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技改忙产销两旺,招商引资高标准量质并进,项目建设抢进度热火朝天……南海新区正擎着“二次创业产业突破、创新发展三年攻坚”的大旗,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重点工程为引线,以高端人才为引领,着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海洋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等各项工作,使得一大批高精尖项目抢滩登陆、开花结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明池玻璃项目生产车间内,工人加紧生产
招大引强 产业集群加快集聚
在山东华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00台CNC精密加工设备占了大半个车间,一批批生产出的手机及电脑终端金属零部件产品销往华为、苹果等公司。
“这只是我们一半的规模,到年底生产规模要达到500台,并且从明年开始还要进行智能化建设,引进机器人设备,建设‘无人工厂’。”山东华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制造总监王林大说。
华港智能科技从签约落地到投入生产仅用了50天时间,刷新了“南海速度”。为切实提高效率,在项目的引入上,南海9大产业发展指挥部扑在各自产业上,拿出行家里手的本领,钻研产业现状,谋划未来走势;在项目建设上,建设工人、机关干部全员上阵,全力以赴,夜以继日抓推进;在项目服务上,刀刃向内,通堵点补漏点,让政务服务更高效。
“干、拼、抢”的精气神,催生出一大批“大”“高”项目在南海新区落地开花。
“大”是规模大、气魄大。总投资70亿元的铝应用产业园,将依托中铝集团,构建“人才+金融+产业”体系与“铝基材料+铝轻量化+铝智能制造”三大产业园布局,打造整个铝应用产业链条。总投资67亿元的三角华阳分公司,按照工业4.0标准设计建设世界一流智能化高档乘用胎生产线,一期400万条生产线已投产,二期600万条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总投资6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已经储备了一批好项目入驻。投资25亿元的天润曲轴南海产业园,已有大曲轴加工、船用曲轴锻造等项目投产。
“高”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石墨烯产业园引入多名知名院士以及一批高层次人才,让顶尖技术人才服务于产业园,还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顶尖院所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石墨烯产业集群。润辉生物科技建设的生物多肽生产车间已经开始陆续安装设备,整个车间年产值可达四五十亿元,真正实现“亩产论英雄”。汇衍医药科技项目是已立项的精准医疗靶向新药项目,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正在建设的德尔智能科技项目,是一家高新技术型企业,主要生产高档精密数控机床及智能化生产线,目前整体工程基本完工,力争年底前进行试生产。正在进行基础施工的东顺环保科技项目建成后年处置能力可达13.7万吨,填埋库区总设计使用年限达到40年,将有力地承担起处置全市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重任。
“南海新区从零起步,面临种种困难,但只要我们用心实干,放大优势,用好政策,搭建产业园区平台,创新精准招商模式,扎实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勇于攀高枝,敢谈大品牌,一定能实现弯道超车、领先一步。”南海新区管委负责人说。
产业剑指高端,服务朝下聚焦,项目聚集水到渠成。今年,南海新区新引进落地了硅碳复合材料、海藻多糖生物医药、智能终端产业链全制成等20多个新动能项目,还有永固装配式建筑、金尔生物科技、鑫视界等一大批新项目建成或投产,带动着产业集群加快集聚。
科技引领 创新活力越来越强劲
在明池玻璃生产车间里,处处是智能设备忙碌的身影,一片钢化玻璃的生产周期仅为8秒。明池玻璃曾经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如今已成为上汽通用的A级供货商,供应福田汽车80%的车用玻璃,今年还全面并入通用集团全球供货体系,向着国际市场一路高歌猛进。
从乡镇企业变为国际大公司,引领其华丽转身的正是科技创新。在提质增效中,明池玻璃不仅从外面引进招募高级管理人才,还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到科研院所学习先进技术,使得超八成的员工参与到技术创新当中,被认定为威海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该公司还将再上6条生产线,年产能提升到300万台套。
明池玻璃是南海新区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科技引领下的创新正潮涌南海,创新因子全面融入了产业发展的血液之中,拉动着价值链向高端延伸,持续集聚创新资源,用创新激活新经济。
在创新平台建设上,打造两个专业孵化器。国家级孵化器蓝色创业谷的孵化器、加速器两板块产业链承载平台正越做越大,吸纳、支撑创新的活力正不断加强。今年,新引进了汇科科技、鑫视界、联合影像、红十三大健康等一批企业,进驻企业和研发机构的总数超过200家。正在建设的华山金屿双创孵化产业园,重点打造新动能载体服务平台,集双创助推、科技成果交易展示、投资融资、新兴产业转移、企业上市孵化等于一体,已经有一批企业和项目入驻。
高校科研院所是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南海新区厚植科教谋长远,向高校科研院所深挖创新源泉。目前已引进北交大(威海)、中铝大学、北交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等国内外大学以及西北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研究院、山东交通学院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正在建设的北京高科威海科创城已有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1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确定入驻,将吸引大批院士、博士等顶尖人才和科研团队进驻,为南海新区发展新动能提供高端人才支撑。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whnh.gov.cn/art/2018/11/28/art_40965_1485163.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