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这篇“蓝色文章”,引来8位院士“落笔”

来源:Hi威海客户端   发布时间:2019-08-02 15:54:27 

会见室外,晚风习习;会见室内,气氛热烈……7月31日晚,13本鲜红色的特聘顾问“聘书”交到了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等13位院士、专家的手中。

第二天一大早,特聘顾问们快速进入“角色”。在8月1日召开的海洋产业发展座谈会暨威海市海洋院士(专家)顾问团成立会议上,院士、专家们立足各自领域建言献策,为威海市海洋经济发展“把脉、会诊、指方向”,这也标志着威海市海洋发展院士(专家)顾问团正式成立。

1.png

威海市新成立的海洋发展院士(专家)顾问团层次、规格及“含金量”极高,共有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加入其中。

除了潘云鹤院士外,成员还包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唐启升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李家彪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吴有生院士,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周守为院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偲院士,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林忠钦院士。

2.jpg

13位院士、专家缘何齐聚威海,还成为了威海市“智囊团”?事情还得从1个月前说起,在走访对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时,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偶然得知“海洋强国战略研究2035”项目相关会议召开在即,但召开地址还没有选定。

得知这一消息后,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工作人员立即递出了威海的“蓝色名片”进行毛遂自荐,希望此次会议能在威海市召开,会议召集人唐启升院士欣然答应。

就这样,会议定于7月底在威海市召开。届时,全国几十位涉及海洋发展各个领域的院士、专家都将来威海参会。这么好的机会,如何才能把握住,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做起了会议的“文章”。

会议选址确定后的1周内,威海市海洋发展局负责人绞尽脑汁想办法,集体讨论数次后决定再请唐启升院士当一回“牵线人”,邀请有意愿的院士、专家为威海市海洋发展建言献策,并成为威海市海洋发展的特聘顾问,以这种方式让院士、专家留在威海、牵挂威海、服务威海。

3.jpg

一个会议,最终留住了13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蓝色智囊团”。看起来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其实是奋战在双招双引一线的工作人员平时功课做得足够多。

今年,威海市海洋发展局提出,既要“走下去”,又要“走出去”。上半年,共走访海洋企业128家,形成了包含260多项需求的“海洋科研需求清单”。同时,按区域划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海洋科研需求清单”,带着企业负责人一起,马不停蹄跑院所、高校。

与以往不同,这次对接走访区域范围更广,目标也更精准。最南跑到湛江,最北跑到哈尔滨,哪里有以海洋专业为特色的院校,哪里就有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工作人员的身影……半年下来,8个小组不止一次对接了全国41家涉海大院大所,共形成了包括800多个成果的“海洋科研成果清单”。

“第一次走访上海海事大学,校方表示威海的海洋经济在全国很出名,很希望能以威海为平台转化更多科研成果,不少企业需求这次都直接对接上了。”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张清单”已经“对接”出了146个合作意向、12个签约项目,还有一批重点项目即将签约。

吴有生院士所在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今年也迎来了这批来自威海的“客人”。吴有生院士表示,这次成为威海海洋发展院士(专家)顾问团的成员,首先是被威海的海洋优势所吸引,其次就是被这种积极主动的邀约所打动。

4.jpg

海洋发展院士(专家)顾问团的成立,为威海市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威海市海洋发展局负责人表示,威海市将与院士(专家)顾问团常通气,建立常态化、深层次、高水平的合作关系,助推威海市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吴有生院士说:“院士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个群体行为。每个院士身后,都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在为海洋经济发展努力着。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威海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关注和支持,不让特聘顾问成为一种形式。”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eihai.iqilu.com/whyaowen/2019/0802/4324019.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