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看不见的生命”——“向阳红01”船的一次海洋生物调查作业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4-04 11:30:16 

■ 本报特派记者 高悦


  提到海洋生物,也许很多人首先会想到鱼、虾、蟹、贝等。正在南太平洋作业区执行科考任务的“向阳红01”船,调查的海洋生物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看不见的生命”,浮游生物就是其一。

  3月21日凌晨,天空下起了小雨,“噼噼啪啪”落在队员的工作服上,一波又一波的涌浪使得“向阳红01”船左右摇摆、上下颠簸。开启照明灯和摄影机、检查铅块和缆绳连接情况……视频浮游生物记录仪现场负责人王为民在甲板上努力稳住身形,再次仔细检查了一遍设备,确保万无一失。

  视频浮游生物记录仪是一个通过高清全息摄影摄像技术,采集水下浮游生物原位图像和温度盐度环境等参数的仪器。通过该仪器拍摄到的图像,可对浮游生物自动分类和计数,获得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群落分布、丰度大小,以及典型浮游生物图像等数据,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水下摄影师”,长时间拍摄浮游生物的原位图像,是目前国际先进的海洋观测设备之一。

  十多分钟后,在科考队员有条不紊地配合下,重达150多公斤的视频浮游生物记录仪被推上了船舷边,吊挂在巨大的红色绞车上,缓缓沉入大海。

  当缆绳下放了1000米,科考队员开始操作绞车回收,回收到一定程度再下放,循环重复。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科考队员要时刻注意缆绳的细微变化,精准操控绞车的收放,以免仪器失控浮上水面。

  除了操控绞车,还有人负责描述作业过程,有人记录船舶实时信息……深夜,值班室内很多人默默地忙碌着,只听得见空调出风口的“呼呼”声,以及海浪拍打船体的声音。

  10个小时后,视频浮游生物记录仪吊离水面,回收至“向阳红01”船艉甲板。此刻,王为民虽然一夜未合眼,但是倦意全无,专注地盯着记录仪。清洗完仪器,他迫不及待地把记录仪拍摄的水下影像数据拿回实验室录入电脑。虽然对外人来说,这些只是普通的黑白影像,王为民却如获至宝。

  “这些都是浮游生物吗?”记者注意到图像上密密麻麻的光点。

  “应该都是。”王为民回答。

  “怎么看出来的?”

  王为民点开软件,增加图像的对比度和锐度,一个个浮游生物的形状便清晰地展现在电脑屏幕上。

  据王为民介绍,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它们在海中通过洋流带动而漂移,体积只有几毫米甚至几十微米。以往科研人员大多通过过滤海水样品,再放到显微镜下用肉眼观察识别,费时费力。如今,通过视频浮游生物记录仪,比传统方法获取浮游生物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更大,会更大限度地避免浮游生物信息的错失,更真实地获取浮游生物的丰度、分布、形态等信息,还可以获取物理、水文等数据,更好地研究海洋物理—生物相互作用。

  “浮游植物的角色是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进行固碳,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而浮游动物又会被鱼类等其他海洋动物摄食。”王为民表示,研究浮游生物的丰度、分布和群落演替,对于选取渔场、观测海流和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等具有重要意义。......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80404/72674.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