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食品行业覆盖海洋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种植业、海洋原材料加工业、半成品深加工业、海洋服务业以及海洋食品运输、销售等领域。近年来,中国海洋食品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在2017年,该行业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相关数据表明,2017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7.8万亿元。五年来,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保持7.5%的年均增速,占国内生产总值近10%。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回眸过去,展望未来。业内人士遴选出2017年影响中国海洋食品行业发展的7个关键词,借以以斑窥豹,预判行业风向变化。
关键词 1
海洋牧场
2017年底,农业部组织编制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发布实施。该《规划》指出,海洋牧场作为海洋渔业极具优势的领域,在促进传统海洋渔业发展的同时,还可以拓展渔业功能,将渔业增殖、生态修复、休闲娱乐、文化传承、餐饮美食等有机结合,有效带动海洋二三产业的发展,形成海洋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到2025年,在全国创建区域代表性强、生态功能突出、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78个,推动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形成近海“一带三区”的海洋牧场新格局;构建全国海洋牧场监测网,完善海洋牧场信息监测和管理系统。
有关专家表示,该《规划》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抓手,以人工鱼礁和海藻场建设为载体,以增殖放流为补充,以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为保障,强化规划引导、科技支撑、投入支持、示范引领和制度保障,大力推进以海洋牧场为主要形式的渔业资源生态修复和区域性渔业综合开发,推动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2
进口海产品
2017年,中国海产品市场尤其是进口海鲜市场仍然保持了迅猛增长态势。中国被认为是未来海产品的最大市场,预计到2025年,进口海产品将达到452万吨。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全球各大主要海产品国家,如挪威等也纷纷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带领商务考察团参观考察等方式加大布局。新西兰、澳大利亚先后与中国开展自贸协定,中国已经成长为两国海鲜战略性目标市场。自中澳自贸协定生效以来,澳大利亚对华鲍鱼出口 量翻了一番,澳大利亚龙虾出口更是翻了两番,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额已经突破了1000亿美元。新西兰方面希望,在2030年,该国90%的海鲜产品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出口到中国。此外,近年来,越南、印度、厄瓜多尔等水产养殖大国也逐渐将战略布局到中国。
不但是国外,在国内,由于对中国海产品尤其是进口海产品的看好,很多企业也纷纷涉足海产品市场。2017年9月,联想佳沃正式宣布联想佳沃战略投资国星,这是继联想2016年收购澳洲KB海鲜集团的又一布局。资本进入这一领域,标志着中国海洋食品行业“资本+海产”模式诞生。
全球海产,中国餐桌,未来中国海产品市场可期。
关键词 3
新零售
2017年被业内人士称为海产品“新零售”元年,海产品消费新模式全面开启,迅速火爆。
盒马鲜生率先开启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超级物种单店坪效达到最高;本来生活线下旗舰店以社区店方向抢占西南市场;京东也接连布局7Fresh实体店。
由传统的加工外贸出口,到中国市场的内销,近几年不少加工出口企业在转型升级,尝试将产品细分化、标准化、便捷化以及品牌化,为终端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品牌海产品。
新零售业态兴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海产品消费场景和体验。最
……查看原文:http://www.zgsc123.com/show-109-190848-1.htmlhttp://www.zgsc123.com/show-109-190848-1.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