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开四亿年前几丁虫身份之谜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9-08-07 18:13:22 

几丁虫化石

扫描电镜图像较好地揭示了几丁虫形态变化的趋势

       本报讯 4亿年前的一个形似“漂流瓶”的海洋微生物,终于在当代拥有了更为可信的“ID”身份。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所梁艳博士及其合作者通过研究发现,4亿年前后广泛生活在海洋中的几丁虫,并不是之前自然界普遍认为的某后生动物的卵,很有可能是独立的生物。该成果于7月3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生物研究期刊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

浩瀚海洋中,大小不过50微米~2000微米的几丁虫是名副其实的“沧海一粟”,但它却是科学界破解奥陶纪末期大灭绝等关键生物、环境事件的关键角色。很长一段时间,研究人员都不清楚这种微小的有机质化石究竟是什么,猜测它为某种浮游动物的卵。不过在对它的观察中,研究者发现,这种浮游生物“灭绝时期”的畸形率骤升至正常情况的100倍,畸形率增长的时间与灭绝时间高度吻合。研究者还在几丁虫的身体里发现了超标的金属,最终将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的“条件链”搭建完毕——气候变化导致大洋环流发生改变,海水厌氧后产生的高含量重金属,直接抑制了生物正常的生长与繁殖。

这一判定生物大灭绝的关键“功臣”,却一直处于“身份模糊”的尴尬境地中——亲缘关系、分类位置都不明确。近年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梁艳、唐鹏博士及其合作者聚焦几丁虫壳体大小的形态学差异,就几丁虫的生物学属性提出了新的看法。

研究人员比对了美国俄亥俄州上奥陶统两块微体样品中的几丁虫化石,对它们的形态大小进行了无差别度量。研究结果显示,该种的壳体长度相差3倍有余,且壳表纹饰及体室下部的收缩随着壳体变长愈发显著,其形态差异似乎更接近纵向生长而非种内差异。这一现象与现下主流的——几丁虫为卵或卵囊的学说相去甚远。

为进一步探索几丁虫形态差异的幅度及其生物学属性,研究人员收集整理了前人发表的57属378种几丁虫的最大最小壳长比,以及来自现代水生6门10纲45种无脊椎动物卵的大小差异值进行了类比研究。结果显示,当度量标本的数量足够时,几丁虫壳体的大小差异明显大于现代水生无脊椎动物卵的大小差异,说明其为后生动物的卵的可能性极低,更可能为一类独立的微体生物。

根据科学家提供的图片资料,几丁虫外形为长颈瓶状、壶状或圆筒状,看起来就像个光滑的“漂流瓶”。此次研究最大的收获在于,明确了几丁虫是一种独立的生物,具有自己的系统发生、发展与演化过程。“为它验明正身,将有利于科学界更完整地认识该类生物的分类与繁衍,古生物学始终是人类认识地球、了解生命起源的基础。”梁艳说。(王梦然)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content/201908/07/c12257.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