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非遗从何而来,到何处去

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发布时间:2018-02-13 08:50:27 

  舟山,地处东海,一千三百多个大小岛屿,散落在二万二千多平方公里的海洋上。至迟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舟山先民就在这片辽阔的海域上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河姆渡人最原始的海洋捕捞与较长距离的航海活动,到唐宋时期声名远扬的“海上丝绸”之路,再到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全面的整体性保护阶段,都充分展示了舟山人民认识、开发、利用海洋非物质文化的智慧与能力。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济的繁荣和中外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舟山海洋非物质文化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外延也不断扩展,突出表现为俊逸秀美的民俗文化、积淀深厚的宗教信仰文化、多姿多彩的节庆文化,还有富含海洋特色的渔文化、港口文化、名人文化等。在舟山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一种特色文化,海洋非物质文化不仅继承了母体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还不断地发展、变化和丰富,成为舟山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发展,迫切呼唤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于2001年召开“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座谈会”,之后又多次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国际和国内学术研讨会。省和市文化部门从本地实际出发,也分别举办了以非遗保护为主题的论坛及学术研讨会。与此同时,各级文化部门都十分重视理论成果的编撰工作,挖掘、编撰、出版了一批厚重的非遗理论文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舟山市从事非遗工作的工作者,数十年来在各自领域埋头苦干,相关成果也不断涌现,影响越来越大。中国文联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非遗之旅——海洋非遗文化撷英》,就是其中令人欣喜的最新成果。

  该书作者朱秀华同志多年来一直从事非遗工作的保护和研究,在市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因工作职责所在,朱秀华同志早期研究的重点是渔农村非遗保护及相关问题,其学术成果如《舟山市新农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让乡愁有依托》《挖掘非遗资源 发展多元文化 积极打造舟山群岛新区新农村非物质遗产保护幸福圈》等3篇文章被省文化部门评为最高奖项。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深感渔农村非遗的个案研究不足以全面揭示舟山海洋非遗的深刻内涵及其多元性,又把研究视野扩大到所有项目。他在继续深入研究非遗的历史、功能和嬗变及其保护和利用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掘海洋非遗与城市空间、功能、生活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开始关注域外的比较研究。

  《非遗之旅——海洋非遗文化撷英》就是朱秀华同志多年研究成果的汇集,可圈可点之处甚多。《非遗之旅——海洋非遗文化撷英》一书的价值,首先在其资料性。舟山海洋非遗历史悠久,形态多样,种类繁多,遍及舟山各地,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其资料的收集工作量非常大,且有一定难度。在编撰过程中,笔者实地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查阅了大量的原始资料,文字中处处散发出浓厚的海岛文化特质,这些淡而有味的文字,都是笔者一句句、一行行、一章章凝结而成的,也是作者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浓缩、沉淀的特殊历史记忆。值得肯定的是,该书大大拓展了资料收集的范围,不仅从浩瀚的文字资料中梳理出相关的资料,集腋成裘,还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辩证法原理,加强研讨,破解瓶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

  其次,《非遗之旅——海洋非遗文化撷英》也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该书虽以今天的国家、省、市非遗项目为地域单位依次编撰,但由于作者是多年研究非遗的专业工作者,因此能保证该书的学术性,并能做到形散而神聚。该书用《舟山海洋文化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及对策》作为开篇,高屋建瓴,对舟山海洋文化涉及的诸多重大学术问题,如起源、本质、价值和发展规律等,皆作了精辟的概说,可谓新见迭出。正如作者所言,在舟山海洋文化活动中,经历了由惧海到赞海、慕海,又到斗海、乐海和探海,最后到亲海的变迁。这种变迁由三个因素决定:时代的发展、人类精神的成长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在这些变迁中,蕴藏着,或者说,揭示了一些不变的东西,那就是——舟山海洋文化精神。这一立论,也是该文评价和总结海洋文化历史、特色、价值及现状等问题的基础。再如,作者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历史上海洋非遗文化进行了梳理,并探讨其原因。此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为今后舟山海洋非遗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构建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学术平台,也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学术基础。

  毫无疑问,《非遗之旅——海洋非遗文化撷英》一书,还具有强大的知识普及功能。由于20世纪中期以来我市各地海洋非遗文化的大量消失,舟山人对这一传统的海洋非遗文化认识已越来越模糊。曾经璀璨瑰宝的海洋非遗文化,在大众心目中也一度失去记忆。而融学术性、资料性、工具性、实用性为一体的《非遗之旅——海洋非遗文化撷英》,信息量极大。它的出版不仅有助广大民众对海洋非遗文化的认识、欣赏、解读,还能发挥恢复公众历史记忆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舟山城市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这一伟大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舟山自身海洋文化特色、凸显海洋文化名城个性而避免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古人的智慧,或许能给今天的海洋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启迪和借鉴。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认识的理性回归,曾经作为海洋文明载体或象征之一的海洋非遗文化,也必然成为舟山海洋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源和文化符号,其地位和价值也将会被重新评估。就此而言,《非遗之旅——海洋非遗文化撷英》一书的出版,也可以说是适逢其时,它将唤醒人们对“海洋非遗从何而来,到何处去”的思考。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