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1号”的国产深海三文鱼将带来千亿产值

来源:海洋网   发布时间:2019-04-16 10:33:28 

  原标题:“深蓝1号”的国产深海三文鱼已经长到5、6斤啦!将带来千亿产值

  “‘深蓝1号’养殖的国产三文鱼目前已经长到5、6斤重啦。”一见面,董双林教授就兴奋地向记者介绍,现在这些金贵的“鱼娃娃”已经离开“深蓝1号”网箱,从遥远而神秘的黄海冷水团转运到了近岸海洋牧场。2018年5月,随着我国首座用于深远海养殖的全潜式网箱“深蓝1号”在青岛下水,董双林带领团队在2012年提出的利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的设想,经过六年多的努力变成了现实。

  发起“海洋攻势”,打好海洋产业转型跨越这场硬仗,深远海养殖具有极大的增长空间。发展深远海绿色养殖模式,建设好海洋这座“蓝色粮仓”,为老百姓提供优质、清洁的蛋白质是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的梦想。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董双林教授就是这样一位“老水产”。央视《大国基业——中国智造》系列片曾专门介绍了他带领团队研究三文鱼在黄海冷水团养殖的故事。38年来,从内陆水库到远洋深海,董双林对水产养殖模式的探索从未停止。

  2012年后,董双林开始关注海水鱼类养殖,当得知我国十几种海水鱼类养殖的总产量还不足挪威一种三文鱼的养殖产量时,他的心里起了波澜:能不能通过鱼类离岸养殖,解决我国水产养殖的短板?我国有合适的养殖区域吗?

  “黄海冷水团位于黄海中部洼地的深层和底部,面积13万平方公里,接近一个山东省的陆域面积,是世界罕见的浅水层冷水团。该冷水团拥有5000亿立方米的水体,夏季底层水温低,非常适合养殖三文鱼。”在找到合适的养殖区域后,作为“黄海冷水团绿色高效养鱼项目”的技术“总舵手”,董双林带领科研团队开始攻克养殖技术难题。据介绍,日前“黄海冷水团绿色高效养鱼项目”已基本完成验证,中国海洋大学和日照、青岛西海岸新区当地的企业合作,在距青岛约120海里、距日照约130海里的黄海冷水团所在海域,正式启动深远海大规模养殖三文鱼。

  “现在我们采用的是深蓝系列网箱加养殖工船结合的养殖模式,网箱是养殖主体,养殖工船是管理主体。”董双林说,黄海冷水团的水质优良,在这里养殖的鱼类品质上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董双林保守地算了这样一笔账:该冷水团拥有5000亿方水体,假如按照1000立方米水养1尾鱼计算,可以养5亿尾;按每尾鱼4公斤计算,就是20亿公斤;如市场售价每公斤50元,产值就高达1000亿元。

  “与三文鱼养殖发达国家挪威和智利相比,我国实施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具有距消费市场近、人工成本低、养殖周期短(南黄海冷水团冬季水温较高)、水质好(距陆地130海里)、鱼患病风险小等优势。”董双林说,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餐桌上将多一道美味的国产优质三文鱼。对于深远海养殖,董双林坚信,海洋寄托着我国水产增养殖业的未来。“我国的耕地十分有限,我们未来的高质量动物蛋白的生产地应该在海洋,建设蓝色粮仓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深蓝1号’经过维修,今年5月将再下海。此外,我们将建造‘深蓝2号’网箱,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明年春天下海,可养殖100万尾鱼苗。”董双林说,“这是一个巨型的绿色能源的智能网箱,采用了我们许多专利技术,黄海冷水团三文鱼绿色养殖即将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未来这还将带动海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物联网、渔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催生山东远海冷水鱼产业集群的形成。

  “我们的‘深蓝1号’和三文鱼苗种培育中心放在了日照,但我们的疫苗生产、物流中心等可能会放在青岛。”“深蓝2号”由位于西海岸新区的山东深海冷水团海洋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公司副总经理张飞介绍,该项目总投资43.56亿元,利用智能深海大型网箱在黄海冷水团区域进行深海三文鱼养殖,规划深海养殖海域面积3000公顷,并建设700亩陆上产业园区和研发配套基地。项目5年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三文鱼4.5万吨。

  “我国海水养殖业很快将迎来新的发展浪潮。可以预期,经调整后的水产养殖业发展明天会更好!”董双林说,黄海冷水团养殖开发有望成为中国海水养殖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突破口,助力水产养殖业向深远海发展,实现真正的耕海牧渔。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Pasture/news/1/2019-04-16/61619.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