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们揭开深海海底的秘密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9-06-21 09:49:13 

   “一艘潜水器正缓缓穿过西印度洋。它有8组灯,一起打开时,光柱将面前八九米的地方映成了冰蓝色,仿佛将海水凿出了8条洞穴。潜水器的名字叫蛟龙号……”

近日,青年作家于潇湉创作的儿童小说《深蓝色的七千米》入选中宣部2019优秀主题出版物。这是一本赞扬我国海洋深潜探索事业巨大成就的儿童文学著作,也是我国首部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

■ 本报记者 崔鲸涛

▶故事:少年海洋梦乘“蛟龙”起航

   《深蓝色的七千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0岁男孩付初的爸爸是蛟龙号母船“向阳红09”号的大厨,这让他有些失望,因为他希望爸爸是名深潜英雄。在一次“向阳红09”船开放日活动中,付初结识了热爱海洋、立志成为潜航员的唐冉。唐冉以深潜英雄付云涛和唐佳霖为楷模,却因家庭条件所限,不得不暂时放弃梦想。两人虽相差10岁,却因对海洋和蛟龙号的迷恋而成为挚友。

    付初在爸爸的帮助下,鼓励和协助唐冉圆了成为潜航员学员并与深潜英雄一起探索7000米深海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他和唐冉结识了身世坎坷的女孩梅兰竹,并一起接受了蛟龙号总设计师和潜航员们的悉心指导。最终,付初理解了爸爸这份平凡而了不起的工作,也深深地爱上了这群可亲、可敬的英雄们。

    作者通过这群来自不同家庭、怀着对蛟龙号的热爱而走到一起的青少年的成长故事,将蛟龙号的科研工作融入引人入胜的情节中,塑造了蛟龙号团队鲜活的人物形象,弘扬了团队敢于吃苦、敢打硬仗的精神,向青少年树立正面榜样的同时,介绍了我国海洋自主科研事业的突出成绩和世界领先地位。

    “希望这本书能给孩子们揭开深海海底的秘密,并让他们在体会文学之美的同时,跟随故事情节深刻体验我国海洋深潜事业中蕴含的科学之美。”于潇湉说。

▶题材:让大国重器深入童心

    本书是我国海洋儿童文学第一次触碰“大国重器”这个主题。谈及创作的初衷,于潇湉对记者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想写一本书作为献礼,既厚重又有自己的感情。在写这本书前,我与海伴随了30多年。可对我来说,海就像一个蓝盖子,盖住了它的神秘和疯狂,也盖住了它的宝藏与资源。海平面下到底发生着什么,一直是我从小到大关心的事情。由于我对深海世界从小就充满了好奇,因此一直都很关注蛟龙号的新闻。在选择题材时,便不由得想到了蛟龙号。考虑到很多内陆地区的孩子不了解海洋,甚至是像我这样一个海边人都不够了解海洋,因此选择这个题材既有意义,又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将大国重器与儿童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易事。于潇湉先是联系了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说明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得到许可后,她前往深海中心采访了潜航员和蛟龙号主创团队。

    真正的困难是来自于潇湉自身科学知识及海洋知识的匮乏。回到家,于潇湉开始恶补相关知识。“我买了所有关于蛟龙号的书,还看了相关的纪录片。但这些知识都是零散片段,没有情节,把它们编织在故事中、为我所用是最难的。”她说,“蛟龙号是高科技的大国重器,一来看似和孩子没关联,二来专业性太强,说术语孩子肯定不懂。”

    所以,于潇湉避开了专业艰涩的技术知识,用最浅白的语言讲解了基本的常识。她把更多的笔力放在对下潜后海底地貌和生物的描写上,而这一部分恰恰是孩子最有兴趣的。除了专业知识的表达,在文学部分的表达,她用自己喜欢的诗性语言去书写。文学的思与美和科技的力与专,她是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去包裹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表示,《深蓝色的七千米》的最大特点是题材的开拓,以及海洋文化、海洋文明和科学题材的书写,对儿童文学写作本身有创新,体现了极强的现实主义写作精神。

    儿童文学作家詹亮浈在书评中说:“作者笔下的海洋书写和精神叙事,克服了题材的限制,也打破了传统立意的惯性。通过诗性的文字和巧妙的建构,在蛟龙号与小读者的心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让小读者在探索浩渺海洋世界和寻求精神升华的过程中,更加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加明晰了自身上的责任和重担。”

▶创作:把儿时的经历写进小说

在《深蓝色的七千米》的故事情节中,同样折射了于潇湉儿时的经历。

    于潇湉出身在青岛一个海洋科研家庭,父母都是海洋研究学者。在她十几岁时,她的妈妈因工作出海了一个月,给她寄回一本航海日记。“里边描写了海上的日出、伴游船侧的海豚,还有刚被鱼叉叉到甲板上、不停变换颜色的章鱼,以及被一望无际的海洋包裹所产生的孤独和壮美感。”于潇湉说。

    这件事情让于潇湉记忆深刻,这个她收到过的“最棒的礼物”,激起了于潇湉对海洋瑰丽的幻想。她也把这个情节写在了《深蓝色的七千米》中,付初的妈妈也收到了这样一本航海日记。

    其实,《深蓝色的七千米》不是于潇湉第一次创作海洋题材的文学作品。她还创作过关于保护海洋和海洋动物的力作《99克拉的海》和荣获第二届青铜葵花奖的《鲸鱼是楼下的海》。“我小时候住在鱼山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那是德国人留下的军营,后来用于大学实验楼。我住三楼,二楼的海洋生物标本室是我最好奇的地方。我总是停下来一次次透过钥匙孔看里边的海洋生物标本。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中,蓝色窗帘透出一种水一样的光,那些生物仿佛还活在水底。那真是非常魔幻而浪漫的时刻。”于潇湉也把这种经历写在了《鲸鱼是楼下的海》中,书的题目也是由此而来。

    这些儿时的经历、与海洋的缘分都影响着成年后于潇湉的文学创作,在完成《深蓝色的七千米》的创作之后,于潇湉在书结尾处的作者手记中反问自己:“十几岁的我,那个对着妈妈的航海日记向往不已的少女啊,我是否也圆了你一个梦呢?”

    “我非常热爱海洋,甚至希望能够看遍全世界的海。说到我的家乡、人生,就不能不提到海洋,我的书写也就不由自主地伸向海洋。未来,我会继续探讨青少年内心成长与蜕变,这个大主题会将贯穿于我所有创作中。”于潇湉说。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