口跨区域资源整合,加快建设京津冀港口群、山东半岛港口群、辽东半岛港口群,形成分工协作的现代化港口体系。强化港口综合能力建设,完善港口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大通关服务水平,建设区域国际物流中心。新设一批保税港区、自由贸易区,提高港口对外开放水平。依托港口建设现代化临港产业基地。

三是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加强产业分工,发挥比较优势,发展船舶工业,建成国际一流的船舶制造业基地。引进先进技术,搞好吸收创新,大力发展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等海洋装备和精密仪器制造业。加快推进风电设备制造国产化步伐,形成区域性风电产业系统。

四是大型钢铁工业和石油储备基地。加强临港产业整合重组,集中集约用海,重点建设曹妃甸、日照等临港大型钢铁工业基地。积极发展大型炼油、乙烯石化工业,稳妥推进海上油气田基地建设,优化石油储备布局。

五是建设渤海现代渔业基地。树立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理念,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业;加强渔业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和建设;推进水产品市场化、外向化和国际化,实现水产品物流现代化。大力发展以食品加工为重点的水产品加工业,促进产业、产品和技术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益。

六是国际旅游度假基地。深入挖掘区域深厚的历史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发挥海岸的多样性,广袤的滩涂、湿地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等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的旅游、度假和观光胜地。

四、对策与建议

推进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和方面,必须制定强有力的推进措施。

1.更新思想观念,在经济聚合中寻求经济互补。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环渤海地区各板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经济体系和格局,当龙头不当附庸的思想也随着格局的形成而发展,这种格局和壁垒思想的形成已经影响聚合的推进。应当看到,经济聚合是开放经济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要提升,必须利用一切资源促进经济互补。各板块必须借助外力,在更大范围内实行经济开放和融合才能加快发展。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东北已经启动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山东是全国第二大经济省份,已经启动了半岛城市群、半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省建设战略,但这些优势的发挥,都需要拓展腹地,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可以说三大板块不论哪一板块要寻求新的发展,都必须借助另两大板块的助推力量。在区域聚合中,都要自觉强化统筹发展的新意识,以统筹促聚合,很好地利用周边的所有有利条件来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所以,环渤海区域要改变万事不求人的思想禁锢,打破区域内三大板块互不说话、联系不密的局面,加快经济的开放和重组。

2.加强调查研究,探索经济聚合规律与趋势。为了谋求聚合中的双赢多赢,必须切实掌握环渤海区域各经济板块的经济现状、产业布局、资源优势、投资环境等基本情况。这是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的重要前提条件。知彼还要知己,对自身的优势、劣势也要摸清家底,同时要做好比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借助一体化的活力和潜能推进各板块的变革,并对今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要适时制定《环渤海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统筹协调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城镇体系、产业布局等,并列入国家战略层面,得到中央政策支持,以引导资源实现有效整合。

3.发挥独占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在环渤海区域经济聚合发展中,按市场经济运作,关键是发挥好各自的独占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要认真区分比较优势的独占性和非独占性。不具有独占性的比较优势,容易受到其他板块的竞争挤压,会在动态中发生转化。只要各地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注意在独占优势的基础上构建有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就能保持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增强环渤海区域城市整体竞争力,建立区域城市中心体系,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联系紧密、协调发展的巨型城市集群和超大型都市圈,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

4.加强经济技术合作,谋求聚合效应。在环渤海区域经济聚合发展中,注重资源优化配置,实施多方面合作,就可以取得更大的聚合经济性。聚合经济性包括的内容很多,含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外部经济性、生态经济性、循环经济性等。要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架起合作的桥梁,促使区域内有限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出最大效益,形成聚合经济性。要注意产业对接,要搞好三个整合:资源整合、产业整合、企业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整体优势,形成三龙共舞、协调推进的局面,强化作为全国第三经济增长板块的功能和作用。

5.探讨有效的组织与制度机制,以协调机制应对竞争。实现区域经济聚合与合作,必须要有体制上的保证和制度安排的配合。组织性、制度性是一体化的重要特征。既然环渤海区域一体化在中国沿海现代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那么,就要认真研究有效的组织与制度机制问题。从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以及国家之间的一体化(欧盟、北美)发展来看,区域协调机制能否协调区域间的竞争问题,是难点。要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前瞻性地探讨竞争中的协调、协调机制中的竞争问题。这也是区域经济整合中的大课题,必须做出科学选择。建立合作联动的载体和机制,组建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区域组团式,既面向国内又面向国际的环渤海区域合作委员会,加强沟通协调,形成以市场为基础、以利益为纽带、统筹、合作、互利、共赢的良性发展格局。

6.坚持环保优先,促进渤海生态文明建设。渤海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黄金渔场大通道大油盆,也是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多年来,渤海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污染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影响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影响了国家形象。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要坚持环保优先,把渤海生态修复与治理列入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鉴于长岛地处渤海、黄海交会处,因其全球海洋大通道地位可以和马六甲海峡相媲美,独特的海洋生态系而成为渤海生态环境变化的晴雨表,并具备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价值。建议充分发挥长岛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把长岛改设为渤海特区,加挂渤海管理局、国家渤海交通应急救助中心和渤海环境灾害应急处置预报监测中心,全面实施对海上突发污染事件和海上交通事故进行应急处置,建立国内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特别开发区,促进渤海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与郑贵斌合作)

200810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