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气象海洋学院“海丝路”能源与环境青年研究小组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17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8-03-05 09:35:09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推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丝路”)开启了人类合作共赢、平等互助的新篇章。然而,挑战与机遇往往并存,“海丝路”范围广、路线长,恶劣的自然环境、脆弱的基础设施大大增加了建设难度。此外,薄弱的基础研究、稀缺的海洋数据严重制约着“海丝路”建设的全面展开。在资源危机、环境危机愈演愈烈的当今世界,海洋新能源开发也无疑将是“海丝路”建设的新亮点。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海丝路”能源与环境青年研究小组在没有专项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国内外率先聚焦“海丝路”的海上新能源和海洋环境,取得一系列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的成果:发行中文专著2本,英文专著4本;发表高档次SCI/EI检索科技论文68篇,核心论文50篇;荣获全球“ESI高被引”论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2017年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等。相关成果可为“海丝路”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与辅助决策,从根本上解决“海丝路”能源与环境研究的弱势,切实呼应党中央提出的加强“一带一路”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的建设要求。有利于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海丝路”建设,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进步。

团队合影


近日,从全球两大SCI权威出版机构之一的Springer获悉:在我国著名气象学家李崇银院士的悉心指导下,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海丝路”能源与环境青年研究团队推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系列丛书的第一本专著即将上线,8本英文专著将以连载的形式在Springer陆续刊出。在全球知名出版机构连载8本英文专著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充分展现了该团队过硬的科研实力,也体现了气象海洋学院对习主席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积极响应,对祖国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2013年10月,习主席立足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在访问东盟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团队核心人员郑崇伟博士和黎鑫博士敏锐地察觉到了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意义,“作为海洋科学工作者,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将研究方向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的观点得到了团队成员的一致认同,经过研究论证,团队迅速明确了目标,于2015年在国内外率先推出“经略21世纪丝绸之路”和“中国南海岛礁建设”两大研究专题。


虽然目前关于“海丝路”重要性的研究不少,但是真正能落到实处,为“海丝路”建设提供实用科技支撑的却极为稀缺。由于海洋资料严重不足,很多科研人员只能“望洋兴叹”。“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明知山有虎,郑博士和他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青年团队还是选择了逆行“虎山”。


敢想就敢干。查阅资料、整理笔记、理论分析、实地考察……近一年来,郑崇伟博士终日与数据和理论打交道,机房、食堂与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对他来说单调而充实。“努力去做,拼搏过才没有悔恨”,一瓶随身携带的风油精就是他夜里坚持下来的“奥秘”,每当困倦和疲惫时就拿来涂在胳膊上和手上……谁能想象在本已不长的四个小时休息时间里,他还会因为在梦中推导公式而兴奋得醒过来。


志在天涯,行在海疆,郑博士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万里海疆。在他的感召下,精通物理海洋理论及前沿的黎鑫、赵小峰、陈雄,擅长制作海洋大数据的武海浪、罗智贤、陈晓斌、李靖,熟悉海洋工程的万勇、杜志博,程序小王子、海洋模式小王子陈璇等一大批同样敢于追梦的年轻人自发加入他的科研团队,一起追寻心中共同的“海之梦”。


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为基础,以海洋建设的实际需求为牵引,以国际前沿热点为目标,这样一群年轻人夙兴夜寐,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各自领域发挥特长的同时,团队成员之间互帮互助,有时为达到尽善尽美,共同奋斗30多个小时不眠不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的付出换来了团队在研究领域的知名度。2011年,郑博士受邀至日内瓦“世界工程师大会”作特邀报告,该会议每4年召开一次,被誉为全球“工程界的奥林匹克”;2014年,郑博士被评为“海军年度盘点人物”;2017年,郑博士和黎博士一起受邀作为“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大会”的演讲嘉宾(千人智库主办)。


团队能够在国内外高档期刊上发表多篇科技论文,作为编辑的孙威和王家暖功不可没,凭着丰富的写作经验,他们能够快速准确抓住文章亮点,为团队研究项目立起“招牌”。孙威做事认真细致,为追求完美时常错过食堂开饭的时间,只能吃泡面凑合,他常说:“填饱肚子就行。”说完又转身修改文章。有时候团队成果赶在了一起,工作量很大,他也不会应付了事,依然会细心地阅读每一篇文章,反复跟作者沟通商讨,认真地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作为团队里的女性成员,王敏、王家暖、罗霞和杨理智也毫不示弱。同事经常开玩笑说“女孩子熬夜老得快”。她们只是会心一笑,然后埋头继续工作。一次团队成员开组会商讨一个模型的构建问题,加班到深夜,直到解决方案调试成功,才知道王敏身体不适。大家自责没有早点发现,她却笑着说“轻伤不下火线,巾帼不让须眉”。

黎鑫、杨理智博士参加首届中国社会风险治理高层论坛合影


正如团队成员黎鑫博士常说的:“我选择了做这件事,就一定要做下去,还会拼命想要做好!”朴实的话语深深感染着团队的每一个人。正是凭着这股劲,一批年轻人在无课题、无专项科研经费支撑的条件下,凭借一腔热血,完成了海上丝路海洋环境特征的系列研究。夜以继日地工作,争分夺秒地钻研,最终团队1篇论文入选全球“ESI高被引”论文、1篇Elsevier高被引论文、2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中国海洋学会优秀论文、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军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017年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他们用汗水和荣誉撕掉了“年轻”、“资历浅”的标签。


“要做,就要做出别人没有的,做出对国家有用的。”郑博士的话道出了该团队人员的“初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研究初期的成果16篇高质量科技论文,相继在《北京大学学报》、《海洋开发与管理》、《厦门大学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等知名期刊上发表,系统性、精细化地分析了“海丝路”的海洋环境、海洋新能源、战略支点建设、法律护航等问题,为国家“海丝路”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辅助决策。


几年来,团队坚守初衷,不骄不躁,始终奋战在科研一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行中文专著2本,英文专著4本。发表高档次SCI/EI国际检索68篇,核心50篇。并在相关领域取得多项“首创”,填补了多项空白:


在国内外率先研究了“海丝路”的波浪能、海上风能等海洋新能源特征,对于缓解资源危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丝路”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边远海岛的生存能力,促进海岛旅游观光等具有重要意义。


创建了国内外首份“海丝路”海洋新能源大数据。首次论证了斯里兰卡、瓜达尔港等战略支点的海浪发电、海上风电可行性,并形成了一套广泛适用的战略支点波浪能和风能评价体系,有利于帮助战略支点实现电力、淡水自给自足,增强其生存能力。

郑崇伟博士在2017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大会上演讲


首次创建了一套能够综合考虑资源特征、海洋环境、成本效益的资源等级区划方案,可有效保障海浪发电、海上风电、海水淡化等新能源工程的宏观/微观选址,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首次实现海域风能资源的等级区划,得到国际顶级期刊《Renewable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的认可,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首次构建了一套适合“海丝路”的波浪能短期预报和中长期预测体系,可有效保障海浪发电、海水淡化等波浪能工程的业务化运行和中长期规划。


首次准确绘制了印度洋涌浪的传播路径、速度,可以为防范涌浪危害、涌浪发电等提供理论基础。


首次开展了“海丝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风险评估,可为“海丝路”海上贸易、工程建设及海外投资等提供决策支持。


与此同时,团队还多次为国内外多家高校的研究生提供帮助和支持。2016年,团队在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中心主办的报告会上开设了专题讲座“海上丝绸之路——蓝色机遇与挑战”。2017年,海洋官方媒体《中国海洋报》推广了团队观点:加快建设“海上丝路学科体系”。


心在远方,路在脚下。由国防科大气象海洋学院牵头,联合哈尔滨工程大学、大连舰艇学院、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的研究人员,团队目前已形成稳定的合作模式。“海丝路”能源与环境青年研究团队将在李崇银院士和张波院长的指导下,在军内外各级组织的关怀帮助下,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聚焦“海丝路”的海上新能源和海洋环境研究,抢抓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契机,积极投身改革强军伟大实践。团队成员一致表示,将继续奋战在基层一线科研岗位,爱岗敬业、潜心钻研,勇攀军事科技高峰,为推动中国海洋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继续向着心中的“海洋梦”阔步前行!......查看原文:http://t.m.china.com.cn/convert/c_EJg7Y7.html?from=timeline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