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坎门镇 花龙滚舞闹新春
■ 倪建军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在浙江省玉环市坎门镇,人们早早打扫庭院、置办年货,就等着正月里看“滚花龙”。
坎门花龙是一种具有渔乡风格的布龙,当地民众又称之为“滚龙”或“挵龙”。作为浙江代表性的独特舞龙品种,坎门花龙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每逢新春佳节,渔民都会自发地组织花龙滚舞活动,表达祈求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景。
坎门花龙虽然是布扎的花龙灯具,但手工技艺精湛,色彩鲜艳明亮,看上去栩栩如生。延续古时传统,坎门花龙滚舞表演一般都在渔村岙口、海滩、妈祖庙和民居较开阔的庭院进行。“吉日起档”“鸡血开眼”“花龙绕柱”和“化龙归海”是坎门花龙活动的特色内容,尤其是最具特色的“龙绕柱”绝技,伴随着高亢激昂的唢呐曲《将军令》,8段龙节在龙头和龙尾的带领下,在村庙、天井数十根廊柱间环绕腾跃,阵式奇诡多变,鞭炮声、喝彩声不绝于耳,深受当地渔民的喜爱。
元宵节时,举行接龙仪式。花龙到达“接龙”人家之前,必有一人先行“放贴”,各家备茶点及时令水果,焚香点烛于中堂。花龙到达后,置“龙头”“龙尾”于门首,由一个手提“令”字灯的赞龙师进入中堂。唱读“招财进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丁兴旺”等内容的赞颂词,称为“赞龙”。接龙人家要为龙头系上红布条,称为“挂红”。把原先系在龙头上的红布条解下,钉在自家门楣上,称为“换红”。最后,舞龙队会为这户人家舞上一场,如果遇到有柱子多的中堂或厢廊,还会表演“花龙绕柱”的绝技。
如在夜间舞龙,龙头龙尾及龙身各节都要插烛点亮,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甚为壮观。因此,舞龙又称舞龙灯。
到了正月十八晚,花龙不再摇头摆尾,而是缓缓前行。伴奏的音乐变成锣鼓同拍敲打的“咚咚”声,参与者齐声呐喊:“收殇呵!”呼喊声和锣鼓声伴随着花龙游遍所有街巷和角落,最后到海滩,将龙头和龙尾在海滩上烧祭,称之为“化龙”,即送龙回归大海之意。
天津市·北塘镇 渔村年俗“海味”浓
■ 赵 威
“溟海东渐接混茫,青天一发是扶桑”,地处蓟运河入海口的天津北塘古镇,素有“海天东胜”之美誉。600多年来,北塘积累了深厚的渔家文化风俗和人文历史底蕴,这里的年味满是“海的味道”。
北塘人的年味从大年三十中午的汆卤面(也叫“船卤面”)开始。汆卤面的主料是普通的粉条或面条,辅以海虾、蟹肉、蟹黄、蘑菇、木耳、锅包鱼、花菜、豆丝、韭菜、菠菜等。开锅后,拌上虾酱油,一碗似汤似面、鲜美可口的汆卤面就做好了。汆卤面源于渔船上的“工作餐”,渔民长年漂在海上,作息时间不规律,生活条件简陋,吃饭时把各种食材放入锅中“一锅烩”,不仅滋味鲜美独特,而且方便省时,这一吃法逐渐保留下来并流传到陆地,经过改良,便成了今天有名的汆卤面。
“好吃不过饺子”,在中国的传统年节里,唱主角的永远是饺子。不过,除夕的饺子蒸着吃,这一民俗恐怕也只有北塘的渔家了。几百年来,以打鱼为生的北塘人对大海常怀敬畏之心,为此形成了许多规矩和忌讳,并渗透到日常的生活。就像煮饺子,满盖帘的饺子往沸水里倒,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海上大风起时,船翻人落的情景。因此,北塘渔家除夕的饺子是在大年初一早上蒸着吃。
在北塘,一年最重要的两个节日就是除夕和元宵节。正月十五,人们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又迎来节日新高潮。爆竹声声、锣鼓阵阵,喜庆的大红灯笼挂满北塘大街小巷。“南有湄洲妈祖庙,北有天津天后宫”,妈祖文化是天津重要的历史文化渊源,妈祖信仰也是北塘渔业文化中的重要因素。正月十四是妈祖娘娘巡游日,渔民以祭祀妈祖、举办花会等形式来祈福,庆祝渔业丰收。
白天的花会,晚上的合子灯,都具有浓厚的渔家特色。尤其是花会上的北塘高跷,起源于本地的渔业活动,并注入了渔乡海韵的表演内容,有多种剧目。明清时期,片帆不许下海,北塘人为了扩大捕鱼范围,便用木材制作高跷,拿着简单的网具,下海捕鱼。这种方式有一定难度和危险,为了熟练掌握,北塘渔民从小就开始练习踩高跷的技巧,相习成俗。清朝中期开放海禁后,这一传统转变成民间花会上的高跷,并流传至今。
进入新时代,北塘渔民过年,还会用传统的方式喜庆捕获丰收,跑火把、放河灯、燃放合子灯、踩高跷、舞龙灯,尽情释放浓郁的渔家之乐。
大连市·龙王塘街道 寓意吉祥放海灯
■ 穆 童
大连作为沿海城市,其独特年俗是举办海神娘娘祭典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三是传说中海神娘娘的生日,也是大连市高新区龙王塘街道渔民的重要节日。
从正月初十开始,家家户户忙着赶制海灯。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用玉米秆按船的结构制作大大小小的框架。
正月十三一大早,渔民包好海菜包子、挂起旌旗、扭起秧歌、燃放鞭炮,以隆重的庆祝活动表达对大海的感恩和敬畏,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和顺、吉利丰收。这一天也成为正月里最热闹的日子。
傍晚时分,人们吃过“上船饺子”,以家庭为单位,将精心扎制的海灯和各种祭品运到码头边,支起供桌。当地有个风俗,家里的孩子到10岁,家长每年要给他们制作一个海灯,让孩子自己放,祈求身体健康。人们把海灯放到海里,再用竹竿推向深水,待海灯顺风漂向远海,岸上顿时鞭炮齐鸣,人们开始祭拜。一时间,宽阔的渔港被海灯和烟花染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岸上的烟花与船上的烟花交相辉映,赏心悦目。
每到这个时候,会有大批的游客从周边的城市来到渔港,感受淳朴民风和喜庆气氛。
据悉,在辽南黄海沿岸用放海灯来祭拜海神娘娘的民间习俗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11年1月,龙王塘海灯节正式列为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民俗学者考证,海灯节祭拜的海神娘娘就是海上女神——妈祖,大连地区保留的祭拜习俗是研究中国北方妈祖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