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洪 醉心大海的瑞安才子

来源:中国工程院   发布时间:2015-05-21 02:54:15 
人物名片:中国著名物理海洋学家,1939年出生于瑞安莘塍,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方国洪醉心于大海,在国内率先把数值方法应用于海洋环流与潮汐研究,构建了中国近海准确的潮汐潮流模型,同时主持开发了两代潮汐潮流区域预报系统。他同时在国际上最早提出潮波变分数值模式,在中国近海环流的数值模拟和动力学方面同样成就斐然,被誉为中国海流研究先驱。

“方老师的眼光太毒了”

儒雅、随和、幽默,和白发丛生的方国洪院士面对面,既是向师长问道,又似和邻家老伯闲谈。

在位于青岛的中国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没聊上几句,院士正好临时有要事,他带着歉意叫来学生魏泽勋博士接待。这倒好,魏博士揭了导师许多“底”。

魏泽勋从研究生起一直跟随方国洪。“方老师为人低调,平易,和我们这些徒子徒孙在一起,没有半点架子。”方国洪办公室门上有一块牌,上写:有事直接请进,所里以及青岛海洋大学的学生,方国洪来者不拒。有个学生在网上留言,第一次经过他办公室时很想进去,但一想自己“还太菜”,最终还是默默走开。

“方老师的眼光很毒,修改论文连错个标点都能看出来,这点我们又都很怕他。”魏泽勋告诉记者,方院士严谨、勤奋,周末经常窝在办公室、实验室加班;有一次发烧40摄氏度还坚持工作,大家看他两只眼睛通红都劝他回去,可他说吃过药了,没事,硬是坚持工作了一整天。“方老师当选院士是名至实归,不仅因为他的研究成果,同样还有他的学术精神。”

魏博士评价老师是虔诚的,他赞叹导师数学天赋极高、聪明,但“聪明”两字刚说出口,连忙换词。在他看来,一个学生以“聪明”论导师,未免太过轻巧了。

“不惧权威的少年郎”

我们把魏博士的话述给方院士,方院士呵呵笑起来,连忙摆手说“有些过了,有些过了”。对于远道而来的家乡记者,院士缓缓打开了话匣子。

方国洪1939年12月出生于瑞安莘塍,父亲方德植是著名数学家,曾任厦门大学数学系主任。方国洪从小显露数学天赋,五岁时心算能力便令人刮目相看。在学校里,他并不算一个用功的学生,更多的时间用来看《趣味天文》这类课外书,一边看一边琢磨。老师见他每次考试都不错,基本上都不干涉。1956年在瑞安中学毕业时,正值国家号召“向科学进军”,一心梦想将来也能造卫星、原子弹什么的方国洪,选择了南开大学物理系。

方国洪一心梦想着上天,却偏偏早早下了海。

1958年,恰逢新中国开展第一次近海海洋综合调查,当时由于科研人员紧缺,表现优秀的方国洪于被抽调到中科院河北分院,一边学习一边搞科研,从此和海洋结下不解之缘。不久方国洪转战青岛,承担的工作任务是对测回来的潮流数据进行分析。工具是一台机械式手摇计算机、一本海洋学常用数据表,简单至极。

方国洪的数学才能很快得到展现。解放初期我国对潮汐潮流的分析预报几乎是一片空白,当时世界上普遍采用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一代潮汐学宗师杜德森发明的方法,“杜德森法”存在缺陷,准确度也不够高。年仅22岁、还是一介大学生的方国洪运用方程优解办法,通过大量演算,于1960年提出了“准调和分潮方法”。该法明显胜过“杜德森法”,后经不断完善,印成表格在全国推广并编入《海洋调查规范》,成为国家标准。近半个世纪过后,仍在科研教学、工程应用中广泛应用。

掀翻“杜德森法”给初出茅庐的方国洪带来“不惧权威的少年郎”之美名,这样的故事紧接着再一次上演。

近海潮流预报是新中国海洋科研的一个重要项目,许多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为之忘我工作。当时我国采用的方法是国际上著名的“杜瓦宁法”,该法有独到之处,但计算繁琐,实际应用很不方便。方国洪通过攻关,提出一种全新的近海潮流永久预报方法,准确度与“杜瓦宁法”相当,但工作量仅是其的1/10。方国洪的方法应用后,涵盖渤、黄、东、南海北部、北部湾以及对马海峡等广大海域的近海潮流长期预报图表大大精简,更重要的是,它使中国全海区、多层次的潮流预报成为可能。方国洪因此被称为中国的“杜瓦宁”。最近几年,该方法被进一步电子化,使用者只要在电脑里输入船只时间、位置,所在海域实时潮流便一目了然,这对海洋运输、海上勘探乃至国防军事都具有重大意义。

“把实验室搬到家乡去”

在近50年科研生涯中,方国洪在海洋环境分析、预报和动力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不仅构建了中国近海准确的潮汐潮流模型,同时主持开发了两代潮汐潮流区域预报系统。方国洪的科研经历使他成为一个不服权威、喜欢向权威挑战的“科研斗士”。但面对记者的提问,老人先是紧皱眉头,随后哈哈大笑:“其实我本人是很尊重甚至崇拜权威的!权威们开创性的工作有着非凡营养。但凡事应该多看一面,多问一个为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科学研究还是要有新思维的。”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方国洪把主攻方向转向海洋环流,在中国近海环流研究中还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在国际上,他最早提出潮波变分数值模式,并对英国科学家泰勒提出的著名难题——“海湾潮波的解析解”给出了独到解释。目前,方国洪主持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以及中科院等多个重要课题,还与美国、印尼等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南海环流。年近七旬的老人没觉得当了院士是了不得的事,但这样一来继续工作的时间更多了,这太好了。

和大海打了一辈子交道,方国洪面对大海始终谦逊。他说海洋还蕴藏着太多的秘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按道理每月农历十五月亮离地球最近时海潮最大,但实际上天文大潮都要推迟一两天,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科学界至今尚无定论。“总之,海洋还有很多秘密,人类还有太多事要做”。

院士近年回温州次数渐渐少了,但对家乡时常挂念着、关注着,瑞安中学百年校庆时,院士特意捐了款。他说,很多人认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但归根结底,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是人才的世纪。温州和青岛一样,都是海滨城市,现在经济不错,基础教育也不错,如果能有一所更高水平的大学,将有利于人才的聚集,有利于未来的竞争。如果条件成熟,他本人非常愿意回家乡尽心尽力,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实验室搬到温州去。老人对家乡的眷念与期待溢于言表,最后,他提笔写下“祝愿家乡温州科技教育更加发展,涌现和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并通过本报,向家乡朋友们问好!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