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成报告:坚持生态型开发 保护每一颗“海上明珠”

来源:海洋财富网   发布时间:2019-06-04 16:06:06 

海岛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我国海上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强度大大增加,但是同时带来的环境恶化、资源锐减、灾害频发等问题也使得我国的海岛资源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相关法律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原因,我国的大部分海岛,特别是无居民海岛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近期,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海岛开发、保护方面的法规,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海岛资源等问题日渐引起各方关注。

   早在上古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就有一些居民移居近海海岛,海岛的开发初现端倪。但由于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海洋和海岛的认识只能是“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不可能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岛的开发只能表现为传统单一的模式。直到明中叶以后,岛屿的开发才由传统单一的模式向以农业、渔业、海上贸易等为主的多样并举的开发模式转变。

我国近海岛屿大多为面积较小的海岛,淡水等资源缺乏,有些海岛尚能作为渔民的暂时作业场所,有些海岛则不适于居住,完全没有开发的必要和可能。因此,早期移民开发的海岛大多为面积大、资源较丰富、位置较好的海岛。开发的过程一般是:渔民乘船出海捕鱼,捕鱼的过程中发现那些离岸较近的海岛,遂以此作为临时休息、修补渔船和渔具的地方,假如该岛比较大,又有淡水,人们就可能在岛上定居下来,渔汛来的时候出海捕鱼,平时则从事农业、畜牧业或盐业。我国沿海地区的许多海岛就是由渔民从事海上捕捞开始开发出来的。

        因岛制宜  综合开发

   因岛制宜,以旅游业为主导,结合渔业等传统产业综合开发,是目前海岛开发建设的主要方式。国外有夏威夷群岛、马尔代夫、巴厘岛等,国内有海南岛等,均是海岛开发的成功案例。如果将目光聚焦到我省,长岛县的发展尤其引人瞩目。长岛县是我省唯一的海岛县,素有“中国北方第一海岛”的美称,既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占有重要位置,又有丰富的旅游、渔业资源,通过对各项资源有计划的综合开发,海岛经济发展迅速。

  在旅游业发展方面,长岛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拥有半月湾等优质海岛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根据海岛特点,长岛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渔家乐”,让游人吃住在渔家、娱乐在渔村,并且每年4月都定期举办“渔家乐”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在渔业发展方面,长岛境内港湾众多,海域广阔,水质良好,适宜鱼、虾、贝、藻和底栖生物生长繁衍,自然生长贝、藻类138种,经济鱼、虾、蟹类30多种,是全国“鲍鱼、扇贝、海带”之乡。 近几年,长岛县在实施“耕海牧鱼”战略,向海洋进军的过程中,认真总结前些年单一品种养殖的经验教训,依靠科技进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立体养殖、贝藻兼养、“海底森林”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渔业发展之路。立体养殖,就是在水的上层藻类、中层挂养贝类、底层播养海珍品,各养殖品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代谢物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从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养殖生物“食物链”。“海底森林”,就是采取海底投石、裙带菜半人工采苗、海带育苗、保护海底藻类资源等技术来营造海底藻类森林长廊,不仅直接为海胆、鲍鱼等海珍品提供了饵料,而且起到稳定底质、减缓风浪、减少贝类死亡的作用。目前,长岛县养殖品种有海带、裙带菜、扇贝、鲍鱼、赤贝、黑裙鱼、螃蟹等,整个列岛周围70万亩水域形成了一个广阔的“海洋牧场”。

            生态优先 科学开发

前不久,我国公布了中国首批176个可以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名录。随后,国家海洋局又出台了《无居民海岛使用申请审批试行办法》。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涉及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8个省区,共计176个无居民海岛。其中,辽宁11个、山东5个、江苏2个、浙江31个、福建50个、广东60个、广西11个、海南6个。海岛开发主导用途涉及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工业、仓储、渔业、农林牧业、可再生能源、城乡建设 、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这些无居民海岛最长开发使用年限为50年,外籍人士和外资企业也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开发。

不久前完成的国家“908专项”海岛调查成果显示,我国共有海岛10100多个,其中大约9600个都是无居民海岛。专家认为,我国无居民海岛的开发潜力很大,如果第一批集中开发收效好,投资海岛的热情将被进一步激发出来,投资者、相关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都应做好准备。

   事实上,无居民海岛开发在国内早有先例。然而从沿海各地20多年间的尝试来看,海岛投资动辄花费千万元,多数却收效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从零开始,而后期资金投入却又往往难以预计。与此同时,无居民海岛大多生态环境脆弱,不少地区还得经受台风等自然灾害侵袭,如何走出一条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道路是各方应关注的焦点。

多年以来,许多“无人海岛”虽然面积狭小、地域结构单一、生态系统相对内陆更加脆弱,但凭借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渔业资源、便捷的海运条件等众多天赋优势,从未缺少人类活动。伴随人们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增多,海岛资源也被作为“人类开发海洋的远涉基地和前进支点”而被大规模开发,且渐有泛滥无序之势。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办公室主任吕彩霞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经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共计900多个,其中,农牧渔业用岛360多个、旅游娱乐用岛210多个、工业及交通运输用岛200多个、公共服务用岛130多个。“无人海岛”的无序开发已给海岛的脆弱生态带来严重破坏,对被破坏海岛的整治修复、提高海岛整体开发规划及综合利用效率以及提升《海岛保护法》认知度是当前开发海岛的主要任务。

由于海岛的随意性开发利用活动越来越频繁,导致海岛生态恶化,特别是无居民海岛的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国家“908专项”海岛调查成果,我国海岛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消失的海岛共计805个,其中由于围填海、炸岛挖沙而消失的海岛占了701个。专家认为,尽管此次推出的无居民海岛开发细则已经从使用金标准上,收取“生态补偿费”,体现了中国对海岛“保护优先、适度利用”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部门仍应加强审批监管,个人和企业在开发过程中也应当严格遵守前期规划。一旦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将很难逆转。

据被外界称为“中国第一岛主”的浙江人朱仁民称,他投入海岛开发的成本早已超越了几千万的资金投入,他投资开发的海岛位于浙江舟山的莲花洋上,形似一座卧睡的观音,因此起名为“莲花岛”。朱仁民起初就设想好,保护岛的独特形态,再配上一些艺术雕塑,让莲花岛成为免费供人参观的艺术品。经过几番商议,朱仁民花了近10万元买下了莲花岛40年的使用权。1996年,朱仁民正式开始了他的“岛主”生活。 按照他的规划,要保护莲花岛原有的轮廓线,在岛上建造艺术广场、纪念馆、艺术馆,再为它雕刻一些罗汉、观音佛像。然而他很快发现,尽管这座小岛与普陀山仅隔着不到两公里的海面,和世界三大渔港之一的沈家门距离不过800米,但终归是一座无人居住的海岛,开发难度大大超出想象。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朱仁民终于将原本荒芜的莲花岛打造成为一个永久免费参观的景点向世人开放。他表示,每一座岛都是大自然亿万年沉淀的精华,它是人类共有的资源,也值得让每一个人珍视保护。因此,在莲花岛开发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在不破坏海岛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建设。

与大陆相比,海岛地理环境独特,岛陆之间和岛屿之间的联系比较困难,海岛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有限,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有限。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科学的开发海岛资源,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李海清表示,海岛是壮大海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平台,是捍卫国家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中国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要在总结、借鉴其它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遵照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开发方式、开发规模、功能定位等,创造海岛开发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

在海岛生态建设方面,国外许多成功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国外海岛地区在进行开发和规划建设时,非常重视海岛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把生态保护型开发作为海岛旅游开发的第一自觉性理念,而且还制定了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同时,海岛上的建筑风格还要尽可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开发建设时要依山就势,一般不破坏地形、地貌。而且,海岛的开发一般都由政府或政府代表机构出面,对其进行科学而详尽的规划,有效地避免了因不合理开发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在规划设计时,就对度假区建筑限高15 m, 建筑物最高覆盖率25%,建筑材料采用独特风格的巴厘岛砖式建筑材料,户外广告牌也受到严格控制,只允许有方向的标志等;另外,各旅游度假区排放能的污水都要经过净化处理,加以循环利用;许多旅游度假区还规划出大面积区域作为自然保护区,使海岛自然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专家建议,今后我国在海岛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各个海岛不同的区位特色和环境容量,采取相应和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开发,提倡生态型开发的运作模式,保持海岛的地方特色和天然神韵。同时,还要制定海岛旅游区环境保护条例,建立海岛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和检测机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海岛旅游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以实现海岛旅游开发的永久性和可持续性。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