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渔业政策会如何影响渔业装备发展?

来源:中国船舶报   发布时间:2019-03-28 17:06:52 
微信图片_20190328170623.jpg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2019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为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要点》提出了六大方面15项重点工作。其中,持续提升远洋渔业发展质量、着力强化渔业资源养护修复、深入推进渔业油补政策改革等,将对渔业装备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业界人士认为,船企应进一步找准助推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努力为现代化渔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推动远洋渔业发展质量提升


远洋渔业是战略性产业,是建设“海洋强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点》提出,要持续提升远洋渔业发展质量,严控远洋渔船规模,试点建立远洋渔船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国际鱿鱼发展指数,做大做强鱿鱼产业,加快推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海外渔业综合基地建设,稳妥有序推进南极磷虾开发。


业界人士分析,一方面,我国远洋渔业发展成效显著,船舶数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2018年,我国加快推进南极磷虾资源规模化开发,成功派船赴南极海域58区实施探捕。另一方面,我国远洋渔业产业结构仍相对单一,产业链短,科技支撑和综合开发能力等仍然偏低。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开展,农业对外合作的稳步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实施,都对远洋渔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其中,技术装备的支撑作用不可或缺。业界人士建议,要以更新改造为主要手段,持续提高远洋渔船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同时,应加快在一些船用设备研制领域取得突破,逐步实现船用关键设备和部件国产化。另外,还应推进远洋渔业与互联网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渔船信息化水平


促进渔业资源养护修复


为强化渔业资源养护修复,《要点》要求,坚持不懈抓好海洋伏季休渔,按照2020年年底前沿海全部省份实施限额捕捞制度的要求,扩大限额捕捞试点范围,完成国内海洋捕捞总产量压减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和试点示范,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0个以上,组织编制海洋牧场系列技术规范。


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完成渔船拆解17000余艘、压减功率100多万千瓦,分别完成“十三五”压减目标的86%和69%,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海洋捕捞渔船快速增长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浙江、山东、辽宁、福建、广东等地限额捕捞试点全面启动,各项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不过,渔业领域高密度、高污染、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的生产方式依然存在,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保护渔业资源和水生野生动物的任务十分艰巨。业界人士分析,在提高渔业资源科考能力、发展环境友好型捕捞生产等方面,相关船企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随着海洋牧场建设成为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船企在促进渔业绿色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新一轮油补政策改革将启动


渔业油补政策对渔业装备市场影响极大。《要点》提出,切实抓好中央财政部门预算、渔业油补政策调整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专项转移支付以及基本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确保项目和资金执行进度;督促各地按照“省长负责制”要求,加强渔业油补政策调整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实施,着重抓好“退坡”资金使用和管理,注重规模效益;深入推进渔业油补政策改革,研究制订改革方案。


渔业油补政策自2006年开始实施,在2015年作出了一次重大调整。当年,财政部、原农业部印发了《关于调整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政策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以2014年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清算数为基数,在中央财政补贴规模不变的前提下,盘活存量,调整方式,逐步减少国内捕捞业油价补贴,到2019年,将国内捕捞业油价补贴降至2014年的40%。


业界人士分析,近年来,很多沿海地区用于海洋捕捞渔民的油价补贴逐年递减,用于渔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资金逐年增加,这有效改善了渔业装备水平,加快了渔业现代化步伐。启动新一轮渔业油价补贴政策改革,是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措施。未来,海洋渔船更新改造、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渔业资源调查、渔业信息化、休闲渔业等有望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

 

 

创新提速 助渔业转型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未来渔业发展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设施装备、产业组织和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要深度融入渔业发展,就必须聚焦科技创新,以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助推渔业现代化。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下一步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生态约束日趋严格,内陆和近海养殖急需转变发展模式,深远海养殖虽刚起步但前景广阔,近海捕捞的强度将逐年下降,远洋渔业规模将保持稳定但必须提高质量效益。我国渔业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跨越已成必然,渔业科技创新对渔业发展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对渔业装备科技创新而言,重在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目前,一些船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始在渔业装备领域发力,但渔业装备领域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缺少优质创新资源支持,存在“技术孤岛”和“信息孤岛”现象。因此,要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加强协同创新,共同提升渔业装备技术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跨行业、跨地区的渔业科技创新平台相继成立,确保这些平台在经费筹措、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人才管理、协同工作等方面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渔业装备科技创新取得实效。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开展“智能+”、深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项目,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的机遇,建立渔业装备协同创新工作模式;借助国家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契机,努力构建一流的科技创新协作平台。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vlzCCO70ydkcMWiJC3ZjTQ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