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精品奖

来源:南海网   发布时间:2018-06-13 10:08:40 

文\海南日报记者 侯赛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海南省博物馆的“南溟奇甸”系列展览的统领之作《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一举斩获博物馆展陈界大奖——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这个展陈是如何选题立意的?在内容设计上有些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展陈设计背后的故事。

  展览将文物修复实验室搬进了展厅。

  《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的一艘木质帆船模型。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选题立意“有浓度”:

  一赋成展论古今

  “震撼,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记者在前来参观“南溟奇甸”系列展览的观众中听到频次最多的真诚评价。

  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前来,对着一件件精致瓷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神秘的海底世界和影片故事所吸引的稚子小儿,一件件出土、出水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万年的历史长河之中。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有一种自豪,源于对海南本土文化的自信;有一种震撼,来源于展览设计者们独具匠心的展陈布局设计。

  “对于海南的历史文化定位,很多时候,大家没有一个明确的解读。于是,我们试图重新寻找和梳理海南的历史文化特征,重新审视海南的历史文化定位,并以此来做展,呈现给人们一场海南特色历史文化盛宴。”谈起展陈的设计初衷,海南省博物馆馆长陈江这样谈到。

  陈江讲述,历史上,海南是方外之地,甚至被称为“畏途”和“贬官发配之地”。而恰恰是这样的格局,保留了海南相对完整的传统文化形态。虽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海南相比内陆文明有些滞后,但从地方文化差异性的呈现来看,这对于海南传统文化完整的保留下来又是恰到好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江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海南的历史文化定位。

  “明代,海南的历史文化格局基本确定。”陈江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御口称赞海南为“南溟奇甸”,是对海南的定位。继而,明代海南四大才子之一丘濬作的《南溟奇甸赋》,是对海南历史文化的深度解读。

  “从《南溟奇甸赋》中可以追溯海南的地理历史文明,可知海南地之奇、物之华、俗之殊,为大家轻开一扇解读海南历史文化之窗。”陈江说,海南省博物馆以“南溟奇甸”为主题,将海南的历史、人文、自然、民俗等内容以《南溟奇甸赋》中所提及的种种记述为本,分类呈现,整体串联。

  内容设计“有角度”:

  再现海上丝绸之路胜景

  2017年5月18日,海南省博物馆二期正式对外开放,“南溟奇甸”系列展览也同时推出。作为总序厅的《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是“南溟奇甸”系列展陈中的重中之重。它综合性地展现了南海海洋文明,全方位展示了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彰显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南溟奇甸”系列展览的总序厅,《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是海南省博物馆规模最大、投入最多,也是最能展现海南历史文化特色的展厅。在这里,一部南海海洋文明的宏大史诗就此展开。

  《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展览设计负责人张蕊介绍,该陈列分为“丝路帆影”和“祖宗之海”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华光礁Ⅰ号”沉船出水的丰富文物,勾勒出中国古代历史上这条南海航道上进行商贸往来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历史缩影;第二部分则介绍滨海而居、因海而生的海南沿海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在这里展出的记录海南渔民南海海域生产作业的重要指南《更路薄》,则从侧面展示着海南岛在古代丝绸之路及近现代海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为何要选择“华光礁Ⅰ号”沉船为切入点?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辉山介绍,“华光礁Ⅰ号”沉船是海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华光礁Ⅰ号”沉船的水下考古也是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远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鼎盛的重要历史见证,它的出水带着海上丝绸之路千百年的历史记忆浮出水面。

  “展览陈列的是‘华光礁Ⅰ号’沉船的过往历史,更映射着21世纪新丝绸之路的未来。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中,“南溟奇甸”(即指南海及海南岛)是开展海上贸易的一个大通道,必将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陈江表示,省博物馆之所以选择“南溟奇甸”作为系列展览主题,把《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作为统领之作,就是要让新时代的海南人找到文化自信,向公众呈现一道别具风情的南海海洋文明和海南地方文化盛宴。

  形式设计“有态度”:

  让公众身临其境

  5月21日上午,巴西籍旅游考察商凯文没想到,一次当地政府部门安排的博物馆之行,让他大开眼界。当记者询问,是否理解展览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时,凯文表示,展览采用高科技的影片和投影演示,影片中配有英文介绍,让他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凯文伸出大拇指,给展览点了一个“赞”。

  走进《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以海洋蓝色为主色调的陈列,让观众仿佛进入了神秘的海底世界。走到中层的“甲板”上,头顶上方的360度环形屏幕上播放着《南溟泛舸——华光礁Ⅰ号的前世今生》。

  展览多处采用了高科技投影的形式。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据介绍,该影片采用的是世界先进的激光投影和播放系统设备,曾特邀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清明上河图》等视频影像制作的团队进行创作。

  影片中,从古代商贸的繁荣场景到丝路贸易航船的航行和沉没,场景逼真,观众跟随着故事情节,仿佛穿越回到那个年代。影片结束,灯光将公众的视线引向地幕,一支水下考古队游向深海,珊瑚礁、鱼虫、热带鱼类出现在海底,神奇的海底世界展现在眼前。慢慢地,灯光收回,“华光礁Ⅰ号”遗址的核心复原场景展现在观众眼前。

  “外婆,我想下去看鱼。” “宝贝,不能下去,那是大屏幕,不是真的海底!”短片放映中,记者听到这样一段有趣的祖孙对话。要实现如此逼真效果,并不容易,这需要设计者们从观众的感观出发,进行精巧地设计。

  “你看,这个厅上下空间的总高有27米,光环形屏幕的净高就是10米多。”顺着王辉山的手指方向,记者才注意到,这是一个三层的建筑设计空间。设计者利用建筑物本身的中空“大天井”,从中空到地面再到海底,从不同视觉维度,为观众们呈现了立体生动的感官盛宴。

  为了让展览更生动形象,设计师们可谓煞费苦心。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立体呈现,在《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陈列中,设计师们还将展厅与其他楼层相通的狭长纵向的中空区域巧妙借用,构成“瓷之路”大型艺术装置,由上至下构建出天空、海平面、海底连贯性的艺术场景效果,让观众站在不同的楼层区域,用不同的视觉感受观看“瓷之路”,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充分利用高科技、视频影片、投影等多种形式,给予观众更多的感官刺激,在南溟奇甸系列展览中还有很多。再比如,在《方外封疆——海南历史陈列》中同样有一个环状的屏幕,播放着随着地壳运动、火山喷发所形成的海南岛目前地理自然现状的全过程,环幕下方是海南岛的立体地形图,投影会在地形图上投射出所有岛内区域,场景生动震撼,让人记忆深刻。

  市民在“南溟泛舸”展厅内体验文物修复的互动游戏。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市民在“南溟泛舸”展厅内参观“华光礁Ⅰ号”沉船的出水文物。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