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鳌山卫海蛎子迎来大丰收!一条小船收3000斤!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发布时间:2019-01-08 21:07:25 

 

海蛎上岸后清理杂质整理成品



  近日,在即墨鳌山卫街道神汤沟村百余条小渔船,纷纷出海捕捞海蛎,经过3个小时的海上作业后归来,平均一条小船就能收获约3000斤海蛎。渔民介绍,因为今年降水多,河流入海后近海区域淡水比例高,微生物多,因此今年海蛎子格外肥美。目前,因今年海蛎产量高味道鲜,在市场上销路很好,许多市民开车到码头亲自购买,价格基本与往年持平。 
     
  据了解,坐落在鳌山湾畔的即墨鳌山卫街道神汤沟村,从清代起就有养殖海蛎子的传统,但那时的养殖面积不成规模,主要靠采收野生海蛎子为主,一直到了解放后,随着海洋资源的缺乏,2003年起,渔民开始在海上大面积养殖海蛎子,现在成了主要的海上养殖产业。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海蛎上岸后清理杂质整理成品
       
  每天凌晨4点左右神汤沟村的渔船都会集体出发,航行大约半个小时,来到自家海蛎养殖区,开始拉起海平面上漂浮的一根根养殖绳,长在绳子上的海蛎子,一串串地被拉到了渔船上。“一根两米多长的养殖绳至少有15斤海蛎,每根的价值至少15元,别看这捕获海蛎子简单,冬天的海上格外的冷,特意换上一件加厚棉衣每天同样的动作要重复做几百次次,也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工作,从凌晨5点到上午9点多,一共4小多小时,拉回大约3000多斤海蛎子,一条小船每天的捕捞作业,都是由一个人完成的。”渔民于水青告诉记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上岸后海蛎主要有两种销售方式,一是带壳、二是人工去壳的蛎子肉。”于水青出海归来后,将船上的海蛎子装车运回家中,两名渔家大姨拿着工具正在剥蛎子壳,剥出来的蛎子肉集中装在一个大桶里。“这一桶剥满大约40斤,一个人一天干下来能剥一桶,每斤可以赚3元手工费。”一名正在剥海蛎子的大姨告诉记者。
       
  据神汤沟村支部书记于国清介绍:“神汤沟村目前有80户海蛎养殖户,每户年产量12万斤以上,海蛎的批发价格这些年没有太大的波动,每斤批发价格在1.3至1.5元之间,而纯蛎子肉每斤批发价在12元,今年由于天气、环境等有利因素,海蛎的产量相较于往年更高,每户收入也增长了,在15万到20万之间,是自2003年养殖海蛎以来村民收入最高的一年,此外村里近年来还带头成立了神汤沟村渔业合作社,由100余户村民集体入股,共同经营,为村民寻找致富之路。”
    
  鳌山卫街道办事处宣传办主任王志茂告诉记者,因为有河流从即墨鳌山湾入海,所以这里的单细胞藻类含量非常丰富,给海蛎子生长提供了充分的饵料,适合海蛎子生长。每年7月初,海蛎子……查看原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377493.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