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获取楚科奇海台区高密集度年周期数据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8-06 15:49:52
本报讯 “雪龙”号船时8月1日14时56分,随着第二套锚碇长期深水潜标最后一个浮球上船,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成功回收楚科奇海台两套锚碇潜标。其中一套水文潜标获取了为期一年的数据和样品,这是我国首次在楚科奇海台获得垂向密集度高、要素丰富的年周期数据。
楚科奇海台水文潜标长期观测是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承担的本航次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国家“北极观测监测网运维与管理”任务和“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专项”支持的重点项目。此套水文潜标由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7年布放在楚科奇海台,上面搭载了近20套以海洋水文要素为主的调查和采样设备。
航次首席科学家助理陈红霞介绍,水文潜标重点观测/监测楚科奇海台海域海洋水团、环流、海洋沉积物与声学环境诸要素的年内周期变化,对研究白令海峡极端暖流入侵、北冰洋上层海洋结构及其变异、北极环境与气候的快速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提供保障。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承担的沉积物捕获器锚碇潜标回收任务也顺利完成。该潜标重点进行长时间序列的沉降颗粒物采集,用于开展颗粒物总通量、颗粒有机碳通量和碳同位素研究。
据悉,考察队在楚科奇海台回收两套锚碇长期深水潜标后,还要再重新布放。这一作业顺利实施,对持续推进我国极地业务化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原文:http://www.oceanol.com/content/201808/06/c79733.htm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