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先行创新“三海”军民融合机制

来源:海洋网   发布时间:2018-11-19 16:03:35 

  原标题:青岛西海岸新区先行先试 创新“三海”军民融合机制

俯瞰海军公园。

沿海一线风光。

  201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国家赋予西海岸的使命之一,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总体指导下,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应运而生,成为青岛、山东乃至全国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试验田”。

  青岛市发挥西海岸新区先行先试、核心引领作用,突出海洋海军海防特色和优势,创新深海协同、远海保障、海上动员“三海”融合机制,为其他领域融合趟出新路子,为突出特色彰显优势开展军民深度融合提供有益借鉴。

  聚焦海洋 创新深海协同机制

  青岛依海而生、因海而兴,海域面积12240平方公里,是全国知名的海洋科学城,汇聚了全国70%的涉海领域两院院士、50%的海洋高层次人才和30%的海洋科研机构,承担了“863”、“973”计划中55%和90%的海洋科研项目。

  青岛发挥海洋科技优势,加强科技融合,建立军地共建共研共享机制,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抢占海洋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

  创新平台共建。青岛以西海岸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中心为依托,着眼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引领性、顛覆性“五个技术”,协同推进国家深海基地、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海上综合试验场、E级超算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平合+联盟”等模式,建立军政企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资源统筹融合、科研设施共建共用。

  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集中引进建设中科院大学、哈工程大学等涉海涉军知名院校,规划建设古镇口科教创新区,打造人才培养、基础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的科教创新平台,一座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开放式科教创新区正在崛起。

  科技装备共研。以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为主体着眼协同推进深海科技装备研发生产,成立海洋科技装备研发制造联盟,探索建立“小核心、大协作、股权制、市场化”的实体化内部运作机制。围绕海军技术装备保障需求,设立技术装备保障中心,组建军地需求对接、资源整合设计、技术保障调度、科技创新协作四个工作室,由220家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组建技术保障联盟,全面提升舰船装备维修保障水平。

  信息数据共享。青岛以军民融合海洋大数据共享平台为支撑,整合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事局、西海岸新区等单位海洋环境数据资源,建立军民互联、融合共享的海洋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加强军地协作,联合制定海洋信息数据共建共享实施办法,建立环境数据收集共享机制,促进信息设施合建共用、信息分析和应用系统共建共用,加强水文气象、科考、海上安全等信息资源共享利用。

  聚焦海军 创新远海保障机制

  青岛是全国著名的海军城,人民军队的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第一支潜艇部队、第一所海军航校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在此驻泊。立足提升海军远海行动支撑保障能力,推动建立高层协调推进机制,探索实施岸基保障、海上伴随保障、海外保障等模式。

  岸基保障。青岛以综合保障基地为依托,以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为平台,围绕海军任务需求,实施点对点对接、定向服务,提供军需物资、装备技术、检测维修、医疗卫生等社会化、市场化、精准化靠前保障。坚持平战结合、军民兼容,建立港口码头贯彻国防要求联合论证、标准对接、融资建设、维护保养等常态化管理机制。

  海上伴随保障。青岛围绕海军伴随补给保障任务,提供装备维修、技术保障、食品医疗等外协服务,整合靠前保障工作站和军工单位力量资源,实行随员、带件、技术指导一体化服务。加强医疗卫勤伴随保障服务,依托青岛市西海岸医院等优质资源,提升医疗遂行保障能力。围绕海军接力保障任务,组建商船海上伴随保障服务联盟,组织商船提供物资前送、卫勤等保障服务,建立市场化补偿等政策机制。

  海外保障。青岛港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都有贸易往来,青岛发挥“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优势,探索海外补给,整合利用境外资源,提升海外资源统筹能力。

  聚焦海防 创新应急动员机制

  青岛是海防重镇,地处东部陆海要冲,扼守京津海洋门户,处于重要战略方向。适应海上复杂、艰巨形势,加强海防融合建设,加强应急动员,着力建立平战结合、防管一体、深度融合的海防体系,提高协同应急应战应对能力。

  海防力量体系。推动构建防卫作战力量、海上执法力量、海上救援力量、应急处突力量、支援保障力量五大力量体系,着力创新民船支援保障力量体系建设机制。按照国家标准,根据运输投送、海上补给、卫勤保障、工程保障、装备维修、维权作业等保障需求对不同类型船舶功能要求,分类开展存量民船加改装试点。制定民船贯彻国防要求管理办法,明确改建新建、调用征用流程、技术标准,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民用运力国防动员补偿补助机制。组建民用运力国防动员联盟,实施民船编队管理机制,依托北斗星通船舶安全保障集中监控平合实行“船联网”管理模式,加强常态化实战演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海防设施体系。着眼陆海统筹、港铁联运、平战结合加强道路设施贯彻国防要求力度,满足军事运输要求;依托铁路沿线大型物流园区,建设战略物资铁路运输中转站。着眼提升军警民联防信息化水平,加强智能化设施建设,实施“智慧岛礁”建设工程。加强海防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对接,建立项目一体论证、标准对接、费用分担、共同监管的建设管理机制。

  海防管控体系。强化改革创新,构建军地联管联防联控体系,加强管控能力建设,重点建立完善应急应战军地指挥协调体系和信息联动研判机制、联防联演机制、联合处突机制“一个体系、三个机制”,开展扫海警戒、国防动员体系与突发事件应急体系融合发展等试点,推动指挥协调力量、专业队伍、设施物资等要素领域融合共享。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2/55555.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