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专家聚会研讨联防联治有害赤潮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11-09 16:17:28 


▶ 赤潮频仍殃及多国

▶ 有害藻种类别繁多

▶ 防治需要加强合作


■ 通讯员 郭若玉

本报记者 金昶

近日,由中国APEC合作基金资助,APEC海洋与渔业工作组授权,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主办的“亚太地区有害赤潮原因种及其迁移机制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秘鲁、菲律宾、韩国、马来西亚、日本、泰国、智利、中国、中国香港等9个APEC经济体的近6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亚太地区近海营养物质和温、盐等环境因素出现显著变化,有利于浮游植物迅速生长,甚至会引起长时间大规模有害赤潮。近几十年来,海洋有害藻类的暴发性生长及其产生的毒素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但赤潮爆发的规律及时间、空间变化特征的区域差异很大,仍有许多未知领域亟待学者人们深入研究。

本次研讨会分为经济体报告、赤潮有害种报告、赤潮形成与扩散机制和赤潮毒素与海洋食品安全四个板块,共计27位专家做作了学术报告。

研讨会强调,APEC各经济体政府职能部门与科研人员应加强合作,提高对赤潮和有害藻类的检测和预警能力,维护APEC经济体渔业安全,防止有害赤潮中毒事件,进一步保障海洋食品安全。

百年演替 日趋严重

赤潮又称有害藻华,作为一种自然灾害,近年来才开始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但记录、研究赤潮的历史已有近百年。在此次会议上,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研究员李冬梅在报告中表明,中国的赤潮记录大概已有85年的历史,目前有记录的赤潮大概1600多次。而菲律宾的专家称,菲律宾自1908年就开始有赤潮的记录了。

据专家介绍,中国官方对赤潮的记录大概从1977年开始,1986年~1993年赤潮规模较小,2000年后赤潮达到了高峰期,至2017年已发生约1262次。赤潮发生的频率,东海大于南海,南海大于渤海、黄海。而赤潮发生的累计面积是东海居首,其后依次是渤海、黄海、南海。

近年来,中国近海赤潮有增多趋势,特别是甲藻赤潮,并且从无毒赤潮向有毒赤潮演替,被发现的有毒种也越来越多,中毒事件越来越严重。

香港公开大学教授何建宗说,香港从1970年晚期开始受赤潮的危害,1975年到现在官方记录的赤潮事件有940多次,每年约为22次。赤潮藻的地理分布位置多在香港的东、南、西部沿海。

韩国因赤潮而引发的中毒事件自1970年开始呈上升趋势,赤潮严重危害着渔业安全和公众健康,在过去的30年里,大约给韩国带来1.21亿美元的损失。

赤潮不仅影响东亚沿海,且分布于整个环太平洋区域。来自秘鲁的专家介绍,秘鲁有害藻华常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在2010年~2018年,有219次有害藻华的记录。

气候和污染是诱因

大规模赤潮会引起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降低与生态系统失衡,威胁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有毒藻所引起的赤潮还会威胁人类健康。

近年来,福建发生多起有毒赤潮事件,某些有毒藻类的名字已进入公众视野,比如链状裸甲藻,其产生的毒素属于麻痹性贝毒。贝类(牡蛎、贻贝、扇贝)食用这种藻类后,毒素释放,会引起导致食用者中毒。极端情况下会引起人的肌肉麻痹,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这种有毒藻类在墨西哥曾致数十人死亡。

事实上,形成赤潮的藻种繁多,非常复杂,还会发生演化。我国重要的赤潮原因种包括甲藻、硅藻、金藻等,其中东海原甲藻赤潮最频繁,影响范围最广,其次是夜光藻、中肋骨条藻和米氏凯伦藻。

东海原甲藻赤潮在2003年~2006年最严重,最近几年呈下降趋势。米氏凯伦藻是中国发生最频繁且危害最严重的有毒微藻,能产生溶血毒素。球形棕囊藻能够产生黏性物质,危害海水过滤系统,特别是对核电站冷却水系统影响极大。

产软骨藻酸的拟菱形藻在很多地区都有发现,目前大约51种。亚太地区中,马来西亚的拟菱形藻种类最多,其次是中国和越南。2008年~2010年广东省在对拟菱形藻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了13种,其中7种有潜在的毒素类群,不同地区拟菱形藻的藻华原因种有所差异。

能够产生麻痹性贝毒(PSP)的链状亚历山大藻是导致智利赤潮频发的原因种。在马来西亚引发赤潮的产毒甲藻为塔玛亚历山大藻、多环旋沟藻等,导致了渔业受损和中毒事件。2008年~2017年,泰国的有害藻华也处于增长的状态,主要的赤潮藻种为夜光藻、拟菱形藻、底栖鞭毛甲藻。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人类活动,污染排放是导致赤潮灾害增加的主要原因。泰国专家特别强调了旅游业、水产养殖业对赤潮的影响。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王鹏斌博士对我国目前海洋缺氧区域现状进行了介绍,调查发现珠江口赤潮及其所关联的微生物群落对珠江口的水层底部缺氧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他在报告中论述了赤潮对海洋缺氧与海洋资源的影响。

加强合作  联防联治

为应对赤潮灾害,各国均采取了相应措施。1972年,日本沿海发生了严重的赤潮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之后,日本相关部门,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渔业机构开始对赤潮监测和预防。近年来,有毒藻产生的毒素造成的鱼类死亡事件正在向日本北部扩延,对此,日本加强了毒素检测,严加防控。

智利相关政府部门设立了管理和监测项目,对赤潮藻的种类、生物量以及其产生的毒素进行监测。泰国从2005年开始赤潮监测,目前共有5个赤潮相关的研究中心。

与会专家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区域间合作,做好提前预警,努力减少及控制赤潮的发生。

为治理赤潮,中国在APEC经济体层面发起“赤潮和有害藻类管理计划”,促进各国加强信息交换、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中国专家认为,要从大尺度上对赤潮进行预警,预防赤潮移动扩散。

我国相关科研机构近年来持续加大对赤潮的研究力度,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第二海洋研究所生态实验室微藻研究组近5年来共主持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级研究项目4项,并主持多项与菲律宾、泰国、韩国之间的国际合作项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论文30篇。该研究组首次阐释了我国东海大规模有害甲藻藻华种源机制,阐述了我国有害藻华原因种的长期变化与演化,为防治赤潮做出了突出贡献。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赤潮将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理。同时呼吁人们进一步提高环境意识,改进生产生活方式,遏制气候变化,减少人为的污染物排放,齐心协力从根本上消除赤潮危害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content/201810/31/c6999.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