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鲷海钓妙招 钓饵选择上要投其所好

来源:中国海洋网   发布时间:2019-02-10 17:59:44 

  作为一种高级鱼类,黄脚立以其肉质细嫩鲜美著称。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熟知。

  黄脚立其实是黄鳍鲷的别称,属鲈形目鲷科鱼类,又名赤翅、黄立鱼、黄墙,潮汕地区则称其为胶辣鱼。在外观上,黄脚立和黑鲷(黑格)、黄锡鲷(枋头)类似。因其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在海水及咸淡水养殖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分布及习性 〉〉

  黄鳍鲷是一种海产暖水性浅海近岸鱼类,分布于红海、阿拉伯海沿岸、印度、印尼、日本、朝鲜、菲律宾和中国近海。

  黄鳍鲷喜栖息于岩礁海区,一般不进行长距离洄游,但是有明显的生殖迁移活动,在产卵期来临之前约两个月,从近岸半咸水海区向高盐的深海区移动,产卵后又回到近岸。

  在我国南方,黄鳍鲷近岸产卵适温为17℃至24℃,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产卵,1月至2月可见鱼苗。黄鳍鲷的生长速度较快,1龄鱼体长17厘米,体重150克;2龄鱼22厘米,330克;3龄鱼26厘米,560克,最大个体体长可达35厘米,体重3350克。幼鱼有雌雄同体现象,1龄鱼性腺开始发育,至2龄即发育成熟。

  黄鳍鲷是杂食性鱼类,摄食贝类、长毛对虾、蟹类、藻类和有机碎屑。仔鱼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每当初夏,水温回升到17℃时,摄食量开始增加,20℃时,摄食活动最频繁。一般在黄昏前摄食活动最强烈,下半夜很少或暂停摄食。

  形态特征 〉〉

  黄鳍鲷长约15厘米至25厘米,身体呈椭圆形,侧扁,背面狭窄,腹面钝圆。体高,头部尖。背鳍鳍棘部与鳍条相连。尾叉形。体色青灰带黄,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沿鳞片而行。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呈灰黑色,腹鳍、臀鳍的大部分及尾鳍下叶为黄色。

  运输及价格 〉〉

  黄鳍鲷肉质鲜美,营养价值较高,被视为性价比较高的海鲜品种。目前,黄鳍鲷商品鱼的物流运输以冰冻保鲜为主,较少活鱼运输,主要考虑活鱼运输时对鱼体损伤大,且带水运输鱼量少。一般从养殖户手中收来符合上市规格的黄鳍鲷,就地冰冻,运输回来后才进行规格分拣,之后用泡沫箱加冰打包。

  不过,不管黄鳍鲷的养殖品种如何成功,味道和肉质终究比不上野生品种,价格亦然,现在市面上的黄鳍鲷95%是养殖品种,而野生品种一斤可以卖到80元至100元。

  平鲷又称黄锡鲷,也称为香头鱼、枋头,在外观上和黄鳍鲷有些相似,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要注意区分。黄锡鲷头部比较大,体型比较宽,腹部无刺。黄鳍鲷头小而尖,体型匀称刺大。

  经典做法 〉〉

  黄鳍鲷鲜食、腌制均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黄鳍鲷肉质细嫩,并不适合红烧。另外,根据鱼的大小,较小的鱼可以采用干煎或者豉汁蒸;1斤至2斤煮汤最佳;2斤以上清蒸最佳。

  清蒸往往最能体现黄鳍鲷的鲜美,将鱼去除鳞片和内脏后洗净,在鱼身上斜切3刀后置于盘中,加上葱姜,撒上少许盐,即可放入蒸柜蒸制数分钟,成菜肉质细嫩,十分鲜美。

  除了清蒸以外,加入蒸鱼豉油和少许花生油成菜同样鲜美,适合宴席推出。

  黄鳍鲷也非常适合煮汤。将处理后的黄鳍鲷先在油锅里煎至表皮金黄,然后加水炖煮,成菜鱼汤奶白,十分适合产妇在泌乳期食用,营养又美味。

  海钓小妙招 〉〉

  黄鳍鲷进食比较谨慎,发现食饵即吸进再吐出,反复多次,确认安全之后才会再次吸入吞下。黄鳍鲷虽然属于杂食性鱼类,但对食物比较挑剔,因此在钓饵的选择上,最好做到投其所好。

  黄鳍鲷对鲜活的钓饵比较感兴趣,因此挂饵时最好能使钓饵在钩上存活较长的时间。常用的钓饵有:软壳蟹、牡蛎、活虾、虫饵、南极虾。

  使用上述钓饵时,有3个需要注意的地方:1.如果使用活虾,体型不宜过大,以5厘米左右长的小活虾为最佳;2.使用虫饵,建议选择红虫;3.使用牡蛎时,建议使用褶牡蛎。

该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文链接:http://www.hellosea.net/Fishing/3/2019-01-24/58273.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