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免费学技能 农民有了“职业范儿”
日前,在威海南海新区万和七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草莓大棚里,草莓苗竞相生长,一番绿意葱茏、蓬勃旺盛的喜人景象。眼前的景象,让前来进行培训学习的种植户们惊叹不已。
“草莓花怎么修剪?”“养护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这一个个从棚顶上往下垂吊着的装满黄色粉末的小罐子是干什么用的?”……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从人群中发出,万和七彩农业科技的种植技术人员隋晓梅有点应付不过来。
来自威海农科院的生物工程中心主任包永佶帮着隋晓梅讲解着:“这些垂吊着的黄色小罐子叫做硫磺灯,能够防治各种真菌性病害,常用于大棚种植,另外,大家看看大棚里的一条条灌溉管道,也是一项新技术,通过将大棚划区管理,可以做到各区域的灌溉用水不回流不污染,避免病虫害大范围传播扩散,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南海新区的田间地头迎来了新型职业农民学习潮。现代化种植景象以及现场讲述的一条条种植知识,让南海新区小观镇徐家庄的苹果种植户徐成术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对于咱们农民来说,最好的学习就是到种植基地、农业大户的田间手把手地跟班学习,这次参加了这个培训班,看到了大公司的经验,打开了思路,下一步,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也要多在提高品牌质量上下功夫。”
徐成术口中的培训班是南海新区举办的2018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为期6天,共有50余名来自南海新区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农业大户负责人参加培训。从苹果产业新技术到大田农作物栽培管理再到农药化肥的安全应用……培训班的培训内容涵盖了农业发展实践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来自威海农科院的专家为学员们进行专业教学,通过下田地、进课堂等多种形式,学习现代农业经验知识。
对于小观镇隋家庄的邢小雪而言,参加此次培训班最让她受益的是专家对于苹果病虫害的详细讲解:“哪些症状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专家都讲的很清晰,也让我们在以后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能更加科学地采取措施。”
邢小雪等学员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班。“上个月,区里也组织我们参加了培训,有理论课也有实践课,真的能感觉到现在咱们农民也越来越有‘职业范儿’了。”邢小雪说。
万和七彩农业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职业农民越来越有吸引力,南海新区花大力气搭建起农民在家门口就能零成本“上学”的平台,全力推行新型农民培训、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前置转移培训等,为农业大户教方法,为社区居民传技能。据南海新区农业与海洋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南海新区将持续推进职业农民培训,常态化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丰富培训形式,贴近群众,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引导应用于实际,力争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推动农民致富和产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在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精准脱贫中,南海新区为了让更多居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连续多年开办农村劳动力前置转移培训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产业发展特点,为法定劳动年龄段内的转移劳动力进行免费技能培训,让居民掌握一技之能。同时,还建立培训基地,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按照区内企业职工需求以及区内居民意愿,长期开设电子商务、育婴、面点、绿化和建筑施工等多种技能培训班,实现技能培训“零距离”、“零门槛”。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whnh.gov.cn/art/2018/12/26/art_40968_1504031.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