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民教授:让海洋意识成为国民文化基因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6-04 11:22:06 

   5月31日,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编制的《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7)》在京发布。就这份“年报”的意义、如何提升国民海洋意识等问题,《中国海洋报》记者采访了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组长、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教授王继民。
 
  记者:这份报告中涉及的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沿海城市海洋指数等数据意味着什么?
 
  王继民:通过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的研究,我们能够定量定性地客观反映国民海洋意识的现状,看到差距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找到提升国民海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调查中发现,我国国民海洋政治意识得分比以往提高。这与近些年国家对海洋事业的宣传普及、海洋事件频发密切相关,从中可总结一些经验,进一步强化海洋强国软实力。
 
  意识源于实践,也可以指导实践。中国是一个大陆意识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我们的海洋实践主要在改革开放以后,目前的海洋意识发展远远跟不上海洋强国建设的需要,海洋强国软实力较为欠缺。
 
  记者:报告指出,与“一带一路”密切相关的部分内陆省份,较周边省份在海洋意识得分上具有优势,这对海洋意识提升有哪些启示?
 
  王继民: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课题组在2017年的研究中发现,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相关省份更加深入人心,若将海洋软实力的建设与国家和区域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相结合,有意识地加强在海洋意识较为薄弱的地区的宣传引导,更有利于提升。
 
  记者:下一步应该如何提升海洋意识?
 
  王继民:海洋意识涵盖面很广,涉及到政治、经济、自然、人文等各个方面,并不是说只有居住在海边、以海谋生的民众才需要海洋意识,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民也应具备相应的海洋意识。我国国民海洋意识目前处于比较浅层的状态,没有成为深层次的文化基因。因此,媒体应该发挥动员和激励作用。在宣传普及海洋知识时应采取更多元化的手段,让民众亲身参与和体验,从中获得海洋文化科普、海洋历史、海洋国防等方面的知识,在社会中厚植海洋文化的基础。
 
  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有义务、有责任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升国民海洋意识。如深入推动海洋文化、海洋教育发展,繁荣海洋经济,让海洋科研项目更多地转化为普惠民生的成果等。
 
  同时要鼓励社会上更多的民间公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海洋活动。(作者:记者王自堃)
 
 

 

查看原文: http://www.hellosea.net/news/guonei/2018-06-04/50521.htm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