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走上世界海洋舞台——中国海洋事业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之国际合作篇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5-04 15:08:35 

■本报记者周超


  4月的海南,春光旖旎,一场国际盛会在此隆重举行。“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掷地有声。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海洋领域的国际合作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海洋国际合作局面。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的中国,正昂首阔步走上世界海洋舞台。

春风化雨 打开合作大门

  中国海洋领域的国际合作,始于中美海洋合作。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5月,中美签署海洋和渔业科技合作议定书,双方开展了中美长江口及东海陆架沉积作用过程联合研究、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合作研究、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耦合响应合作试验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综合调查研究项目。

  我国海洋合作之门从此打开:首次参与国际海洋组织科研计划—1979年,我国参加了世界气象组织开展的首次全球大气试验;首个海洋科学大型国际合作项目—1980年,中美海洋科学家联合开展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沉积动力学联合调查研究……

  此后,我国与德国、苏联、西班牙、加拿大、印度、英国,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朝鲜、韩国等相继签署了政府间或部门间海洋合作协议,并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学委员会、国际海底管理局、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国际海洋法法庭等涉海国际组织。

  大国海洋合作发挥引领作用,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海洋科学调查研究项目相继开展。

  1986年~1992年,中日联合开展的黑潮调查研究,由中方科学家苏纪兰任首席科学家,在黑潮本身、黑潮对东海陆架环流的影响等方面皆取得丰硕成果,将黑潮的调查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中国开始在涉海国际组织重大计划和规则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1977年,中国加入海委会。通过参与海委会发起的全球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计划、世界大洋环流计划、全球海洋观测计划等,促进了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在海洋资料交换、防灾减灾、海洋制图和海洋观测与预报等方面的能力,扩大了我国在世界海洋界的影响。特别是通过参与该组织的全球海平面计划,促成了我国南沙永暑礁观测站的建立。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进入国际海洋组织中。1999年~2003年,苏纪兰连任两届海委会主席。2002年,时任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李海清当选西太分委会主席。2008年~2010年,时任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张占海连任两届西太分委会主席……此外,中国人还先后担任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在国际海洋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互利共赢 绘制“丝路”画卷

  2017年11月13日,上海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里人头攒动。这天,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前来参观。他们年龄不一、肤色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获得者。

  自2013年启动以来,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已招收了来自28个国家的124名留学生。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占了大多数。 

  如今,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已在国际海洋合作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受到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成为中国推动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海洋领域合作的生动体现。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我国海洋领域国际合作迎来发展良机,海洋合作已成各方高层共识,一批机制化的合作平台和机构逐步建立,众多有影响力的合作项目逐步实施,蓝色经济发展的合作新局面逐渐呈现。2017年,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当年12月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投产,为这一倡议的落地提供了注脚。

  在亚洲,我国通过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双边海洋领域合作,产生了一批富有成效的合作成果。以中印尼海洋合作为例,据统计,自2007年双方签署海洋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截至2016年双方在海洋与气候变化观测研究、海洋和海岸带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双边和多边海洋科技合作项目,实施了40多次海上联合科考活动。2010年我国建立的首个海外海洋联合研究中心——中印尼海洋与气候中心揭牌运行。2011年我国建立的首个海外海洋联合观测站——中印尼巴东海洋联合观测站,至今合作良好。

  在非洲及小岛屿国家,我国与尼日利亚、莫桑比克、牙买加、瓦努阿图等国家开展了大陆架调查、联合海洋环境监测站建设等海洋合作项目。2012年,中国—尼日利亚西部大陆架联合调查航次圆满完成,这是中国第一次与非洲国家开展联合科学调查,首次在尼日利亚西部大陆边缘准确获得了埃文和马欣大峡谷的走向和尼日利亚西部大陆边缘高精度的地形地貌和地球物理场特征,为尼日利亚的渔业、环保、排污工程设计、大陆边缘地形地貌及其物理海洋、生物化学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016年,中国—莫桑比克和中国—塞舌尔大陆边缘海洋地球科学联合调查航次圆满完成,这是中国首次同东非沿海国家开展国际合作调查航次,填补了莫桑比克南部部分区域多波束调查数据、塞舌尔北部区域调查数据的空白,初步验证了西南印度洋冷涡的存在。


主场交流 广结蓝色伙伴

  2017年9月,中国—小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在福建平潭召开,来自4大洲12个岛屿国家的代表围绕“蓝色经济·生态海岛”主题密切交流、积极寻求合作。会议通过的《平潭宣言》凝聚了各方共识,中方提出的共建蓝色伙伴关系倡议得到与会各方普遍认同。

  “中国是世界大国,在很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愿意与中国开展海洋领域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推动全球海洋的可持续发展。”萨摩亚副总理兼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菲娅梅·内奥米·马塔阿法说。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与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合作进一步深化,共签订23份政府间海洋合作文件,建立了8个海内外合作平台,承建了13个国际组织在华中心,推动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海洋环保、防灾减灾等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中国海洋领域国际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80503/73105.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