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重视春季老水塘鱼病发生

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   发布时间:2018-06-08 14:33:54 

老水塘相比于新水塘自身的环境变化很大,开春后塘中的微生物以及浮游动植物生长繁殖活跃。此时,如果养殖的水生动物自身有一些创伤,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从而给养殖动物带来疾病。

  文/图广东德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程星红

  近日,笔者在市场上看到一些养殖户的鱼塘已经陆续有死鱼情况发生,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这些发生死鱼的鱼塘大多是一些“老水塘”。笔者于2008年曾经写过这方面的文章,重点谈到春季要重视“老水塘”鱼病的发生,但据笔者最近几年了解到的情况发现,一些地方的养殖户对于此类问题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笔者想就此问题再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春季老水塘易发病的原因

  众所周知,能引起鱼发病的因素有很多。但总的来说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因素有关:一是环境,二是病原体,三是水生动物自身条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老水塘的环境,所谓“老水塘”一般是针对新开挖的鱼塘或者是养殖时间不长的鱼塘来说的。老水塘相比于新水塘最大的特点是鱼塘自身的环境变化很大,尤其是经过多年养殖而未清整的鱼塘,池底往往会留下大量的有机物如水生动物排泄的粪便、未吃完的饲料腐败发酵的有机物以及浮游动植物和微生物死亡留下的腐殖质等,这类物质给老水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往往是微生物以及浮游动植物生长所必须的。

  因此,当开春以后这类老水塘中的微生物以及浮游动植物生长繁殖往往较新塘活跃很多。此时,如果养殖的水生动物自身有一些创伤如冻伤及拉网捕捞过程中造成鱼体受伤时,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从而给养殖动物带来疾病。

  二、春季老水塘一般常见疾病

  根据笔者这几年的实践经验,春季老水塘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疾病:

  (1)水霉病水霉病大多发生在水温比较低的季节如冬季或春季。但此病的发生一般前提条件是水生动物有受伤史,因此避免水生动物受伤是预防此病的有效方法如捕捞拉网以及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水生动物受伤。此外,鱼种下塘时一定要注意进行消毒处理如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此病发生时前期一般症状不明显,养殖户发现鱼身上长出了白毛时,水霉菌已经寄生到鱼体身上。因此,此病重在预防。如果一旦发病,养殖户首先应该选择杀真菌的药品如五倍子液或水杨酸等,鱼体如能够进食的话最后能在饲料中添加抗菌消炎药物,以加快鱼体恢复。

  (2)赤皮病该病跟水霉病的发生有些相似,鱼体有受伤史是诊断的依据。治疗此病最好能“内外结合”治疗,如外泼二氧化氯等消毒药,内服恩诺沙星等抗菌药,以加快鱼体尽快恢复。

  (3)气泡病春季老水塘气泡病的发生多半见于鱼苗培育期,主要是由于水体中溶氧过饱和造成的。这些气泡有些会附着在鱼体身上,也有的会被鱼种误食,造成鱼体游动不平衡。最初使鱼感到不舒服,在水面作混乱无力的流动。情况严重时,身体会失去平衡,时游时停,随着气泡增大及体力的消耗,失去自由游动能力而浮在水面,不久即死。通过解剖及显微镜检查可发现鳃、鳍条以及血管中有大量气泡,引起栓塞而死。

  因此,针对此类疾病最主要的预防方法就是控制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有些老水塘开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藻类的繁殖很旺盛,透明度会降低。养殖户应该及时抽出部分老水,注入新鲜水。但加水应注意水源,不用含有气泡的水。此外,池塘中腐殖质不宜过多,不用未经发酵的肥料。平时掌握投饲量及施肥量,注意水质变化,不使浮游植物繁殖过多。如果发现有气泡病应及时将患病个体移入清水中,病情轻的能逐步恢复正常。

  (4)由pH值升高引起的鱼死亡春季一些老水塘的pH值往往会较新塘要高,尤其是养殖多年未清塘的鱼塘。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开春气温升高,藻类繁殖生长旺盛,光合作用相比于新塘要强,造成水体中二氧化碳减少,pH升高。当pH值升高到一定限度,就会对水生动物造成影响尤其是鱼种在转塘以后,由于碱度的变化过大引起的应激而死亡。因此,针对老水塘春季应适当加大换水,但一定要注意换水的水源地水质情况。

  (5)寄生虫病春季鱼种感染寄生虫的概率往往较大。尤其是以老塘为主的寄生虫发病比新塘要多,这主要还是因为老塘有机物比较多适宜寄生虫的繁殖生长造成的。因此,开春以后应及时做好杀虫消毒工作。

  三、如何预防春季老水塘鱼病发生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笔者认为养殖多年的鱼塘养殖户在年底清塘以后应及时清除过多的淤泥,一般淤泥以20cm左右为宜。

  其次,干塘以后应该对池底进行消毒杀菌工作。如亩用125-150kg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对于池底本身就是盐碱地或者往年经常出现pH值都比较高的情况,消毒选用漂白粉或者二氧化氯较好。

  最后,笔者认为对于老水塘开春以后,尽量减少有机肥如鸡粪、猪粪等的使用,尤其是未经发酵的有机肥,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bbwfish.com/article.asp?artid=114369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