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公司金融论坛在青岛成功举办

来源:微信   发布时间:2018-11-26 15:24:45 

摘要:11月24日,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由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和青岛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公司金融论坛在青岛市即墨区举办。

微信图片_20181126151755.jpg

       11月24日,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由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和青岛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公司金融论坛在青岛市即墨区举办。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中国社科院、上海证券交易所、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山东省社科院、山东省社科联、吉林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集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华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烟台大学、烟台工商学院、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管理学院和青岛大学等近百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各类智库的专家学者、财经类媒体记者,省内部分地市政府部门、金融办负责人和金融机构、省管大型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高管等400多人参加了本届论坛。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王继东、青岛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锋、青岛市即墨区区长吕涛以及中央驻青岛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等出席了论坛开幕式,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青岛大学副校长于永明主持了论坛开幕式。

微信图片_20181126151802.jpg

青岛大学校长 夏东伟

微信图片_20181126151805.jpg

青岛大学副校长 于永明

  夏东伟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到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到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地在时间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中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青岛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从国内外引进了一批高水平人才,建立了一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完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公司金融论坛创办于2012年,论坛的初衷在于推动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繁荣我国金融学研究、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论坛已在济南、青岛等地连续成功举办六届,每届论坛同时发布《中国投资银行竞争力研究报告》、《山东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评价报告》等高质量、高水平年度研究报告。中国公司金融论坛已成为山东省连续举办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金融盛会。

微信图片_20181126151807.jpg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王继东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王继东在开幕式上介绍了全省金融发展情况。王继东说,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认真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出台了《山东省现代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并把现代金融业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大重点产业之一进行培育。近年来。全省金融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7年实现增加值370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5.1%。截止今年9月末,全省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9.6万亿元、7.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108亿元和5964亿元,实现直接融资3428亿元,其中股票融资278亿元,债券发行3150亿元,实现保费收入2415亿元。资本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全省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96家。区域股权市场作为全省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作用日益凸显,挂牌企业数量达到4114家,债权融资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共发行各类公司信用类债券328只,融资3150亿元。全省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总数达到519家,管理基金规模1850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推动山东资本市场跨越式发展:一是必须牢牢把握政策机遇; 二是必须着力服务并发挥实体经济优势;三是必须打造规范运行的市场主体,四是必须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微信图片_20181126151810.jpg

青岛市金融办副主任 王锋

  青岛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锋在论坛开幕式上介绍了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情况。王锋说,青岛是我国唯一获得国务院批复的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四年多来,在国家相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和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财富管理试验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年9月12日,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发布,青岛排名升至31位,连续五次跻身全球金融中心的前50名。在财富管理试验区的建设过程当中,青岛十分注重畅通社会财富和实体经济的对接渠道,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间接融资方面,银行信贷投放逐年增加,到10月末,全市的本外币贷款余额接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比年初增加1499.1亿元,比去年多增了62.4亿元。在目前这么一个融资环境下,青岛的间接融资应该说取得了较快的增速,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直接融资方面,前十个月通过上市、挂牌、发债,共募集资金1290.5亿元,比去年多增了469.2亿元,直接融资对我市的实体经济也进行了有力的支持。

微信图片_20181126151816.jpg

全国社保理事会原副理事长 王忠民

微信图片_20181126151827.jpg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晓求

微信图片_20181126151830.jpg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 谭雅玲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从基金与金融关系的角度,阐述了财富管理的本质、形式与逻辑。王忠民认为,基金不仅改变了公司的资本结构,也改变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基金对经济的作用从微观主体一直影响到国家层面,可以说,基金改变了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建议。吴晓求认为,中国是个大国,必须构建一个与大国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大国金融的核心就是开放,是市场化+开放+技术化,开放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把中国资本市场构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从当前汇率波动的话题入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中美贸易摩擦与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谭雅玲认为,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强大起来,但是我们还存在人民币不可兑换的软肋。我们要围绕着人民币可兑换,把经济做实、做强,把市场做全、完整,同时还要技术精准、有市场主见,只有这样人民币才能最终走出国门。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述存、中国证监会国际业务部原副主任刘李胜、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原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中国证监会中证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陈柳钦等围绕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球资本市场与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新机遇、中国资本市场转型升级与生态系统再造、资本市场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以及绿色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微信图片_20181126151833.jpg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国茂

  在本届论坛上,社科文献出版社和青岛大学资本市场研究院还举行了蓝皮书成果发布会,对《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18)》、《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8)》和《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8)》三本年度研究报告进行发布。青岛大学资本市场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教授、蓝皮书主编孙国茂教授在发布会上对三本蓝皮书的选题背景、应用价值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孙国茂教授对媒体表示,青岛大学资本市场研究院是一个开放的高校研究平台,通过与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和齐鲁财富网等机构合作,建立研究团队,探索新的高校智库建设模式和科研平台运作模式,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孙国茂教授说,高校的科研平台应该通过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本届论坛还设立了平行论坛,来自80多所高校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闭门研讨会议,围绕公司金融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微信图片_20181126151835.jpg

论坛现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