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渔民的居住民俗文化与建房礼仪

来源:金涛   发布时间:2015-05-21 02:58:06 
东海渔民世居海岛,他们的居住民俗文化与其建房礼仪有什么特殊之处,引起大陆内地学者及笔者的关注。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住宅及其建筑的本身与家庭形态和家庭生活方式有关”。他认为上起蒙昧人的窝棚,中经野蛮人群居院落,下至文明民族单门独户的住宅都是社会发展的写照,一方面受生产水平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直接制约着有关民俗风尚的发展。笔者认为上述论断同样适合于东海渔民的居住与建房习俗。

综观人类居住方式及其发展轨迹,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天然空间为居住的场所,如巢栖、穴居。人类的原始生活阶段就是这样。《庄子·盗跖篇》中云:“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韩非子》中曰:“上古之世,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风雨。”

关于穴居,古籍中也有记载。如《易·系辞传》中载:“上古穴居而野处。”晋张华《博物志》中云:“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我国古文字"厂"字即原始穴居的形象表现。《说文解字》中说:“厂,山石之厓崖,人可尻,象形。”段玉载注:“尻,旧作居,今正。厓,山边也。崖也,人可居者,谓其下可居也。”联想当今的海岛俗语,清末民初在偏僻小岛上所建的“渔竂”,大多与山崖的石洞相贯连,俗称“建厂”,以见其历史遗风的影响之深。还有,在现今的海岛上,如嵊泗列岛的黄龙岛,尚可找到二百多年前第一批岛民上岛定居时的海岛洞穴。可见,海岛人的居住形态也是原始的“洞穴”或说是“穴居野处”开始的。

说到居住的第二个层面,即人造的居住空间。具体地说,即为东海渔民的住房形态及其渔舍结构和习俗礼仪,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历史变迁。

例如民居的选址。这里有两种情况:以舟山为例。如定海本岛等面积较大的岛屿,原始先民的住房大都在沿海港湾的海涂边或山岬海口边。如定海马岙唐家墩,在考古发掘时,“有九九个用塾土和贝壳堆积而成的土墩”,为距今五千多年前石器时期的遗迹,据考证为海岛先民居住村落群。它们的宅址都在海边。究其原因,一是为了远离高山避开野兽的攻击。二是为了开门见海,出门入滩,便于退潮时下滩拾贝或捕捉浅海鱼蟹之便。但是,在偏僻悬水小岛,情况恰恰相反。如嵊泗列岛的黄龙岛、花鸟岛等诸岛,还有浙南洞头岛,最早迁徙上岛的先民,都把建房的宅址选择在海岛高山的山坳处,远离海湾和海口。这是因为悬水小岛,岛小风大,在海湾边建房,不仅害怕海潮台风的袭击,还要提防海盗上岛来抢劫,更因当年小岛的海湾里生长着丛丛芦苇,常有海兽和鲨鱼,出没其间,十分危险。直到后来,海平线下降,芦苇衰败消亡,人们才渐渐地从山顶迁房至山下,直至海滩,形成现在的渔村民居格局。

东海渔民的民居还有一个特点:由于浙南洞头、浙北嵊泗等悬水小岛,山高路陡,平地极少,故海岛的古宅基都是劈山垒坝,依山而筑,房屋傍地而上,层层登高,遥观之和空中高悬的海市楼阁,又似重庆的山城一般,颇为奇观。

再如民居的材料。海岛民居的墙宇都是用光洁坚硬花岗块石筑成,块块方石垒墙而建。石间的缝隙古时用沙灰粘连,现时用的是水泥拌黄沙,十分牢固。这就与江浙内地的民居有很大的不同。在浙江的桐乡一带农村,往往泥土在夹板框中用夯夯实建墙,俗称"泥墙"而在宁波的慈溪一带,则是用窑烧制砖头筑墙。又称“砖门墙”。唯有海岛,尤其是小岛的民居大都石头筑墙。不仅墙宇如此,而且民居的地 、门框、窗架,甚至连屋顶的盖板都是用当地的长条石制成,俗称”石屋“。这在浙南温岭石塘和嵊泗黄龙的峙岙村尤为显著,并因此成了北京上海一些美院师生的写生基地。当然,也有砖头墙的。

之所以如此,一是海岛上多的是石头,并因宅基就是石塘内,因地制宜,取之即便,省力又省钱。二是海岛多大风大雨,春夏季又较潮湿,只有用坚固的石筑墙,能抗台风挡暴雨,防潮湿而腐蚀。为此,久而成俗,成了东海民居的特有标志。

海岛民居的建筑材料,还有一个特点,即同海洋性生产资料共享并用。如悬海小岛早期的民居大多是茅草房,俗称“草屋”、“渔竂”,其屋架柱都是毛竹,而屋顶盖的是野生茅草或稻草。除茅草为小岛固有的野生外,毛竹稻草均非岛上所出产,这是因为小岛本无水稻种植,更无成批的竹林,很明显是从大陆内地购得。但在购物之初,为的是海上张网作业的需要。这是因为张网作业的“网窗”是用毛竹搭成四角方方的窗框,而稻草则用来编织捕海蜇的绳网或绠绳,需求量很大。尤其是下海张网过的毛竹,经海水长期浸泡后,不易生虫腐烂,比一般毛竹更具防腐性。为之,在东海渔民早期的民居中,毛竹和稻草被普遍地运用于建筑材料中,除了其特定的地域原因外,并与海洋性的生产习俗相关联。

次如民居的屋式和变迁。海岛上最早出现的民居样式应该是“草棚”,俗称“渔竂”。以舟山为例,大约在唐宋年间,许多离海岸线较远的偏僻小岛大都是无人居住的荒岛,但海洋性渔类资源特丰盛,有些浙东沿海渔民去该地捕鱼,为及时加工鱼虾或间歇之需求。临时登岛搭棚暂住,待渔汛过后即撤回原地。为此,这种“渔竂”的构建很简陋。一般的样式是用毛竹架成人字形,或稍加矮墙,或用几张草席作挡风墙,上面覆盖稻草作竂顶,再用草绳网加固,只要不被风吹顶或被暴风雨冲垮即行。在“渔竂”外往往还有一个较大的土灶,又称“炊虾灶”,用以起灶烧饭煮鱼食用外,大量的用于鲜小虾的炊煮加工,煮熟后再在岛上晒干,渔汛结束时运回大陆出售。此时,"渔竂"或撤除,或保留,待明年虾汛时备用,应该说,“渔竂”是海岛人创造的最早最原始的人造居住空间。

继“竂”之后,海岛上大量的居住方式是“茅草房”,俗称“草屋”。“草屋”与“渔竂”的最大区别,在于“渔竂”是个草棚,为临时性的居住建筑,一般以毛竹为支架支撑屋顶,四壁没有固定的遮风围墙,而“草屋”则是长期居住的民居建筑,四周有固定的块石围墙。如《舟山风俗》一书中记载:“海岛风大雾多潮气重,渔民旧时的住宅多以石墙茅屋为主。”又云:此类茅屋屋顶多用茅草或稻草覆盖。其间用石块压脊,绳网罩顶,以防大风揭起。屋基多选在这山背风朝南人会北处。屋的形状近似金字塔,四周筑有矮墙,并在大门入口处建筑瓦顶墙门,故有“草屋瓦墙门”之说。洞头岛的情况又有区别。据杨志林在《洞头海岛民俗》一书中所说:“洞头草屋始于唐宋。明代为土坯和泥垒墙,到了明末,才有石头砌墙的传统,并用海上捕捞的牡蛎粉搽盖石缝。”此种状况正如明代刘基在《郁离子》中所云:“东瓯岛国,无陶冶而覆屋以茅。”

据考证,这种屋式直到建国前的吴越海岛中还很普遍。例如:1949年撰写的有关嵊泗列岛的书文中云:“{嵊泗屋多草房。纵横弄堂甚大。”又曰:“小羊岛全山岩石峥峙,极少泥土。屋尽草屋,生活尤为艰苦。”

当然,海岛民居的变迁,各地并非一致。如定海金塘的大鹏岛,在明清年间就出现了大批的瓦房建筑,砖石砌墙,木质结构,地板房,雕花窗,画榫雕栋,十分气派。同一时期,四合院式的民居模式也在定海本岛和岱山等面积较大的富裕岛屿中兴起,有的还造起了二层以上的民式楼房,称之“走马楼”。但是在孤悬小岛,以瓦代草,或以砖换石,以木质结构为主的瓦房,虽在明清年间偶有所建,但真正形成规模的则在建国以后。至于当前的海岛盛行的钢筋水泥结构的洋式楼房或平房,则更是近几十年的事了。

以上所述,无非说明两点:一是东海渔民民居的特点,包括选址材料和民居模式,无不受到海岛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海洋性生产方式的影响和制约,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二是海岛居民特点和变迁是一定的时代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包括海岛人审美观念的变化;但是,更能全面深刻地反映上述内涵的还在于海岛的渔舍结构和居住习俗以及建房的程序和仪礼,为此,有必要对以下两方面内容作些具体的剖析和叙述。

(一)渔舍结构和居住习俗

东海渔民的渔舍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岛屿的大小和宅地的位置。这对于渔舍的构成关系很大。这是因为吴越海岛有关两类岛屿,一是大岛,二是小岛。大岛有高山,但也有些面积较大的平滩地,甚至海岛平原。为了出海捕鱼的方便,大岛渔民的村落和住房,大都座落在山脚下或在近海口的平滩地,基地开阔,屋面平展,比邻排列,苍苍相通,自成“方城”。

但是,小岛的情况则不同。小岛山高地陡,平地很少,这就产生了众多的情况。按照惯例,一般是把渔舍建在背阴向阳或坐北朝南的南面山坳或岙口里,形成了向阳、朝南的村落格局。即使是建在山背或山北的村落,如黄龙岛峙岙村,也是把渔舍建在避风、向阳的山麓支脉或山坡上。不论是哪种情况,小岛的民居都因地基的狭挤而采取依叠式建筑,拾级筑路,渐次升高,依山高低建房,远望之渔舍层叠,屋之间筑石阶相通。故小岛渔舍不分左右东西,唯见前后上下。古人有诗云:“倚山筑屋几家齐,屋后有墙墙后梯。邻舍不分左和右,层层只见判高低。”

同时,由于小岛的村落大都座落在半圆形的海湾里,故小岛渔舍在村落里也是背山朝海的半圆形排列,道路为东西走向,并因山溪从高山直冲山下,把村落分割成川字形块状,间有石板桥相通,有时与上涨的海潮相碰撞,发出龙吟般的轰鸣。这也是小岛渔舍所处的独特环境及其与大陆的不同之种。

海岛渔舍的构成,除了注重宅地外部的所处环境;以及地形、方位和村落特征,更要注重它的内部结构。海岛渔舍的内部结构主要由场、仓、棚、井、屋等部分组成,其中,人所居住的起所为主体,其他为与之配套的附属设施。

当然,在海岛的渔舍结构中,与海洋性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场。所谓“场”,即为民居前边的空地,海岛人俗称“道地”,这里是用来堆放渔网、鱼箩、盐桶和船橹等渔具的地方,也是鱼蟹捕捞上岸后进行分类加工和补网、晒鲞之处,所以对海岛人来说不仅是十分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在海岛上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地建屋,地基比较宽余,场的面积较大;另一种是山地建屋,地基十分狭窄,场地面积较小。平地建屋的"场",因为面积较大,四面环以院墙,院墙内侧的东西两廊还搭起若干棚屋,分别为“补网间”、“盐仓”、“鲞库”、“腌鱼间”、“渔具房”、“炊虾灶”等附属用房,还在前院出入处,建一红瓦盖顶的门窗,并有墙门可以关启,从而形成四合院式的渔舍格局。对此,人们冠之为“封闭式”的场。

不过,山地建屋的“场”则不同。山地建屋的场因面积较小,四面一般没有院墙。即使有围墙,也是些一米左右高的矮墙,仅防孩子幼小掉入山岸下。渔具有渔网都堆在露天的场地中,盛盐的木桶,俗称“盐桶”和腌鱼的大缸盖,或施以一块很大的雨布从上到下严密覆盖着。在张网地区,按照惯例,场地的一侧还有块用凳子垫高的“拣货板”,以便渔妇分门别类地挑拣鱼虾之用。此场,人们习惯称之"敞开式"的场。

关于仓和棚,一种如上所述,平地建屋的,则为搭在四合院内的渔棚和盐仓;山地建屋的,所谓的渔棚和盐仓,实为露天场上装有盖子的腌鱼桶和大盐缸。另外一种情况,较为特殊,但在舟山群岛却很普遍。民国年间的《岱山镇志》对此有段记叙:“东沙角之房舍,居民建屋大率先掘地坑安置大桶,然后筑屋其上盖,预备为渔厂淹储鱼鲞计也。其墙垣以大石块砌至屋顶,少亦砌至五六尺。”又云:“因地厅、卤,土砖易于剥蚀,故易砖而石。”这段话的意思,海岛上的有些渔家是先掘坑,后在坑上造屋。这个坑及其安置的大木桶,海岛人俗称:“活地桶”,实为储备及其淹制鱼蟹的地下仓库,也就是地下的鱼库和盐仓。大户人家的落地桶,大者可盛百担海蜇而不溢。而且,落地桶的位置往往在正屋的堂前间下,上面铺的是可移动的红漆木板,不使用时,俨然是个地板房,外人稀知其详。所以,渔谚中说:“莫说渔户贫,地下有黄金”。

东海渔民的渔舍结构,还有个重要设施,那就是井。在海边的渔舍中几乎家家有水井。或挖在"场"的上侧角,或设在厨房的大灶前。这是因为海岛上无大江大河,昔日又无水库,雨水很难保留,故而淡水奇缺。室内有井,用水不慌。为此,海岛人建渔舍,先挖井,后造屋,相袭成俗。至于茅厕,一般设在后墙宇,则为屋后小道地的下侧角。用毛竹搭棚。上面盖上茅草或稻草,内放一粪桶则成。所谓鸡笼、鸭笼或谓小菜地,一般也在后墙宇内。这样的布局,前后分割,使之正屋和前面的场地整洁有序,安全而又卫生,可谓设计周到,用心良苦。

下面说说正屋,这是海岛渔舍的主体建筑。这里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地建屋的四合院,一种是山地建屋的渔舍。以清末民初的瓦房平屋为例,山地建屋的渔舍一般是坐北朝南的一进三间排列。其中,中间为客堂,两边为厢房。东厢房前半间为厨房,后半间为杂用间。中间用木板相隔,并有内门相通。这是因为山地建屋都是单门独户,用途多而房间少,故常常是一室两间。杂用间是堆放鱼鲞、渔具和粮米所在,为海岛渔家所必需。中间的客堂有时也一隔为二,前半间为待客、家宴和祀神的堂屋,后半间则为孩子的卧室。为了安置橹、桨等渔具之便,客堂的上面还有搁板或搁房。

在海岛的渔舍中,唯有西厢房即为主人的卧室,一般为一个通间,不再分割。原因有二:一是主人的房间一般要安置体积较大的七弯凉床、开门箱等众多家具。二是夫妻房间若再相隔,房中套房有诸多不便,除非有特殊情况例外。当然,房间的布局也有东房西灶的,各有所爱,并不划一。

海岛四合院的民居,一般是较为富裕的渔户所建,格局类似浙东内地。布局是前有天井,中间一个大厅,两侧为厢房,再由两厢房向前延伸,为灶房、厕所等小屋或为鲞库、盐仓、虾灶之棚房。院墙高筑,瓦落台门,颇具气派。

整体上说,海岛渔舍的民居风格,一般是脊高墙低矮门墙,块石垒建。外墙涂里漆。墙基有“泰山在此”的镇宅石,屋脊有塑制的土偶、凤角和飞龙。若是四合院式的渔舍,门前有照壁,大厅有门匾,所谓“入门为庭,升阶为堂”。最有特色的还有门和窗,海岛的门,始为竹门,后为木门,现为防盗钢门。渔舍的正门和侧门,通常还有一个半截式的“腰门”。此外,个别渔舍,还有排门。

关于窗。昔日渔舍,茅草盖房,屋顶开窗,称为“天窗”,实为一块固定的玻璃。尔后,瓦房平屋,南墙开窗,但窗门较小,称为“明厅暗房”。民国年间,有一种窗式较特殊。《岱山镇需志》中云:“窗 之式上下两槛,中截为二,如人坐 内。开上截之窗,则空气流通而头面不至当风,有西式横窗之便利”。此外,在三门湾的渔村,还有一种奇特的窗,称之“石窗”。“石窗”实为石头雕成的花窗,内有图案,采用浮雕、圆雕等多种手法雕成。透气、采光、通风、防盗,还有审美等多种功能。尤其是石窗的图案,龙凤象征吉祥,钱币向往富裕,蝙蝠祝福,鱼余谐音,富有艺术性。据悉,石料采自蛇盘岛,已有400年的历史。不过,现今的海岛窗户是越开越大,房屋越来越亮。若是二层以上的楼房,前面一排全是窗,用铝合金作窗架,称之“铝合金窗”。

海岛人的民居除了渔舍结构、布局和居住习惯外,还有一些传统的习俗:如迁居,俗称“乔迁之喜”,又称“进屋”。旧屋搬迁时先迁祖宗香火,后祭祖。像俱搬毕,打扫旧宅,要将地面垃圾用畚斗盛着,搬进新屋中去,俗称“不遗财”。同时,把火瓮生旺,搬进新居,象征新宅“哄哄响”,十分红火。按照惯例,进新屋时先要祭太平菩萨,后祭灶神爷和祖宗,还要启用新灶,炒蚕豆,发出爆仗般的声响,以示吉兆。洞头还有煮红汤圆习俗,分送邻友,企望团结和睦。

再如租屋。海岛人一般自家都有屋,但也免不了要租借别人的房子。其中又有二种情况,一种是一次性出巨款,他日到期时归还租屋者,俗称“典屋”,实质上以息抵租,到期还本金。另一种是按月或年付租金,不再归还,称之“租屋”。二者均有契约为凭。

次如客居。海岛人客居亲友家,夫妻不准同床,若要同床者必须先写"客居契约"压在枕头下。即使是女婿到岳父家,也不例外。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分屋。兄弟分家,舅父为大,长子为先。由舅父作中,把祖传的房屋分给下一代。若有争执,舅父说了算,俗称“舅父大石头”。分屋后要书写“分屋契”,还要办“分屋米饭”,宴请亲友。此时,媳妇的娘家要挑“分屋馒头”和碗、锅等炊具、餐具,资助女婿另起炉灶。

当然,最具海岛特色的应是"造屋",即建房因为东海渔民造屋的程序和礼仪较为复杂,笔者将在下面小节中作些具体叙述。

(二)造房的程序和礼仪

东海渔民建房,都有一定的程序和礼仪。虽说海岛渔民以船为家,过的是海上漂泊生活,但他们更注重“安居乐业”,上了岸有个安定而舒适的家。何况,他们妻儿父母都定居在岛上,渔民们在海上餐风宿露为的就是让家里人过上安定的好日子,所以在建房过程中,东海渔民企吉求安的心理比大陆尤烈,仪式更繁琐。

从海岛的实地考察情况看,海岛人的造房仪礼和程序,大都传承于江南地区,如舟山深受浙东的影响,洞头、玉环诸岛信效于温台,但毕竟在海岛上建房,自有它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

以舟山为例。造房的程序一般为奠基、上梁、砌墙盖瓦和进新屋等几个步骤。其中奠基又包含“选地相宅”、“祭祀动土”、“挖地排夯”、“筑基理石”等内容。上梁俗称上正梁、上大梁仪式最为隆重。至于新房完工后,乔迁入屋自有一套海岛的仪礼和习俗。

先说奠基。在造屋之前必须先要寻找宅基地,并要请风水先生察看“阳宅风脉”。风水先生按照阴阳八卦、天干地支以及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确定此宅基是否“风水宝地”,是否适宜建房。这一套程序大致与浙东相仿。但有几点不同:一是小岛造房大都在半山腰或山坡上,选择宅基地时,除了考虑"“风水”因素外,还要考虑是否是“风口”,屋后是否有石塘,还要考虑上屋、下阶的路道和山溪的流向,其顾及的因素要比大陆内地复杂。二是测定宅基地和上屋的走向。其方位不能朝正南和正东。只能是朝南一字东,或朝东偏南坐向。这是因为台风季节以东风为多,若宅屋朝正东,狂风暴雨骤至很不安全。为此“送地相宅”时,要借用船上的罗盘来测定方位。三是宅基地必须面对港湾和岙口,便于房主人观察海上动静和船只动向,凡一海湾里有啥变卦,房主人可及时察觉下山补救。以上三点为海岛特有的地理条件和劳作方式所决定。

至于“选地相宅”后,主人家要用三牲福礼、四色水果和大红蜡烛祭祀宅基主人的祖宗或当方土地神,并宴请和酬谢风水先生等礼俗,海岛与大陆同。

当宅基确定后,备足了原料接下来的程序就是破土动工。破土动工是个大事情,首先,破土的日子,要拣吉日良辰。破土前要在地角祭拜土地爷和四方鬼谷神,要用朱漆大红木盘以及丰盛祭品祭祀他们,祭祀毕,由主人执三炷清香和酒壶领头,后跟施工的泥水和木匠,手拿锄头和土筐,按造屋的宅基轴线边锄边进,从而划出宅基的界线和范围。再接下去就是掘土开漕,因地漕较深,土质较松,需放大片石填底,用土夯夯实,俗称“开掘排夯。”开掘排夯后,在底石上再筑一排方形的块石,俗称“理石”,使宅基平衡方正,成为一块完整的宅基。按照旧俗,此时在地基四角要放定界石,上刻"×姓墙界"或“泰山石敢当”字样,俗话说“造屋百年,全靠地基”。地基稳则屋牢固,地基松动则屋倾倒,从古至今造屋的主人对此都把关很严,并有周到的习俗仪礼。就此而言,舟山与浙东内地多有相似之点。

但是,海岛的风俗另有它的特别之处:一如破土大陆和海岛都要择吉利的日子,但海岛还要择吉时良辰。在海岛,所谓吉时良辰,则为潮水上涨的时刻,宅基才能动工。这是因为潮涨意味财源涨,福禄升,鱼从远方向近岸游来。是鱼丰人富的象征,此时破土定为大吉大利。二如插旗。大陆和海岛奠基,在宅基地和邻居的屋前屋后都要插旗,如台州农村的宅基上插的是红旗,以示吉利。杭嘉湖一带破土时,左邻右舍插的是一面竹筛,俗称“百眼筛”,以避冲犯,求得百事太平,插旗的目的,说穿了无非是占风水。邻居家怕风水被奠基的屋主人占去,所以插旗以避之。屋主人插旗也是为了占风水,故插旗而护之。虽说,大陆和海岛插旗的目的都是求吉,但旗的色彩造型有所不同。海岛人插旗一般都是渔船上的旗,色彩是有红旗、蓝旗、黄旗,但不能插白旗和黑旗。样式上也多种多样,有方形、三角旗、令字旗,还有鳌鱼旗、龙凤旗、鲳鱼旗、八卦旗,五彩缤纷,好像举行百旗博览会,煞是壮观,尤其是盖上观音和龙王庙大印的佛祖旗和龙王旗,更是神圣的象征,具有非凡的神力,其镇邪趋吉的功能更强,为海岛渔民所崇敬和信仰。三如奠基物。舟山的渔民习惯把康熙铜钱或描有金龙图案和乾隆通宝字样的铜板作为奠基物,放在四角基石下,以镇邪。在洞头,基至有人把碎小的金块作为奠基物,说是屋沾金,人丁旺。在玉环一带,也有人在基宅侧角下挖个小洞,埋下银珠神砂以及桃符木或八卦匾额。据悉,埋后还要烧银箔和燃放爆竹。这些,均为大陆内地所少不见。至于在宅基侧角的正面竖“泰山”、石条以驱灾者,海岛和大陆均有此俗。

在海岛的奠基程序中,应该说还有一俗,亦为海岛所独有。这就是上文所叙的“先挖坑,后造屋。”即在海岛奠基时,同时在屋宅内挖一个大坑,把预先做好的大木桶放入坑内,作为渔民的室内地下腌鱼仓库,尔后再在上面盖上木板,俗称“落地桶”者,亦为海岛“鱼多、地窄、屋小”的特殊环境所造成。

在海岛的建房仪礼中,更具特色的还有上梁。奠基完工后,接着是择日立栋,继而竖窗架和门框以及砌墙。海岛上的墙,下半截是石块,上半截是砖头。窗有木窗、石窗之分。但是,这些程序都是居于技术性操作,唯有上梁,最具有信仰和礼仪色彩。当然,海岛人的上梁习俗,有许多礼仪程式与大陆相通,例如:上梁要拣吉日良辰,亲戚朋友要送贺礼,邻居家为了避邪要挂红布旗、米筛和镜子,俗称“拔福”。住宅中,柱子上贴的是绿纸楹族,正梁上挂的是红布二方,有的还插金花和挂红灯笼。那一天,屋主人要祭天地神祗,办竖屋酒,并要向木工师傅分“双份利市红包”。上梁时,木工师傅唱着“上梁歌”踏梯而上,到了梁上还要“醮梁”,抛“上梁馒 头”,贴八卦图案,抛“子孙袋”等等,程式十分繁琐,但大都传承于大陆内地。

然而,海岛人也有海岛人的特点。虽说上梁程式与内地相似,但礼仪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更多地渗着海洋本土文化,尤其是龙的文化,与大陆内地有所区别。

例如上梁的上梁梁歌。这是海岛木工上梁时的劳作和所唱的歌谣,大致有五个阶段。首先是"布彩"龙歌,歌词云"红缎绸段挂成双,押稳楠木紫金梁。仙鹤神鹿群起舞,"金龙玉凤祝安康。"歌中有龙。此时,木工把房东准备的红布或福字横幅安置在明间的脊檩中间,俗称"布彩"。接着是上梁,即把一根根桁条安装到梁架上去,并在安梁时用酒浇梁,俗称“醮梁”。此时也要唱歌:“九龙山上,出了一要沉香大木。上有凤凰筑巢,下有青龙盘根。”词中也有龙。接下去即为明间脊檩到位,上梁的仪礼进入高潮。木工师傅头顶糕盘,顺着梯子边上边唱:“脚踩聚宝凤凰地,身踏招财紫金梯,龙飞凤舞鹤来朝,龙母娘娘把手招”。到了梁顶上木工开始往下抛“上梁馒头”,此时,下面的姑娘边抢馒头边唱歌。唱的内容也与龙有关。"龙女接宝兆吉祥,屋主含笑喜气扬,上梁喜逢黄道日,宅安人美有福享。"歌唱完了,上梁的仪式也就结束了。

显而易见,海岛上梁歌的内容体现出海岛人对龙宅主人的祝福和对海龙王的崇拜,这与浙东农村所唱的上梁歌,诸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之类,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

再如屋的装饰,海岛人的民居讲究“金龙盘新屋,财富不外流”,所以在建新房过程中,不论是石窗的浮雕,还是石磉或石柱,都有龙的图案。

此外,关于水与火的观念。东海渔民上梁最喜下雨,认为“龙浴于水,生活富庶”。但却忌红讳火,凡言语、用语皆得禁忌,为此楹联、横披概用绿纸,连有火字旁的字都不可全写,如“紫微高照”的“照”字,下面只写三点,不可写四点。然而,上梁后却又得生火甏,三天不灭,谓之“火种不灭,兴旺发达。”究其原因,龙喜水,故而海岛人上梁也喜水。水与火有矛盾,但却各有需要和含义。但从上梁及其有关习俗,可见东海渔民建房特征及其海洋文化的影响之深。

至于东海渔民建房仪礼的最后一道程序,即新房建成后乔迁入屋,我们在“迁居”习俗中已一并作了介绍,因为迁出和搬入是同时发生的两个习俗行为,应合二为一。

至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东海渔民的民居俗文化及建房习俗与其所处的环境和物质条件息息相关,并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密切相连,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海岛民俗链。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今海岛的渔舍结构和建房习俗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像"落地桶"这种先挖后造屋的习俗早已不复存在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