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调查西北太平洋海山区综合环境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8-24 14:12:00 

     本报讯   8月15日~22日,“大洋一号”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区执行中国大洋48航次任务,来自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三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及中国地质大学、厦门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科学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在海山区开展综合环境调查。

  此次科学调查任务围绕典型海山实施全方位和多专业的立体监测和取样。

  第一,利用ROV、底栖生物拖网和生物诱捕等装备采集海山区不同类型生物样品,研究底栖生物的种类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为认识不同海山间底栖生物的相似性与连通性提供依据。

  第二,利用CTD(温盐深仪)装备采集海水样品,观测海山区水体物理海洋特征,并对海水进行环境要素分析,了解水体环境基线特征;通过分层拖网、垂直拖网开展海洋浮球生物调查,研究浮游动、植物的种类多样性以及随水深的垂直变化;以海洋放射性同位素追踪浮游生物产生的有机物,研究海洋碳汇能力以及海洋上层与底层的耦合。

  第三,利用“箱式”采样器采集海底沉积物、CTD采集水体水样,研究深海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与海山区环境适应性关系,并通过分离培养特殊功能的微生物,挖掘其功能微生物基因资源。

  第四,开展西太平洋环境的综合监测,对海面漂浮垃圾、表层和次表层水体中的微塑料进行观测和调查。(宁晶)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80824/75124.shtm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