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不可言的“古韵景芝”

来源:景芝酒业   发布时间:2018-10-31 16:50:53 

       每每看到景芝酒给人的感受是一份无法说得出的亲切,在山东,当你走乡串户的时候,会发现在很多农户家堂屋正当门的桌子上都会摆放几瓶景芝酒。目的是让亲友看到自己家中有景芝酒喝。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更明显,在大街小巷子里,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是提着两瓶景芝酒走亲串友去拜年。很多人都知道景芝酒好,估摸没有多少人知道它背后是多少年的历练才造就的。一次我有幸参观景芝,才知道景芝酒折叠着诸多妙不可言的千年古韵。

      景芝酿酒源远流长,195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队在景芝发掘出土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薄胎黑陶高柄酒杯,佐证了景芝有5000年的酿酒文明。在清末民国时期,酿酒作坊就有“七十二”家之多,他们临街房舍开酒店,后院搭棚为作坊,南来北往的酒客流连于镇上的大街小巷。如今,在景芝酒业院内的南校场烧锅遗址,就是当年“七十二座烧锅”之一。它也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酿酒作坊。来景芝旅游的人们都会到这里看看,在这里感受古代人是如何酿酒的。

      尽管游览已有不少时日,景芝古代酿酒过程至今依然深深烙在我的脑海之中。记得那天走进南校场烧锅遗址,师傅们正在忙碌着酿酒,室内被蒸气笼罩,对于我们外行人这里一切都是新奇。酿好酒必须先制曲,我们看到景芝用驴来拉磨将高粱、麦子等谷物碾碎磨成粉末状,这是制作酒曲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拌料,经向师傅打听,在拌料环节水和原料要按三比一的比例操作,我看着他们将料放在一个大锅中像和面似的,用手揉成团,而后以不沾手为宜将揉制好的酒曲放入圆形的曲模中进行碾平踩曲,踩曲看起来简单还真个功夫活,通常需要有十几人一起完成。

      第一个人踏完后传递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翻一面再踏,依次传递进行翻面踩踏,据说,最多的时候一块曲需要经过六十人的踏制,这样踏出的曲更加紧密,曲块的紧密度影响酒曲中微生物的繁殖,将曲模中踏好曲料磕几下一个成形的曲坯就出来了。然后师傅们会将它们一个一个地搬运到发酵室进行发酵。

      在发酵室中,地上铺的一层厚厚的麦秸引起我们的好奇。原来铺撒的麦秸有两个作用:一是由于地不透气,起垫付作用;再者是起到微生物接种作用。“麦秸使用次数越多越有利于微生物接种,新鲜的时候,麦秸有十公分的厚度,压实了也得五六公分。”当时讲解员说。“酒曲的发酵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了让曲能够充分发酵,每隔七天我们要进行一次翻曲,等到酒曲发酵成熟后不能马上使用,还要贮存四到六个月,成为陈曲才能使用,受发酵室温度和酒曲堆放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曲坯也是不一样的,一般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曲坯的形状从我们制作的圆形发展到砖形,大概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她进一步解释说。

      而在不远处整齐排放的陶制大缸显得十分惹眼。这边讲解员给我们讲述酒曲制作过程时,一小波人开起小差跑到陶制大缸那里,他们的手在上面摸来摸去,嘴里叽咕着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后来讲解员告诉我们,这叫陶制大瓮,大瓮全是用泥土密封起来的,里面放的是酒醅。“酒曲粉碎后加入一定比例的谷物,放入瓮中进行二次发酵,就形成酒醅了。”讲解员告诉我们。师傅们似乎看到了我们还是不解,他们决定为我们一行开瓮蒸酒,我看到他们先在酒醅中拌放一定比例的稻壳随后装入甑桶,并在大甑桶沿上进行打墙。

      “稻壳既可以吸收酒醅里的水分,起到疏松的作用,又可以降低酒醅的酸度。打墙的目的是起到密封作用,防止跑了蒸汽跑了酒。”一参观者向酿酒师傅询问时,我在旁边听到一位师傅很专业的那样解说道。

      看到此景,讲解员对我们有感而发:“到南校场烧锅遗址的参观者一般都是对酒颇有兴趣的人,问的问题很多甚至很专业,这也促使我们景芝员工不停学习着酒文化知识,融入景芝五千年的酒文化里。能在最短的时间让参观者带着疑问而来满意而归,我们就感觉非常有成就感。”打好墙后,师傅们将天锅盖在甑桶上面,点燃炉火,随着甑桶中下面含有酒精的蒸气徐徐上升,天锅上面不断加入冷水进行冷却,最原始的蒸馏酒便流了出来。

      走进景芝酒文化展览中心大量的文物、老照片、实物及泥塑也展示印证了景芝五千年文化古韵历程。像景芝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薄胎黑陶高柄酒杯印证了景芝距如今就有五千年的历史。这个饮酒陶器的出土标志着景芝的祖先早在五千年之前不但能够酿酒饮酒,而且还能制作那么精美的酒器。“看到它,仿佛就看到了史前的人们载歌载舞拿着蛋壳黑陶高柄酒杯饮酒的场景。”一位参观者触景生情的说道。

      而走到仿照景芝古镇原貌建造的泥塑风情一条街,形态各异的人物造型,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盛宴。这是参照清末民初景芝的实际情况进行制作的,再现了当年景芝镇的因酒文化繁荣昌盛的一条街。我们走到赫赫有名的景芝风情一条街单元,它展示了七十二家烧锅当中最著名的几个。比如南校场烧锅、恒泰烧锅、福聚栈等。

      不远处还有一个泥塑戏台子,台上有唱戏的,台下有拍手叫好的,它们的表情栩栩如生。这与酒有什么关系啊?有人纳闷的问道。“我知道,这叫作社戏,据说那时七十二家烧锅当中的老板如果有谁挣了钱,他就会请一些名角来唱一台戏。一来可以娱乐大众二来可以表现他的乐善好施。”一位来自潍坊当地的参观者接上话茬说道。凭他对这么细微的事情的了解,我心想,如果说对喜欢喝景芝酒的人对景芝而言应该是爱,而他对景芝酒应该达到了“痴”的程度。

      旧时粉碎石磨、天锅蒸馏、陶瓮发酵等古法工艺,充分展示了明清时期景芝酿酒景象。景芝南校场烧锅遗址这个古朴酿酒作坊是景芝古镇的一个缩影。大量的文物、老照片、实物及泥塑更展示印证了传承至今的景芝琼浆千古回响不绝。这让人不得不说,千年古韵的景芝,可谓妙不可言。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jingyangchun.com/content/?488.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