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传志:阳光港口的掌舵人

来源:汪静赫   发布时间:2015-05-21 02:54:45 

“没有日照港,就不会有今天的日照市”。这是一句毫不夸张的评语。一座城市,由一个蓬勃发展的港口来成就;一个港口,由一个勇于奋斗的人来掌舵。这个人的名字是杜传志,他就是现任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日照港1982年开工建设,1986年正式对外开港开放。在港口群雄争锋的时代,日照港仅用短短20年时间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亿吨港,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港口发展史上都是少有的。如今,日照港从原来单一煤炭输出港,发展成为国家能源和原材料运输的主要港口。日照港现拥有34个泊位、8000万吨年吞吐能力,总资产达200多亿元,在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山东省“一体两翼”战略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从21岁刚参加工作即来到日照港的杜传志来说,他的个人成长与日照港步步相随,他亲身见证并参与了日照港成长壮大的每一个阶段。“日照港的发展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作为一名日照港人,我的一点体会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媒体曾这样形容杜传志:形象温和、言辞恳切的杜传志,在下属的眼中是“坚强刚毅”的。这个土生土长的日照港人正掌舵着中国最年轻的亿吨港,走在充满希望的2009年。

一生事业

如果单从工作简历来看,杜传志是个经历相当简单的人,因为从大学毕业那天起,他就没离开过日照港。日照港是他一生最重要也是惟一的事业。

从21岁大学毕业来到开工建设中的日照港,杜传志经历了港口建港之初的艰辛,感受了日照港荣列亿吨港的欢庆,聆听了港口上市之锣的敲响,也品尝了面对挑战竞争奋起发展的收获。20多年的时光里,杜传志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日照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时至今日,这位“土生土长”的企业老总已经将自己的理想、激情与日照港紧紧联系在一起。

1982年,杜传志来到了日照港。此时的港口,既无城市依靠,又无老港依托,惟一拥有的是克服一切困难的意志和 “建港”精神。

在艰苦的条件下,日照港人率先推行工程投资包干,创新施工工艺,引进网络管理技术,科学安排工期,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世界最大的现代化开敞式煤炭专用码头。杜传志是他们其中的一员。1986年5月,石臼港通过国家验收,获国家银质工程奖、施工鲁班奖,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并入选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十大水运工程的首位,成为我国通向世界的又一座桥梁和改革开放的对外“窗口”。

日照港从诞生起,就处在我国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没有吃过一碗计划经济“安逸饭”。但是,日照港毫不迟疑地转入了生产、建设、经营并进,探索创新的时期。1986年,利用煤码头一期工程节余的1800万元资金,建成1个万吨级杂货泊位,这是日照港从单一煤炭输出港口向综合性大港迈出的实质性第一步;日照港投产当年,国家没有安排运输计划,日照港自我加压完成吞吐量264万吨;1991年1月,石臼港总体布局规划得到原交通部和省政府批复。综合性港口的蓝图第一次在人们面前展开;1993年,在一片争议声中,日照港与外资企业韩国大宇水泥合作向其出租泊位;作为国家大型一类企业,日照港没有安享自己的 “封号”,它不断自主扩能,从单一煤炭输出港向功能全面而强大的综合型港口迈进。

“我们不是业内的龙头,不是海运业领军的企业,但是我们却充满了旺盛的活力,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发展前景。”杜传志曾经这样评述他的企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日照港的20年相当于100年。这两个有着天壤之别的数字,却交织成一个令世人惊叹的事实:日照港用20年的时间走过了许多老港走过的100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港口跨入了中国亿吨大港行列,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亿吨大港。

这个历史性的飞跃发生在2006年。那一年,日照港取得了3项令人欣慰的成就:成长为全国沿海港口第9个亿吨大港;日照港股份公司的股票在沪市正式挂牌交易;日照港装卸效率刷新122项,其中矿石、煤炭的装卸效率在全国港口最高。

两年之后的 2008年 8月 24日 18时,日照港年生产吞吐量成功突破1亿吨,完成1.0007亿吨,同比增长16.8%,预计全年吞吐量超过1.56亿吨。

如今,极富港口特色的“阳光文化”,正如同阳光沐浴整个公司。在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里,日照港是阳光港口,它既是创业的平台,让员工充分享受日照港的发展成果,又是温馨的港湾,让中外客户充分享受日照港的阳光服务。“我们要打造一个阳光港口,就是让所有到港的客人感受真诚,共享阳光;让所有到港的船舶洗去灰尘,扬帆远航。”杜传志这样说道。

从1982年开工建设,一直到今天,日照港的发展是一个时代的足迹。“在荒滩上起步建设、在夹缝中生存发展、在竞争中成长壮大,日照港的发展历程,是改革开放30年的缩影。”杜传志这样说道。在他的眼中,同样映照着自己的人生历程。在过去的20多年里,杜传志与日照港同呼吸共命运,他们已经融为一体。

关键转身

“认准了事情,就必须坚持下去,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20年崛起亿吨大港,根源在于,几代日照港人矢志追求的信念从未改变。”这是杜传志的由衷之言。

20世纪末的日照港煤炭运输在港口吞吐量中的比重达到 70%以上,“只吐不吞”的港口,使大量运输煤炭的车辆不得不空车而返,单一煤炭输出港的地位未能得到扭转。

2001年8月,当时分管港口建设及前期工作的杜传志建议,在石臼港三期工程中规划建设铁矿石泊位,从煤炭泊位前端“转身”至东港区三期工程,就是这一“转身”,为亿吨大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及至2006年11月,日照港吞吐量突破亿吨之际,一组数据摆在人们面前:铁矿石占据了港口吞吐量的 “半壁江山”———54%的份额。

这一成功“转身”,何其关键,然而又何其困难。

2004年4月,国家发改委在烟台召开“渤海湾地区港口规划”座谈会。会上本来并没有 “日照港建设铁矿石泊位的议题”。作为列席代表出现的杜传志,抓住了这次机遇,全面汇报、四处游说,详细阐述日照港建设铁矿石泊位的地理条件、空车而去的浪费以及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杜传志得到了回报。随后,铁矿石泊位终于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20万吨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相继建成投产,使日照港与中西部腹地形成了“钟摆式”双向运输的新格局,港口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如今,在全国铁矿石进口量排名中,日照港高居第二位。

“正是我们有着坚忍不拔的品质,秉承为追求美好愿望而矢志不渝的精神,敢于‘亮剑’的气魄、勇于践诺的决心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才有了一个个美好愿望的实现,才有了中国沿海最年轻的亿吨大港。”杜传志这样满怀激情地说道。

敢于亮出跨入亿吨大港行列之“剑”,敢于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这就是日照港人的精神和气魄。同时,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冶金行业的快速膨胀也给亿吨大港目标实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今,日照港已经建设成为装卸设备世界专业化程度最高、工艺最先进、国内规模最大、泊位水深最深的20万吨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它也是全国沿海港口前沿吃水最深、后方堆场最大、现代化管理程度最高的集装箱专用码头,创下全国沿海港口建设史上的奇迹。

2006年5月20日,是日照港开港开放20周年的大喜日子。身为日照港董事长的杜传志此时做了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把庆祝20周年与亿吨大港放在年底一并举行。

各方质疑接踵而来:如果年底港口吞吐量没有突破亿吨,怎么办?杜传志对此毫不胆怯,基于对港口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此时的他信心百倍。

6个月之后,2006年11月25日,全港欢腾。日照港如原先杜传志所预想的那样,成为了全国最年轻的亿吨大港,比原定2007年实现亿吨大港目标整整提前了一年。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亿吨大港,日照港以“管理效益年”为主线,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不断增强员工的质量效益意识,努力打造“阳光港口,传载真诚”企业品牌,从根本上提高了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和效益水平。通过实施管理精细化工程,实现企业管理效能的最大化,进而缩短与世界一流港口的差距。2003年以来,先后创造了矿石卸船8106吨/小时的世界纪录,保持了煤炭装船9486吨/小时的全国纪录,创造了木片接卸全国纪录。2007年至今,日照港就有137项生产纪录被刷新。

合商共赢

在日照港内部流行着一个词:“竞合”,即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这种理念来自于杜传志。“合商共赢,要想赢,先得‘让’。别人的机遇中往往蕴含着自己的突破良机。”这是杜传志的一句名言。

1993年,日照港在全国一片“姓资”和“姓社”的讨论中打开了大门,与韩国大宇水泥合作,将一个2.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出租50年,并建设韩国大宇日照港粉磨站。从此,日照港对外开放之路越走越宽。中石油、中石化、济南钢铁、莱芜钢铁、青岛港、澳大利亚力拓、巴西CVRD……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60多家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直接参与日照港建设和经营。

“没有永远的对手,也没有永远的伙伴。在港口博弈中,要看着前方的路,走好脚下的路,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发展’。”杜传志很感慨。

日照港的快速增长离不开 “合力”的作用。2002年,日照港与兖矿集团、中煤集团、淄矿集团、晋城矿业集团、潞安矿业集团等五家大型煤炭企业组建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与济南钢铁、莱芜钢铁、邯郸钢铁、济源钢铁、海鑫钢铁等5家腹地内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钢铁企业,合资成立日照昱桥铁矿石装卸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20万吨和30万吨铁矿石专用码头,在全国沿海港口开创了以资产为纽带合作经营铁矿石装卸业务的先河。

为了拉长“短板”,日照港与北方最大集装箱港口的运营商青岛港集团合作发展集装箱业务。在泊位、堆场建设用地吃紧的情况下,日照港专门让出地块,把山水集团、大宇水泥等大型水泥生产企业请进港区。日照港还自己投资2000多万元,把皮带输送线直接修到了后方粮油企业的加工车间。让地还不要紧,日照港还把码头也“让”出来,五大钢铁与日照港共同建设经营矿石码头。2007年5月,日照港集团与青岛港集团签订了合作合约。根据合约,双方共同出资11.5亿元,成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各占有50%的股份,联手经营日照港的集装箱码头。

2008年1月,日照港与中国联合水泥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日照中联港口水泥有限公司。

2008年,日照港开始与中石化和中石油合作开辟原油运输业务,拟通过日照-仪征、日照-东明输油管线的建设,进一步扩大日照港服务腹地,提升日照港在国家原油运输格局中地位和影响,以此为契机拉动鲁南经济带、苏北地区、中原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重新布局。

正是由于这种“合力”使然,日照港现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沿海主枢纽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散货运输南部大通道主要出海口,全国矿石运输系统第一层次港口,全国重要的煤炭装船港,全国最大的散装水泥中转基地,中国北方第二大粮油加工中转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木材接卸集散基地和规模最大的液体化工集散地,集装箱内贸基本港和外贸支线港,国家规划的大型石油、天然气中转储运基地。

有媒体曾这样发问:“日照港为啥人缘那么好?”杜传志的回答是:“合商共赢,先得‘让’。让合作伙伴能赢,在别人的机遇中发展自己。合商共赢,需有‘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要对港口发展有利,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也可能变成合作伙伴。合商共赢,要选‘精’。合作伙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精选、优选合作者,通过市场竞争,逐步整合港口资源,改变结构,实现‘软着陆’。”

逐鹿资本市场

“港口成功上市比吞吐量过亿元更加意味深远。我们要通过资本运营等方式,把港口的资产优势转化为资金优势,从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配置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是3年前杜传志对媒体说过的话。

2008年11月的一天,一条被众多网站转载的新闻吸引了股民的目光。新闻中称:日照港发布公告,公司大股东日照港集团董事会决定,通过收购“日照CWB1”并行权方式继续增持日照港公司股份,按原定协议向日照港转让集团公司的西港区二期工程。这意味着,日照港集团将以权证约定的7.08元/股大量增持日照港股份,借机加快推进集团资产的整体上市,日照港也将因此成为首家回购权证的企业。在消息刺激下,日照CWB1当天并没有追随其他“末日轮”的权证继续跳水,而是大举上涨,最高冲至3.776元,在冲高回落后,收盘仍上涨1.08%,报收2.705元。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最年轻的亿吨大港依然延续着它的独特活力,在资本市场上昂首向前。

与此相得益彰的是杜传志的态度:“信心比金钱更重要,我们对日照港的未来充满信心,也许现在高价增持会被套,但套的只是时间!”

杜传志的满怀信心源自于他对于日照港实力的自信。

“高价增持更是源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杜传志这样说道,“任何投资者不可能比集团更了解日照港,尽管目前国内证券市场出现了大幅下跌的局面,经济的衰退也给港口运输带来负面影响,但日照港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杜传志表示,这优势表现在日照港集团离陆地最近、后方堆场最大、煤炭集港最多、货物疏港最快,这意味着许多企业可以把货场放在码头,企业实现零库存,大大降低运营成本,在目前整体经济不好的时候,成本的优势愈能显现,日照港的竞争优势也更加明显。在近期钢铁企业大规模减产的情况下,日照港的矿石码头每天仍有数十条船排队卸货。

更为难得的是,在目前港口业准备过冬的情况下,日照港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杜传志介绍说,一是山东铁路新规划日前出台,根据山东省新定的未来铁路建设规划,将新增泰安—莱芜—沂水—日照铁路线以及枣庄—临沂两条铁路线,到2010年,直通日照的铁路运力将由现在的7000万吨达到2亿多吨,作为山东南通道最终入海口的日照港将大大受益。二是2008年11月5日,山东钢铁集团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签订重组意向,山东日照精品钢基地的建设将大大加快,这将对日照港运力提出新的需求。三是山东济宁大型铁矿的发现,由于其特殊的品位且矿层较深,会带来更多的铁矿石的进出港机会。

2004年5月31日,日照港通过了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成为沿海港口竞争中的惟一胜利者。2006年9月19日至21日,股票发行前的关键时期,仅3天时间,日照港在机构投资者较集中的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举行了11场现场推介会,效率之高令人惊叹。2006年10月17日,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2.3亿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交易,募集资金10.8亿元。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新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实施后的第一家试点企业、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山东登陆境内市场第一股,同时它也是山东省首家上市港口企业和全国沿海港口4年来惟一的境内上市企业。上市后,日照港股份公司资产负债率由62.72%降为38.39%,改善了公司的负债结构,同时,每年减少贷款利息支出7000多万元。

2006年10月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厅,当上市锣声敲响的那一刻,日照港迈出了发展历程中值得铭记的重要一步。时隔3年,日照港的发展势头始终昂扬,在公众的眼中,这个角逐资本市场的阳光港口孕育着生机和希望。

“企业上市,就是在经营企业的未来。”杜传志说,“退一步讲,最好的机遇绝不会出现在‘万事俱备、四平八稳’的境遇下,要想抓好机遇,就要有冒险精神。”

杜传志,1961年12月生,山东郓城人,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现任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和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82年自西安公路学院毕业后进入日照港。历任日照港建设指挥部计划协调部经理、处长、副指挥、局长助理、日照港务局副局长、党委书记,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副总经理。2005年11月起主持集团工作,2006年5月正式就任集团董事长兼任党委书记。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