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鱼渊薮”话洋山

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发布时间:2018-03-13 09:48:35 

  千万年来,浩浩荡荡的长江奔腾而下,与钱塘江相会于东海之滨。以千亿吨计的巨量径流调节了近海的水温、盐分,同时裹挟而来的大量泥沙中,也蕴含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为各类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地处江海交汇处的嵊泗列岛,最先享受了这一来源于大自然的馈赠。嵊泗境内海域辽阔,岛屿众多,大大小小数百座岛屿如海上长城绵延上百公里。嵊泗傍海而生,因渔而兴,自远古起便有先民在此渔猎繁衍,并由此孕育了灿烂的海洋文化。

  据统计,嵊泗海域生长有鱼类210种,虾蟹甲壳类75种,头足类11种,藻类118种。

  与大陆仅一水之隔的洋山区域,最早被先民们开发利用,境内的大黄鱼资源有2500年的捕捞历史。公元前505年,吴越两国在杭州湾口至洋山一带发生海战,吴军因军粮匮乏,一度以捕捞大黄鱼充饥。据后来的史书记载,“属时风涛,粮不得度。王焚香祷天,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鱼逼海而来,绕吴王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三军踊跃。 ”

  如果说,吴军捕捞大黄鱼只是属于偶发事件,用于临时性救急,那么两宋时期在洋山形成大黄鱼渔场,并由此产生“洋山鱼”“洋山汛”等历史名词,则是中国渔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了。

  宋代,浙江、福建、江苏等地的渔民利用大黄鱼的洄游规律,进行针对性的捕捞,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每年农历三四月的鱼汛期间,北至大戢洋,南接岱衢洋,西起王盘洋、东连徐公山的广阔海域内,万船云集,煞是热闹。

  宋《宝庆四明志》记载了当时的情形:“三四月,业海人每以潮汛竞往采之,曰洋山鱼。舟人连七郡,出洋取之者,多至百万艘。 ”当然这里的百万艘存在着很大的水分,加之古代的文人多有夸张的职业习惯,但于此亦可见当时捕捞大黄鱼的盛况。南宋建炎年间,在大洋山设立三姑巡检寨,并驻扎大量士兵,应该有着维护渔业捕捞秩序和渔场治安的考虑。

  元代时,洋山渔场得到进一步开发,清乾隆《金山县志》称,元时洋山“居民稠密,烟炊相望”。来自东南沿海的渔民们在附近岛屿搭棚建厂,作为鱼汛期间的暂住地,并用来加工大黄鱼,晒制鱼鲞等。有些则干脆在洋山定居。

  在现存的一些典籍中,将洋山描述成大黄鱼的渊薮,仿佛是取之不竭、捞之不尽的东海鱼库。明代顾炎武著《天下郡国利病书》说:“盖淡水门(洋山一带)者,产黄鱼之渊薮,每岁孟夏,潮大势急,则推鱼至涂,渔船于此时出海捞取,计宁、台、温大小船以万计,苏松船以数万计,小满前后凡三度,浃旬之间,获利不知几万金。 ”

  总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鱼类资源,洋山被认为是舟山群岛最早开发利用的岛屿之一是不为过的。

  明清时期,洋山大黄鱼一直维持着旺发的态势。1936年,嵊泗海域包括洋山、马迹山的大黄鱼年产量高达3万余吨。

  解放后,随着捕捞技术和捕捞强度的提升,大黄鱼一直维持着较高的产量。那时,“一网装两船”“万担船”的神话会不断被复制、上演。在“勇夺高产”指令的号召下,人们不知道他们正在进行着一场竭泽而渔的围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来自海洋的报复如期而至,大黄鱼的产量呈断崖式下降,甚至捕上一条两条都能成为坊间热议。曾经蔚为壮观的大黄鱼鱼汛凄然落幕,而“洋山鱼”的繁盛也只能从古书中领略了。(图片均为资料照)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