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获得国际海底管理局批准!中国自然资源部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共建“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 | 设立于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2019年7月26日,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第25届会议上,《中国自然资源部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关于建立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的谅解备忘录(草案)》获得批准。
该备忘录将是海管局与其成员国签订的除东道国协议之外的首个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自然资源部与海管局将在华建立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该中心将设在位于中国青岛的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联合中心是面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放的致力于深海科学、技术、政策培训与研究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为发展中国家人员提供深海科学、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研究分析深海采矿发展方向及深海技术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海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各国和主管国际组织有责任“积极促进科学资料和信息的交流以及海洋科学研究所得的知识转让,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和转让,并通过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和科学人员提供适当教育和训练方案,加强发展中国家自主进行海洋科学研究的能力”。自然资源部与海管局共建联合中心是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践行 “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全球海洋合作的重要举措,是我国为促进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贡献,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勇于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
——消息综合自:自然资源部官方网站、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此前据新华网北京2018年4月10日电 自然资源部于2018年4月10日挂牌。作为统一管理山水林田湖草等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部门,自然资源部整合了原国土资源部及原国家海洋局、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和原国家林业局的相关职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也由自然资源部管理。
国际海底管理局作为全面管理国际海底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等活动的机构,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当前国际海底活动的重心已从勘探阶段向勘探与开发准备期过渡。因此,制定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采法典”是国际海底管理局这几年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作为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会的成员和勘探合同方,不但一向重视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工作,而且中国实体作为先驱投资者,已经获得了在国际海底区域五块专属勘探矿区、三种资源的勘探权。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是自然资源部直属的部委正司级事业单位,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国家深海基地项目占地390亩,征用海域62.7公顷。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4.95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24526平方米。
深海基地项目在国内史无前例,是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将建成面向全国具有多功能、全开放的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为实现中华民族“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宏伟夙愿,维护中国的海洋安全和海洋权益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未来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将凝聚全国深海科学研究的力量,吸引国内外海洋科技高端人才,成为深海科学技术开发的引擎以及深海产业孵化的桥头堡;将为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引导青岛成为深海装备及相关产业的重要基地,成为带动青岛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
主要职责:
(一)承担深海资源勘探、科学考察、环境观测等工作;
(二)负责深海基地调查船舶、重大装备等的运行和管理;
(三)承担深海装备的购置和改造,开展深海技术装备的研发和试验;
(四)负责潜航员和重大装备操作人员的选拔、培训和管理;
(五)承担深海科学与技术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
(六)开展深海技术成果的产业转化与服务;
(七)开展深海科学考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八)承办自然资源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相关阅读
我国在牙买加唱响“合作、贡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旋律
--中国大洋协会在国际海底管理局25届大会期间举行主题边会
【牙买加金斯敦消息】当地时间2019年7月23日,中国大洋协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第25届大会期间举办“合作、贡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边会,分享中国承包者自国际海底管理局成立25年以来为国际海底事务所作的贡献和努力。
边会由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刘峰主持,我驻牙买加大使、常驻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田琦、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洛奇先生到会并致辞。大会主席、牙买加外交外贸部长卡米拉•约翰逊•史密斯女士应邀参会,出席国际海底管理局第25届会议的各方代表160余人参加了边会。
田琦在致辞中对国际海底管理局25年来的工作表示肯定,并表示中方今后将继续深入参与国际海底事务,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和“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为指导,积极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海底事务,为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作出更大贡献。洛奇在致辞中对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坚持“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为国际海底管理局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做的积极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洛奇对中国大洋协会作为第一批先驱投资者、拥有三种资源勘探矿区的承包者,为国际海底管理局贡献保留区,为深海资源平行开发树立了典范,洛奇还对大洋协会为庆祝国际海底管理局成立25周年积极捐赠深海船舶、装备模型、深海样品表示感谢。
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张丹副研究员在边会上做了题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惠益分享,合作和贡献”的报告,阐述了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指引下建立惠益分享机制应遵循的指导原则,惠益分享的方式,中国及其承包者践行“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实践,为发展中国家培训人员、国际合作等领域取得的成就。
会议还邀请韩国海洋科学研究院的刘赞敏研究员就中韩多年来共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合作原则,在深海资源调查、深海技术研发、深海环境研究以及国际海底事务方面的合作进行了介绍。
边会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中国承包者积极履行承包者义务、愿为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国际海底事务的发展积极做贡献的意愿和信心。我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唱响了一曲“合作、贡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旋律。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Xs4yEOVrNTj6R6_-wsPI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