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国家海洋博物馆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9-04-30 10:29:49 

    见证古海洋地质变迁和生命演化的古生物化石龙宫翁戎螺、长达9.4米的鲸鲨标本、承载着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原模型……这些在海洋科普书籍中难得一见的文明珍宝将于5月1日在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亮相。

    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的国家海洋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以人文与自然为主题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永久性海洋博物馆。那里有哪些叹为观止的藏品,它们背后又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玩转”国家海洋博物馆吧,先睹为快。


●场馆造型——“飞鱼”入海

    国家海洋博物馆馆体由5幢跨陆地、岸线、海域的白色流线型大型建筑组合而成,形象地演绎了自然生物从陆地向海洋延伸的动态形体之美。

    因为在造型设计中运用了隐喻的手法,从高空俯瞰,它既像跃入海面的鱼群,又似升腾转合的龙身,其优雅精致而充满张力的双曲“身段”令人对灵动的海洋元素产生无限遐想。

    博物馆不仅“秀外”,而且“慧中”。该馆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场馆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展览展示面积约2.3万平方米。以地球、海洋、生命、人类以及相互依存共生的系统为主题,分设海洋自然展区、中华海洋文明展区、海洋互动展区、宣教中心区、海洋生态展区、高端合作及临时展览区六大展区。

●“岩石测龄器”——菊石化石

   “远古海洋”展厅以地质年代为轴,通过展览三叶虫、菊石等1158件化石标本,讲述46亿年以来地球、海洋和生命的演化故事,是目前国内展品较全、面积最大的古海洋专题展厅。

    展厅内与恐龙一起灭绝的无脊椎动物——菊石引人关注。菊石属于软体动物头足纲,因壳体上复杂的缝合线像菊花一样而得名。它最早出现在距今约4亿年前的早泥盆世,是石炭纪到白垩纪最为典型的类群。菊石是推算岩石年代最有用的化石。利用菊石,专家可以将地质年代划分精确到50万年。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大部分时期,就是利用菊石以此种方法划分的。

●“镇馆之宝”—— 鲸鲨标本

   “今日海洋”展厅包括本底海洋、生命海洋、海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三大部分,共展出标本5000余件。其中,长达9.4米的鲸鲨标本,是国内近年来保存较为完好、体型最大的鲸鲨馆藏,堪称国家海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016年9月26日,有渔民在山东海域发现一头死亡鲸鲨。得知消息,博物馆筹建办迅速派人前往勘察,发现鲸鲨体型巨大、保存完整、表皮完好,体表散布淡色斑点与纵横交错的淡色带,有如棋盘,随即以冰堆方式进行防腐保护。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博物馆对鲸鲨遗体实施保护性征集。运抵天津后,馆方邀请了多学科专家将这头鲸鲨做成标本,用于展览和研究。

●“螺中瑰宝”——龙宫翁戎螺

    在“今日海洋”展厅内,有一只海螺十分神奇,工作人员称之为“螺中瑰宝”。

这只海螺呈钝圆锥形,高约15厘米,直径约20厘米,各螺层阶梯状微凸,螺肋夹带着类似火焰彩的红黄相间的斑纹,就像一簇簇向上窜起的火苗,闪烁着水晶般的光泽。

    它就是“龙宫翁戎螺”,出现于古生代寒武纪,距今约5.7亿年~4.9亿年。龙宫翁戎螺盛于中生代,到新生代渐趋绝迹。龙宫翁戎螺的珍贵,不仅仅在于它的美丽和罕见,更在于它具有研究古生物演变的科学价值。在漫长的岁月中,绝大部分物种不是灭绝就是变种,而龙宫翁戎螺却保持着与祖先相同的形态,堪称“海洋贝类中的活化石”。

●古船“名片”——宋元福船

    在海上对外交流展区,大型复原船体——宋元福船的模型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让人们看到了它的全貌。

    该船长27.8米,宽8.6米,它不仅再现了中国古代船舶的重大发明——“水密隔舱”技术,而且摇摆升降舵、传统绞车等多种古代先进结构组件,也复原了几近失传的古代造船技艺。作为远洋运输、海上作战的主要船型,当初,福船推动了我国和世界帆船制造业的发展。如今,它对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造船史及海上交通史,促进国际海洋航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孤品——大王乌贼

    大王乌贼是目前已知的第二大型软体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深海。它们白天在深海中休息,晚上到浅海觅食,人们很难发现它的踪迹。

    该馆收藏的大王乌贼塑化标本原材料来自浙江舟山,捕捞于太平洋。它体长8.3米,眼睛大而圆,体态保存完整,粗壮的触手和吸盘看上去非常凶猛。该标本国内仅此一件,也是博物馆重要展品之一。

    记者 李霞 郭松峤文并摄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