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8枚东风导弹而引发的抗议,中国绝不退让!
2018年,中国国防预算终于突破万亿大关,达到了11070亿人民币。
11070亿,意味着什么?
他可以等于221艘055大驱 !
他可以等于1581架歼-20战机!
他可以等于4428枚东风-21d导弹!
他还可以等于56000辆99式改主战坦克!
当然,在这个中国人民解放军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政府也适时向全世界宣告:
中国,将为建设世界一流强军而奋斗不止!
欧美诸国叫嚣:中国威胁;
民主人士起哄:穷兵黩武;
鼠目寸光者疑问:和平年代,中国为何还要“耗费巨资”,坚持建设世界一流强军?
一流强军,到底有什么用?
1841年2月25日,望着不断逼近的英军舰队,满脸硝烟的清军守将关天培,怒目圆睁的倒在了炙热的血泊中...
纳尔逊曾说过:“用军舰对抗岸炮的人是傻瓜!”
然而在这一刻,皇家海军之魂的名言,似乎也失效了,仅仅半天的时间,林则徐耗时数年重金打造的虎门要塞,便宣告沦陷。
每每接战,敌军陆上一触即溃,海上则望风而逃,纵横如无人之地!
-----《英军在华作战记》
1842年,当战场连番胜利的英军,将炮口最终杵到了南京的城墙下时,魂飞魄散的清廷最终屈服了。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正式签订
如果,如果当年的中国能够拥有一支远胜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强大海军;如果当年的中国能够拥有一支可以与“日不落帝国”龙虾兵相抗衡的强大陆军;那么南京下关的谈判桌上,谁又该哭?谁又该笑?而我们近代百年,到底会是苟延残喘的耻辱?还是纵横四海的荣耀?
清军—英军
1894年9月17日,随着持续达5个小时的海战最终结束,号称“世界第九,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正式落下了历史帷幕。
在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笔下,大东沟海战被形容为:“日本明治维新的转折点”。因为这场海战,掌控了制海权的日本,得以奠定最终的胜利。
1895年4月17日,在威海卫战役北洋舰舰队全军覆没之后,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春帆楼之耻
自此,中国彻底踏进了近代最黑暗的历史,而赢得战争胜利的日本,不仅夯实了开始动摇的维新国策,并且在2亿3000万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及价值数亿日元的战争掠夺喂养下,加速了国家的现代化...
如果,如果当年中国能够拥有一支如英国皇家海军一般,舰队总量413艘,总吨位89.8万吨的舰队;如果当年的北洋舰队从成军之后,依旧持续购进先进战舰、坚持跟随世界海军发展步伐、而不是6年未添一炮一船、军费减半孝敬太后,那么这场旷世的海上对决,到底谁胜谁负或许将另当别论!而中日两国的近代发展史,是否又该重新书写?
不一样的结局
1937年9月23日,在日本舰载机的轮番轰炸下,在江阴防线死守近2个月,掩护了淞沪会战前线近70万陆军脊背的中国海军舰队,在弹尽援绝下含恨自沉于长江水道。
失去了水上的阻挠,仅仅在一个多月以后的11月5日,日军11万军队便顺利的从金山卫登陆,自此,淞沪会战近70万中国军队被围歼的命运已经注定!
之后,是南京大屠杀、南昌大屠杀、大同大屠杀...
如果,如果当年的中国拥有苏联一般的装甲洪流;如果当年的中国拥有像美国一般强大的“两洋舰队”;那么这场造成中国4000万人死伤,民族伤痛影响至今的“浩劫”,又该变作什么模样?
他们都是穷凶极恶的“日军”
1950年11月28日,长津湖畔的死鹰领上一片寂静,当问责人员愤怒的爬上“怯战纵敌”志愿军尖刀6连阻击阵地问责时,整整125名战士,就这样静静的卧在在雪地里...
全连125人,在零下40℃的超低严寒下,至死都没有挪动阵地半分!
之后,在整理6连战士的遗体时,一位名叫“宋阿毛”的战士怀中的一封绝笔信,至今读来依旧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